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霍東陽 編輯/張廣凱)
KKR擬收購大窯汽水股權的消息,愈發明晰了。
近日,據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2025年6月30日-2025年7月6日無條件批準經營者集中案件》,KKR公司收購遠景國際有限公司85%的股權案已于7月4日審結。
交易后,KKR將間接取得對目標公司的單獨控制權。
綜合多方媒體報道,2024年成立于開曼群島的遠景國際,其背后的運營實體正指向大窯。一方面,遠景國際注冊的董事名WANG QINGDONG與大窯創始人兼董事長王慶東的拼音相同,另一方面,遠景國際公司在國內飲料市場的份額與大窯飲品極為相似。
早在6月23日,彭博社就曾報道,美國私募機構KKR擬收購大窯85%的股權,大窯創始人將保留少量股權,并稱,中國監管機構正在對該交易進行審查。
KKR拒絕就這一潛在交易發表評論,大窯表示不予置評,但與之前明確否認被可口可樂、維維股份收購的態度大相徑庭。
據企查查數據,大窯的經營主體“大窯嘉賓飲品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1.36億。在之前KKR收購大窯股份消息之前,大窯未經歷過外部融資,甚至對待資本的態度總是一種“避嫌”的表態。
但大窯“擁抱”資本并不是無跡可循。
2023年8月,大窯飲品執行董事、常務副總經理羅云曾表示,“大窯不排斥未來和資本市場開展合作,但其出發點不會是去拿資金、做估值。”
在今年1月,彭博社還曾報道,大窯正在籌備在香港IPO擬募集5億美元資金,最快將在今年下半年實現。
就目前的情形來看,大窯選擇了另一條路來“擴充資金”。《界面新聞》認為,KKR不僅能為大窯帶來資金,還可能在國際化管理、渠道和資源上有所扶持。
被稱為“華爾街收購之王”的KKR在2007年進入中國。根據企查查數據,截至目前,KKR共參與了142起投資事件,投過雷士照明、海爾和字節跳動等知名企業,也投過生鮮電商的易果生鮮、興盛優選。但在中國食品飲料賽道,KKR上一次出手還是2021年參與了“認養一只牛”兩輪投資。
業內普遍認為,KKR在中國的投資有明顯的消費升級的趨勢。以“認養一頭牛”為例,KKR認為中國乳品行業正在經歷技術革新,消費者對健康、安全乳制品的需求不斷增長,而“認養一頭牛”的DTC模式、全產業鏈布局符合這一趨勢。
認養一頭牛
區域碳酸汽水品牌大窯很難和消費升級掛鉤。在0糖0脂的升級浪潮下,大窯或許代表了市場的另一種趨勢:白砂糖和香精的回潮。
“下沉市場”撐起了大窯的大盤。
創立于20世紀80年代的大窯曾長時間“偏安一隅”,直到2014年才開始全國化擴張。
大窯首選的擴張也是相對不夠發達的北方地區,在2015-2021年間,大窯先后進軍了寧夏、吉林、遼寧。2022年,在簽約吳京作為代言人后,大窯開始加速向全國市場擴張,2023年在山東和陜西投資建設生產基地,并在同年開啟“北商南援”計劃,重點開拓華南市場。
不過,大窯未公布過相關的營收數據。據《36氪》報道,2024年大窯的營收在10億元左右,也有媒體稱大窯2022年的營收就已經接近20億,2023年更是在30億上下,更有媒體稱大窯2024年營收為50億。
毫無疑問地是,在眾多區域汽水品牌中,大窯的增長勢頭最為強勁。據馬上贏數據,截至今年5月,大窯線下渠道銷售額同比增長4.35%,同期里市場份額同比增速更是超過了10個百分點。
業內通常認為,大窯得以從一個不起眼的區域汽水“逆襲”成行業黑馬依靠主攻餐飲渠道、主打性價比以及向渠道商讓利。
《驚蟄青年》曾提到,誕生在人均“酒蒙子”的內蒙古,大窯的定位一度是“酒替”,曾打出“喝酒不開車,開車喝大窯”的廣告語,還換上和啤酒包裝相似度極高的玻璃瓶和金屬瓶蓋的包裝。
同時,大窯主打的玻璃瓶裝汽水520ml售價僅為5-7元也主打性價比,再加上向經銷商和門店提供了相對高的利潤(深圳經銷商曾透露大窯嘉賓的供應價在2.7元一瓶上下),讓店老板更愿意向需要佐餐飲品的顧客推薦“要不要試下最近很火的大窯”。
聯席CEO裴容范在今年曾在采訪中透露,KKR在中國關注高質量的消費與服務業,這類公司在地緣局勢上不太敏感。
這在某種程度上解釋了KKR投資大窯的背景,而有業內人士認為KKR看中大窯對餐飲終端的掌控力、大窯的經營表現以及未來潛力。
有媒體報道稱,大窯旗下的全國經銷商超千家,零售終端百萬家,遍布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大窯曾在采訪中透露,滲透到餐飲店這樣的毛細血管渠道都是其業務員一家一家跑出來、勤懇地推的結果。多家媒體報道,大窯目前的營收有七八成都是來自餐飲渠道。
董事長王慶東表示,未來五年,大窯飲品將會以“大汽水,喝大窯”為品牌基石,繼續開拓全國市場,把大窯飲品帶給全國消費者,讓全中國的消費者都能感受到“大汽水,喝大窯”的勁爽大氣。
有分析人士稱,按大窯目前的營收規模和市場份額已經具備了上市基礎,而KKR所具備的產業資源和管理能力,或許是加速讓大窯從餐飲到KA渠道,進而成為全國品牌。
有消費投資人表示,在一眾卯著勁兒去港股上市的企業中,這個項目或許會成為中國消費行業風向轉移的重要節點。
但值得注意的是,《界面新聞》曾報道,KKR偏好選擇優秀的職業經理人來管理企業,而非傳統的企業家。如果KKR真的成功入駐大窯,大窯未來的變動或許也不會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