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醫保局發布2025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方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變化是取消部分靶向藥的報銷限制,并進一步擴大"雙通道"管理機制覆蓋范圍。這意味著,更多癌癥等重大疾病患者將能以更低的成本獲取救命藥,同時享受更便捷的購藥渠道。這一政策調整將惠及全國數百萬患者家庭,是我國醫療保障體系不斷完善的重要體現。
根據最新調整方案,包括奧希替尼、貝伐珠單抗等在內的78種臨床急需抗癌靶向藥將取消原有的"二線治療失敗后使用""特定基因檢測陽性"等報銷限制條件。以非小細胞肺癌一線用藥奧希替尼為例,原先患者需提供EGFR基因檢測陽性報告且經過化療失敗才能報銷,現在確診后即可直接享受醫保支付。廣東省人民醫院腫瘤科主任醫師李明表示:"這項突破性政策讓醫生能根據最新臨床指南自由制定治療方案,不必再受報銷條件掣肘。"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省醫保局同步發布的實施細則顯示,取消限制后,這些藥品的個人自付比例將維持在20%-30%區間。以治療乳腺癌的帕妥珠單抗為例,年治療費用將從全自費的約15萬元降至醫保后約4.5萬元。醫保專家測算,本次調整每年可為全國患者減輕用藥負擔超200億元。與目錄調整同步推進的是"雙通道"管理機制的擴容。所謂"雙通道",是指通過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兩個渠道滿足醫保藥品供應。
最新政策明確三方面突破:一是將覆蓋藥品從原來的抗腫瘤藥擴展至免疫抑制劑、罕見病用藥等共12大類;二是申請流程簡化為"醫院開具處方-藥店備案-直接結算"三步;三是建立電子處方流轉平臺實現"云藥房"功能。和平區醫保中心工作人員介紹,現在患者憑醫院開具的電子處方,可在全市38家定點藥店購買到包括安羅替尼在內的173種特殊藥品,享受與醫院同等的報銷待遇。記者在試點藥店看到,配備的專業藥師會協助患者完成醫保備案,部分藥品還能提供冷鏈配送服務。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對此,國家醫保局在配套通知中要求:2025年底前實現三級醫院"雙通道"藥品全配備,二級醫院配備率不低于80%;同時將加強醫師培訓,建立區域檢測中心共享機制。業內人士建議,患者購藥前可通過"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查詢實時庫存,避免多跑冤枉路。值得關注的是,多個省份正在試點更靈活的支付方式。廣東省將部分高價靶向藥納入"按療效付費"范圍,治療無效可申請醫保退費。
江西省則推出"分段支付"方案,前三個月自付30%,持續有效則后續治療降至15%。這些創新舉措既保障了基金安全,又進一步降低了患者風險。隨著醫保目錄動態調整機制日趨成熟,我國已建立起全球最大的全民醫療保障網。最新統計顯示,醫保基金年支出中抗腫瘤藥占比已從2018年的9%升至2025年的21%,反映出保障重點正向重大疾病傾斜。未來,隨著"智慧醫保"建設推進,更多患者將享受到"家門口刷醫保卡買救命藥"的便利。
盡管政策利好明顯,但在執行層面仍存在
專家指出,本次改革標志著我國醫保制度從"保基本"向"保質量"的戰略轉型。通過打破醫院藥房壟斷、消除用藥門檻,不僅提升了基金使用效率,更讓人民群眾在醫改中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下一步,需重點加強藥品質量監管和處方審核,確保這一惠民政策真正落地見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