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胡潤研究院《2025年全球獨角獸榜》在廣州發布,本土共24家企業上榜,其中生鮮零售板塊連續三年出現了同一個名字。半個月后,當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公布“2024年中國超市Top100”名單時,這一名字再次闖入前十位。
如此吸引眾多目光聚焦的,是從廣東社區走出的生鮮品牌——錢大媽。作為“不賣隔夜肉”理念的主張者,錢大媽成立之初即從新鮮角度重新梳理傳統生鮮行業的標準,通過嘗試和驗證“日清”模式,以及“定時打折”清貨機制,對肉菜市場進行新的定義。
實際上,生鮮賽道本就對商品的新鮮、安全、品質等提出極為嚴苛的標準。與此同時,損耗率、冷鏈物流、賣難買貴等則是農產品流通的傳統難題。錢大媽雙榜連冠榮耀背后,隱藏著其對新鮮、品質把控、扶農助農等目標的堅守與追求。
錢大媽通過打造從源頭到銷售終端的全鏈路品質管控體系、在全國設立13座標準化倉儲物流配送中心、搭建技術研發團隊賦能“科技賣菜”等,構筑起難以復制的商業護城河。
這條護城河正從粵港澳大灣區延伸至全國30多座城市近3000家門店,服務超過1000萬家庭。成功的密碼,則深藏在每晚七點準時亮起的打折燈牌中、凌晨的冷鏈物流中心內以及田間地頭的直采基地里……
雙榜蟬聯,錢大媽再獲認可
當連州菜心在晨霧中發車時,泰國榴蓮產區的金枕榴蓮園剛迎來破曉,工人們正將金枕榴蓮裝入冷鏈箱;太平洋彼岸,智利中部核心產區的車厘子,也剛裝上發往中國的直航快船……用不了多長時間,這些蔬果將現身錢大媽各大社區門店。
這些跨越不同經緯度的生鮮動脈,交織出錢大媽所打造的生鮮圖譜。專注社區生鮮13年,如今,錢大媽所經營的生鮮食材包括蔬菜、水產、水果、豬肉、非豬肉類、蛋奶類、加工食品、綜合標品8大類,逾500種優質產品,已成為社區生鮮妥妥的頭部品牌。
這一“生鮮賽道的中國方案”,正被更多的機構所關注與認可,連續的“霸榜”便是寫照之一。
近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5年全球獨角獸榜》,列出了全球成立于2000年之后,價值10億美元以上的非上市公司。其中,廣州市有24家企業上榜,錢大媽再度登榜,位列第八。
此外,根據2024年行業基本情況調查結果,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7月9日公布“2024年中國超市Top100”。其中,錢大媽位列2024年超市百強前十位。
此前,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彭建真曾解讀了中國零售行業的趨勢,他指出,錢大媽聚焦消費者需求,建立規模優勢,成功引領了社區生鮮行業的發展。
“日清模式”背后,是高效的物流網絡
實際上,由于生鮮天然具有非標準化和易損耗性,企業想在生鮮賽道建立強大的品牌認知,絕非易事。
錢大媽能得到消費者認可,其原因在于十年如一日地堅守“不賣隔夜肉”的策略和初心,并將其從肉類進一步延展到生鮮全品類。為持續打造“不賣隔夜肉”的品牌口碑,錢大媽創新性地提出了“日清”模式和“定時打折”機制。
所謂“日清”模式,即確保所有商品在當天售罄,不留存至次日。通過每日清貨,錢大媽確保了門店商品的新鮮度和品類齊全,同時也避免了庫存積壓和損耗。而“定時打折”機制,則是每天晚上7點開始,錢大媽門店商品從9折起售,每過半小時再降1折,直至晚上11點半后將未售完商品免費贈送。
錢大媽“日清模式”,得益于科學庫存管理和高效物流網絡。以華南市場的生豬供應為例,供應商凌晨開始屠宰生豬,經過品控及檢測檢驗合格后,大概5點就可以送到門店,6點后開始銷售,配送速度非常快。
在物流建設方面,錢大媽自建了倉儲配送系統,通過布局產地倉、加工中心、配送中心等關鍵環節,將商品分級、包裝、部分載具都實現標準化前置,產品直接從產地運送至加工中心、配送中心再到其加盟門店,最大程度保障了食材新鮮。
