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政局、兩岸關系、中美博弈,三線并發。權威數據揭示,島內領導人賴清德支持率跌至42.9%,不滿意度升至44.5%,兩岸政策失民心,國際空間劇烈收縮。僅用6組數字,已足以勾勒臺海風暴:25.3%、53%、12160、5867、14302、9。
“團結十講”變“裂痕十講”
賴清德民調連跌,已出現“死亡交叉”。7月臺灣“民意基金會”數據顯示,賴施政滿意度42.9%,不滿意度44.5%,“非常不贊同”比例高達25.3%。政策失誤與言行爭議,被民眾用選票和輿論推向風口浪尖。
“團結十講”曾被包裝為凝聚共識的活動,第七講卻突然閉門舉行,拒絕外界監督。賴清德在演講中提出“雜質說”,將反對聲音比作社會“雜質”,遭媒體痛批“撕裂社會”。“民主遮羞布”標簽迅速發酵,島內各界對其言路質疑不斷。
大罷免行動成為民意晴雨表。陳玉玲罷免案,同意12160票,不同意5867票,雖同意票數遠超反對,但因未達14302的法定門檻,罷免失敗。高門檻、低參與,反映島內對政壇“內斗”審美疲勞。賴清德推動“大罷免”,卻被53%民眾質疑為公權力干預選舉,反噬自身公信力。
救災現場的“冷處理”同樣引發不滿。臺風災后,賴清德拒絕調動臺軍協助民眾清理,理由是“不能什么都靠臺軍”。這一幕被視為脫離基層、忽略民生,直接沖擊領導人形象。
賴清德的對外動作頻繁,計劃出訪巴拉圭、伯利茲、危地馬拉三國,并力圖“過境”美國。巴拉圭總統貝尼亞在雙邊投資會議上率先披露,賴即將訪巴,臺當局沒有否認,外界普遍解讀為“轉移戰場”信號。
“過境”美國被包裝為“外交突破”,但島內外質疑聲浪高漲。賴清德主動放風,希望在紐約或達拉斯停留,會晤美地方政要,意在向“臺獨”支持者營造“倚美謀獨”氛圍。實際目的卻更務實——為換取“過境”機會,臺灣準備大手筆采購美國波音客機。
“金援外交”成為賴團隊維系“邦交”的主要手段。臺灣目前僅剩幾個中南美“邦交國”,大多經濟基礎薄弱,嚴重依賴臺灣財政援助。此次出訪三國,賴計劃宣布新一輪經濟援助和投資計劃。巴拉圭總統公開表示“臺灣投資很慷慨,但我們從不忽視中國大陸的存在”,點明“外交承認”只是利益交換。
島內對“撒幣外交”極為反感。經濟壓力下,通脹、失業、分配矛盾突出,大量資金流向“友邦”被視為“出訪債主”。即便親綠媒體也公開質疑賴清德此舉是否只為個人政治面子服務。臺灣“邦交國”數量五年斷九,維系成本越來越高,隨時可能因利益轉向大陸。
“兩岸并購論”與大陸“紅線”
賴清德以“兩岸并購論”激化兩岸對立,國臺辦定性為“分裂謬論”。島內民調顯示,超過一半民眾不滿賴的兩岸政策,近半數擔憂軍事沖突風險。對外政策的失誤,導致支持基礎持續流失,區域安全感大幅下降。
大陸近期多次“加碼”表態。7月16日,外交部發言人林劍重申“三個堅決反對”: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美臺官方往來,堅決反對以任何名義“竄美”,堅決反對美方支持“臺獨”分裂。人民日報發表評論,罕見使用“雜質”一詞,稱賴清德為“中華民族必須清除的不安定因素”,釋放出極強烈信號。
大陸不僅“劃紅線”,還警告將采取具體反制措施。軍事層面,可能重啟臺海周邊軍演。外交層面,強化對“邦交國”的拉攏,推動更多與臺灣斷交。近五年已有九國與臺斷交,巴拉圭是否會成為下一個,成為島內高層最大的未知數。
美國方面,對賴清德“過境”安排分裂明顯。白宮一派主張維持低調,避免激怒各方,另一派則擔心引發中方強烈反制,主張取消一切與臺當局有關的官方互動。特朗普團隊討論中表現出明顯猶豫。
中美下月將迎來新一輪經貿談判。美國財長貝森特公開表態,“中國有美國想要的”,顯示美方正在積極爭取貿易破冰。美國剛剛解除對華芯片市場的部分限制,釋放出對華政策轉暖信號。若美方高調接待賴清德,勢必影響談判氛圍,成為雙邊關系“絆腳石”。
外媒普遍分析,拜登和特朗普團隊都不愿讓臺海問題干擾中美主線。美方有意淡化賴清德“過境”動作,降低風險。島內對此極為敏感,擔憂賴清德“外交KPI”落空,反受大陸與美國雙重壓力。
“外交空間”收縮與區域格局臨界
臺灣“邦交國”現狀岌岌可危。五年間斷交九國,多數“友邦”僅憑財政援助維系,隨時可能因大陸更大投入而轉向。巴拉圭總統近期表態“叫價”意味濃厚,臺灣高層對此無可奈何。島內經濟壓力持續加大,民眾對“撒幣外交”的不滿已成普遍共識。
兩岸、美臺、中美三線博弈持續升溫。大陸對美、對臺紅線前所未有地明確,動作不斷升級。美方態度轉趨謹慎,島內政局持續動蕩,賴清德的被動處境難以扭轉。無論是“出訪”還是“留島”,賴清德面臨的壓力都在不斷疊加。
賴清德執政困境加劇,支持率跌破警戒線,社會對立加深,政策爭議擴散。對外謀求突破卻頻頻受挫,金援外交難以帶來實質支持,國際空間日益收縮。美國“叫停”風險增加,大陸態度轉為強硬,臺海局勢再度臨近臨界點。
區域格局正在“重設”。民意、外交、軍情、經貿全線聯動,任何微小變化都可能引發新一輪風暴。賴清德如何應對內外夾擊,臺海未來走向,全球都在緊盯。臺海變量已成為亞洲地緣最不可控的“黑天鵝”。
參考資料:
人民日報:2025-07-15 07:11:人民日報鐘一平文章:賴清德才是應被打掉的“雜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