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25日,今年的北約峰會在荷蘭海牙閉幕,雖然峰會結束,但余波仍在,并且影響不可謂不深遠。
簡單圈一下峰會的幾個重點,一個是北約內部三十二個成員國,一致同意要在未來幾年內將國防開支、軍費預算搞到GDP的5%,這也是川普先前一再要求的; 一個是美國和歐洲先前因為關稅問題一再扯皮,關系鬧得有點僵,但這次峰會上雙方似乎又站在了同一戰線;再一個,烏克蘭在會議上呼吁要限制歐洲等地對俄羅斯輸送武器的行為,尤其是一些可能被俄羅斯“民轉軍”的元件。
而這番呼吁,甚至還有些施壓的味道,不過歐洲方面并沒啥過激反應,主要是因為澤連斯基提到“俄羅斯的戰爭行為會威脅歐洲人的生活方式”,所以哪怕被烏克蘭施壓心里不爽,但他們還是認可了這一要求。
可以預見的,俄羅斯未來在武器裝備獲取上會更加麻煩,但如今俄羅斯要面臨的問題,可不僅僅是北約“兵臨城下”那么簡單,就連內部盟友,這幾天也鬧翻了不少,南高加索地區傳統的親俄勢力,幾近眾叛親離,而這說法,可能一點都不夸張……
一、普京的三大誤判
烏克蘭戰爭已邁入第三年,而俄羅斯的戰略主動權卻在不斷縮小。
普京對烏克蘭的出兵,在俄官方語境中被定義為“特別軍事行動”,原本目標是迅速推翻基輔政府、遏止北約東擴。然而事與愿違,戰爭拖入膠著,俄羅斯國內承壓日益劇增,這一切的開端,離不開普京當初的三大戰略誤判。
第一個誤判,是低估了烏克蘭的抵抗意志。開戰初期,俄軍閃擊基輔,最初確實是勢如破竹,不少俄軍甚至帶了儀仗服,只等拿下基輔搞閱兵。
但烏軍在一開始被打蒙后,很快就組織了反攻,抵抗非常強烈,戰事被迫轉入長期消耗。澤連斯基沒有逃離首都,反而在鏡頭前號召全民抗戰,而俄軍最先是沒做打持久戰準備的;
第二個誤判,是高估了俄軍的常規戰力。雖然俄羅斯軍事實力常年排第二,且在經歷多年軍事改革后,俄羅斯確實擁有一定的遠程打擊能力與精銳部隊,但整體指揮系統、后勤保障和新兵訓練卻暴露出大量問題。一些部隊仍在使用蘇聯時代的設備,而像無人機、通訊設備這些比較現代化的技術,俄軍表現得有些跟不上節奏。
第三個誤判,是誤判了西方的反應強度。普京曾押寶西方會因能源依賴和內部政治分歧持續扯皮,而他可以像當年拿下克里米亞一樣把拿下基輔也搞成“既定事實”,使得西方干瞪眼,最后不了了之。
但現實是,基輔沒能一下子拿下,西方軍援卻很快就到了。
戰爭打到今天,俄羅斯不但沒能遏制北約擴張,反倒讓烏克蘭獲得“準北約成員”的待遇。普京押錯了方向,戰爭推動了北約的東擴,因為像芬蘭、瑞典這樣本來比較佛系的國家,迫于俄羅斯的威脅,也加入了北約。
二、北約將集體提高軍費開支
這次北約峰會,進程中確實也有諸多扯皮,因為川普當時表示要“力促”俄羅斯與烏克蘭達成停火談判,所以各國比較默契地沒像去年那樣提什么“烏克蘭加入北約是不可逆轉的”這種不利于停火談判的話,這讓烏克蘭頗為失望。
但三十多國一致通過將各自國防開支提高至GDP 的 5%這一點確實俄羅斯無法忽略的、極其明顯的反俄信號。
這個比例意味著北約年軍費總額將突破2.15 萬億美元,約為全球軍費的六成。
而俄羅斯,盡管將軍費提升至GDP 的 6.3%,但仍被西方的“軍備競賽”壓得喘不過氣來。在蘇聯時代,“被拖垮”的劇本似乎又在重演,這并不是在瞎說。
就在6月28日各國就提高國防預算達到一致后,普京親口承認,目前俄羅斯的國防預算已經達到了13.5萬億盧布,這并非是“小數目”,而俄羅斯付出了通貨膨脹的代價,目前政府打算在2026年進一步削減國防開支,盡管還沒最終確定。
更微妙的是,美國總統川普也明確表態:美國將繼續提供武器援助,但由北約國家共同買單。
他甚至直言,“我們已經受夠了普京的伎倆”。而峰會后川普與普京通話的結果我們都知道了,啥也沒談成,川普為此表示“已經無法再忍受普京”,還表示“進行過這么多次通話后,每次通話都像是對我的羞辱”。
雖然此前不少人懷疑川普通俄,但目前來看,川普可能真要對俄強硬,有美媒提出美國政府將會很快再支援給烏克蘭一批遠程開口。
德國則立即響應,決定從美國購買“愛國者”導彈系統并轉交烏克蘭。
不過北約的共同對抗不是什么新鮮事了,高加索這些國家對俄羅斯的抗議才是最令人意外的。
三、高加索劇變,老盟友不再親
在烏克蘭戰事尚未明朗的同時,俄羅斯傳統勢力范圍高加索地區的不少國家都開始有“背叛”俄羅斯的傾向。
最典型的是亞美尼亞。曾經的親俄鐵桿,不僅在2025 年 6 月宣布要退出俄羅斯主導的集安組織,還通過法案允許沒收在亞俄羅斯公民的私人財產,同時暫停俄軍在亞基地活動。
阿塞拜疆則更為直接,其國家安全部門近期摧毀了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在巴庫的辦公室,并對俄記者施以暴力,幾乎是公開羞辱。
根據阿塞拜疆外交部的發言,這些事件的起因是阿公民在俄受到了不公待遇,有阿公民因俄警察的暴力執法而喪生,目前阿塞拜疆內部反俄情緒高漲。
連一向依賴俄羅斯經濟與軍事支持的吉爾吉斯斯坦,也開始對俄語使用設限,近期其議會通過了一項國家語言法,指出所有的機關單位,必須以吉爾吉斯語為主要用語,而廣播單位也被要求吉爾吉斯語的使用應至少在6成以上,俄語不讓用了,起碼是受到了極大限制,而這事就發生在6月25日。
目前俄方的處境稍顯窘迫,不僅北約將矛頭直指俄羅斯,連南高加索的傳統盟友也離心離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