此外,錢大媽在全國超過30座城市構建了本地化物流網絡,利用大數據和AI技術對物流配送進行智能調度和路線優化,有效提高了配送效率。
將農殘治理做到了專利保護,只為“舌尖上的安全”
安全是食品企業的生命線,也是贏得消費者信任的關鍵。錢大媽從源頭到餐桌,每一個環節都力求做到精益求精,提出了全鏈路品質管控體系,確保產品的質量和安全。
據了解,錢大媽打造的全鏈路品質管控體系,包括了供應鏈管理、農殘前置管控、到倉產品質量管控體系、門店銷售質量管控體系、產品品質異常反饋機制、品控與溯源體系等覆蓋了從源頭到銷售終端的各個環節。
以農殘前置管控為例,為了嚴控食品安全,錢大媽甚至不惜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與供應商、農科院以及當地政府等共同研究農殘問題。
其中,通過與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和合作基地的聯合研究,錢大媽開展了一系列任務并取得了顯著成果,已獲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一種打藥安全間隔期監管系統及方法”發明專利。此外,由錢大媽參與編寫的《華南韭菜綠色防控技術規程》團體標準已于2024年10月發布。目前,相關技術已在行業內推廣,減少農殘超標韭菜流入市場,進而降低整個韭菜品類的食品安全風險。
實際上,錢大媽對各品類產品的質量驗收標準指標都進行了分類,包括蔬菜(外觀、尺寸、重量、新鮮度等)、水果(品種、成熟度等)、干貨(干燥度、雜質含量等)、凍肉標準(色澤、質地、包裝等)以及水產(新鮮度、活力、規格等)。嚴苛的品控體系與溯源體系助力商品流轉全程可見,實現優中選優。
此外,錢大媽更是通過物流監控和數據跟蹤等,確保產品質量——全國多地的配送中心均配備實驗室,開展定量抽檢,檢測農殘、藥殘、污染物等;在門店監管上,錢大媽也制定了質量管控體系,涵蓋票證公示、綜合蟲害管理等關鍵環節。
打造從田間到餐桌的共富鏈條
今年夏天,電視劇《長安的荔枝》熱播,廣東、廣西等地豐收的荔枝也頻上熱搜。
在陽江荔枝直采基地,滿載妃子笑的冷鏈車整裝待發。以前最怕荔枝豐收卻賣不上價,如今,果農們的擔憂已成過去式——通過錢大媽建立的“企業+供應商+農戶”基地直采模式,種植計劃與市場需求精準對接。這種穩定合作模式,已在全國多個縣域落地生根。
據介紹,2025年,錢大媽計劃在陽江采購1000噸荔枝。截至6月中旬,錢大媽已銷售600噸妃子笑荔枝。預計全年,錢大媽在廣東省的荔枝采購總量將突破2000噸。
荔枝以外,四川阿壩州白灣鄉的辣椒、貴州銅仁的五谷蛋、福建三都澳的大黃魚、云南紅河州的藍莓……每到豐收的節日,這些地方的農事總是一番忙碌場景,這背后,是錢大媽打通“產銷服”全鏈條,牽起的一張“富農網”。
實際上,不僅匠心耕耘業務,錢大媽也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其通過構建“產地直采+數字供應鏈+社區終端”的形式,既將消費端需求精準傳導至生產端,又以品牌化運營激活縣域農產品價值。
而為了深耕縣域、下沉一線,錢大媽團隊常年奔波在田間地頭,既摸清當地特色農產品的產量周期,也敏銳捕捉城市消費者的需求變化,成為連接城鄉市場的關鍵紐帶。
通過深度合作,錢大媽對連州菜心、炎陵黃桃、洪湖蓮藕等地理標志產品進行品牌推廣,顯著提升了這些“土特產”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助力特色農產品踏上品牌化的道路,成為高品質的代名詞。
錢大媽的實踐,早已超越了簡單的農產品供應與銷售,而是深度融入了“百千萬工程”。截至2024年末,其訂單農業模式累計鏈接超3000戶農戶,戶均年增收突破2萬元;錢大媽全年消費幫扶的金額達到23億。
文/尹伊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信息披露內容以公司公告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