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猶太人游走世界兩千年后,也就是大約在上世紀初,散落世界各地的猶太人 開始號召建立專門的猶太國家,叫“猶太復國主義”。
他們中很多人發了財(猶太財閥),這些人能跟很多國家首腦搭上話,開始游說西方大國幫忙。
大國們同意了,還推薦了好幾個地方:
美國人推薦的巴塔哥尼亞,在今天南美洲的南端,面積很大,大約60多萬平方公里。不過缺點是遠離歐洲,猶太人喜歡做生意不想被邊緣化,加上這里靠近南極圈太冷,猶太人沒要。
滑稽的是,日本人也推薦了。
日本在九一八事變后占領中國東北,要劃出一塊地方給猶太人。日本目的有兩個:可以取悅對美英有影響力的猶太勢力,換取更多國家對“偽滿”的承認;再就是吸引猶太財團的海量投資。
不過日本也擔心引來猶太人對日本控制東北不利,所以這個方案又叫“河豚魚計劃”,意思是雖然好吃但也致命。后來日本逐漸和軸心國集團勾搭,“河豚魚計劃”最終黃了。
最熱心的是英國,一下子推薦了好幾個地方。
首先是自己在非洲的殖民地烏干達,在這里劃出一塊地方,前提是拿錢買。猶太人倒不差錢,但實地考察后發現烏干達在非洲內陸,交通不行,擅長經商的猶太人直接拒絕了。
再就是西奈半島,但幾乎全是沙漠,建國后別說發展生產了,生活用水都是問題,否決!
最后他們按《圣經》上提到的地方,認準了面積更小的巴勒斯坦。
英國也不吝嗇,在1917年發表《貝爾福宣言》,支持猶太人建國,同意把自己殖民地中的巴勒斯坦貢獻出來給猶太人建國。
英國人高風亮節嗎?
當然不是,它有它的小算盤。
原來這些地方在一戰前屬于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它統治下的阿拉伯人,因無法忍受長期壓迫發動了起義。后來一戰爆發,英法肢解了站錯隊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這樣等于阿拉伯起義軍屬于勝利者的一邊,終于獨立了出來。
1919年,這些阿拉伯的代表們還興氣沖沖地參加了確立戰后秩序的巴黎和會。是的 ,就是課本中讓我們憤憤不平的巴黎和會。
他們到會才發現,自己拼命爭取獨立打下來的土地,早就被英法私下瓜分了,一個統一的大阿拉伯國家還沒出生就灰飛煙滅了。
還沒完,英國和法國為了控制中東地區,進行了一系列的布局。在他們控制的區域各種的劃分,分而治之。
英國委任統治巴勒斯坦、伊拉克等國家;法國委任統治敘利亞、黎巴嫩等國家,然后扶植這些國家的少數派。
比如敘利亞的阿拉伯遜尼派人數多,但法國把政權給了人數占少數的什葉派,敘利亞前任和現任總統巴沙爾爺倆就屬于什葉派;因為少數派掌權,為了避免被老百姓造反就必須依賴“宗主國”的支持。
英國人采取的也是這種方法,把猶太人引到了巴勒斯坦的領土上,讓雙方斗,從而達到更好控制巴勒斯坦的目的。
所以說,英國人白送土地給猶太人建國可不是什么好心腸,今天巴以矛盾早在一百年前就被英國這個攪屎棍埋下了。
只是英國人沒想到,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而且自己很快沒落了,美國和蘇聯成了世界兩大霸主。他們也知道中東的重要性,然后分別從英法手中強行“接管”了中東。
其中美國接管了以色列。
對美國來說,支持猶太人在這里建國好處太多了。除了獲得國內猶太精英的好感,還可以通過猶太人建立的國家向中東投放影響力,順便制衡、拿捏這里的阿拉伯人。
這樣,猶太人終于掃清了所有障礙,可以放心地在巴勒斯坦上搞復國大業了。
1947年,在美、蘇等國家的支持下,聯大于通過181 (二)號決議,決定巴勒斯坦分治。
1948年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建國,面積1.49萬平方公里,占巴勒斯坦的56%;剩下的地盤歸阿拉伯人。
結果兩幫人都不滿意------
然后發生的事大家都看到了,一直鬧到現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