美澳牽頭,涵蓋19國,5.3億美元的預算,總計投入超過3.5萬兵力,這次在西太平洋進行的“護身軍刀”軍事演習,下血本的目的,說白了就是演給中國看的。
然而,這次美國怕是失算了,雖然軍演的聲勢看起來唬人,但是卻并未讓中國感到慌張,更有趣的是,美軍內部正在被“一旦發生戰爭,會不會被解放軍一鍋端”的擔憂氛圍所籠罩。
那么,為何會有這樣的說法?中國到底有什么讓美軍忌憚的殺手锏?
當固若金湯的堡壘,成了致命的靶心
演習的核心,是一個聽上去很酷的概念:“敏捷作戰部署”(ACE)。說白了,就是美軍承認,它在西太平洋那些經營了幾十年的大型軍事基地,比如日本的嘉手納和關島的安德森,已經不再安全。
戰時推演的結果很殘酷:這些龐大的基地,可能在開戰后的72小時內就徹底癱瘓。這就像一個習慣了站樁輸出的重裝戰士,突然發現自己成了活靶子,壓力之下,只能被迫改變打法。
曾經引以為傲的集中部署,現在成了“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愚蠢行為。于是,他們開始學習“打游擊”,把最先進的戰機化整為零,像撒豆子一樣分散到各個偏遠的離島、廢棄的機場,甚至臨時改造的民用高速公路上。
這些地方被稱為“敏捷作戰點”。這場演習,演的就是如何讓部隊像游牧部落一樣,快速轉移,就地補給,打了就跑。這哪里是主動求變?這分明是“大塊頭扛不住揍”的無奈之舉。
你的游擊戰,撞上了我的天羅地網
然而,想靠“躲貓貓”來求生存,恐怕沒那么容易,因為對手的反制手段,已經織成了一張越來越密的網。中國的火箭軍早已不是秘密,那些被冠以“航母殺手”之名的東風-21D和東風-26,足以讓第一島鏈內的任何大型目標坐立不安。
更可怕的是具備高超音速能力的“東風快遞”,比如東風-17,它能在現有反導系統面前玩出水漂彈道,防不勝防。傳說中射程更遠的東風-27,甚至能從中國內陸深處,精準打擊數千公里外海上的航母,或是關島這種被美軍視為后方樞紐的高價值節點。
光有劍還不夠,還得有眼,天上的“無偵-7”這類高空長航時無人機,配合密集的偵察衛星網絡,能實現對廣闊海域近乎24小時不間斷的監控。這意味著,美軍費盡心機分散出去的“敏捷作戰點”,很可能剛安頓下來,坐標就已經被發到了對手的火力單元。
藏不住,那能扛得住嗎?關島基地尚有相對完善的反導系統,但那些臨時啟用的海島簡易機場,防御能力幾乎為零。幾枚導彈就能輕易摧毀跑道,甚至一個不起眼的前沿油庫被點燃,就足以讓整個節點癱瘓。
昔日的海上霸主,正被銹跡與賬單拖垮
視線轉向大海,傳統海權的象征——航空母艦,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尷尬。一艘服役半個世紀的“尼米茲”號航母即將壽終正寢,而備受期待的新一代“福特”號卻狀況百出,交付一拖再拖。這直接導致美國航母戰斗群的數量,首次跌破了法律規定的紅線。
更糟的是,賬面上能動的航母里,還有一艘因為維修時發生火災,電路系統嚴重燒毀,已成短期內的“植物船”。這意味著,真正能拉出去執行任務的航母,遠比外界想象的要少。這還不是個例,而是整個美國海軍的系統性危機。
艦隊老齡化嚴重,維修保養成了無底洞。一艘航母進船塢,排隊就要等好幾年。有些核潛艇的維修合同,甚至要排到十年之后。這種“船等船塢”的窘境,正在從內部侵蝕著這支曾經無敵的艦隊,讓其戰備水平大打折扣。
與美國的捉襟見肘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海軍令人咋舌的“暴兵”速度。得益于完整的工業體系和恐怖的造船產能,中國海軍不僅造得快,質量也越來越高。以055型萬噸大驅為代表的新銳“盾艦”,數量正飛速增長,其規模和性能,正從區域平衡,走向對位超越。
這些嶄新的戰艦,技術先進,維護成本相對低廉,出勤率高,是真正意義上的高效作戰平臺。隨著“福建艦”海試,中國海軍也正式邁入“三航母時代”,遠洋力量投送能力再上一個臺階。就連曾經的老對手俄羅斯,也用行動給這場海權競賽投了票。
俄羅斯已經徹底放棄修復那艘冒著黑煙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轉而將資源全部投入到岸基導彈和核潛艇上,專心構筑“區域拒止”的長城。這使得仍然執著于全球航母存在的美國,顯得像一個孤獨的、不合時宜的表演者。
十九國聯軍的盛大合唱,細聽全是雜音
回到這場軍演本身,所謂的“十九國聯盟”,更像是一場精心包裝的“拼盤”。真正能出人、出裝備,實現深度協同的,無非是“五眼聯盟”那幾個老面孔。其他盟友的參與,則充滿了微妙的“溫差”。
德國派了幾名軍官觀摩,重在參與。新加坡、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則在外交場合反復強調演習的“開放包容”,生怕被拖進大國對抗的渾水里。即便是最核心的盟友,也各有各的小算盤。
韓國一邊與美軍協同,一邊在搞自己的大規模演習,核心議題是“戰時指揮權移交”。日本則在加速組建自己的“統合作戰司令部”,謀求更大的軍事自主權。
盟友們愿意站在一起捧個場,但不代表他們真的愿意陪著老大去打一場代價未知的硬仗。這場聲勢浩大的演習,與其說是秀肌肉給對手看,不如說是給自己人打的一劑“信心針”。
結語
曾經的海上霸主,表面依舊龐大,內里卻已銹跡斑斑,而新的挑戰者,正用速度、效率和決心,重塑著海權的游戲規則,不是嗎?
信息來源:
上觀新聞2025-07-15《美澳舉辦“最大規模”多國聯合軍演,這些“首次”引發關注……》
澎湃新聞2025-07-14《美澳聯合軍演“護身軍刀”啟動:19國參演,首次在西太實測“堤豐”中導系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