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時代OL要歸來了——以《大航海時代:傳說》之名。
對我這樣的《大航海時代》系列玩家,以及那一代的更多玩家,這像是一段斷裂的航程,重新連上了——或許以一種更貼合當下數字時代的更輕盈的方式。
以前寫過,1994年,我小學四年級,初次玩到《大航海時代1》:1502年2月21日,我扮演的主角,辭別公主,去到里斯本碼頭,身邊只有一個叫洛克的老水手。懷里有1000金幣,碼頭擱著艘小船;將船上的5樽胡椒、2樽水晶賣給交易所老板后,手頭就有了2046金幣。
我在里斯本買特產的砂糖,出發后沿海岸向東北,去到波爾多,把砂糖清艙販賣,然后滿載波爾多特產的葡萄酒,運去北部的安特衛普……為了把握經緯度,我理當在里斯本買到六分儀。當我手頭寬裕后,就該考慮南下,繞過圣維森特角后向東,經過細窄像瓶口的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地中海這個大湖,找到亞平寧半島。我該去比薩買美術品,與那不勒斯的羊毛做對沖貿易。賺錢買新船:出發遠航。穿過大西洋去新大陸,或者南經非洲,過好望角,向東方去。只要逃過暴風雨和壞血病,就能看見全新的世界:新的港口、新的特產品。懲治海盜、發現未知的大陸、晉升爵位,得到公主的垂青。
那時我小學四年級,在餐桌上問我爸:爸,里斯本在哪里?安特衛普又在哪里?我爸,一個做國際航運的,呆了呆:你怎么知道這些地方的?
后來,這個游戲出了二代、三代和四代。
二代里有六個主角,四代有七個主角。有人冒險發現世界,有人劍炮縱橫海上,有人貿易買來賣往——世界很多樣,你總能去到新的地方。某種程度上,我的生活觀,就被《大航海時代》左右著:一定要過無拘無束、去到很遠的生活。賺點錢買好船,然后就能出去遠航。而一切的起航點,就在1502年2月21日的里斯本。
2013年1月,我從巴黎到法羅,然后是拉各斯,那里有一艘船,是1492年迪亞士過好望角時那艘卡德維爾型帆船的復制品。我去了歐洲最西南的圣維森特角:到圣維森特角一轉彎向東,前面就是西班牙、直布羅陀海峽和地中海了。圣維森特角隔著一片灣,是著名的薩格雷斯。去到那里,就看得見葡萄牙當時建造的第一個航海學校。
然后我去了里斯本。瓦斯科·達迦馬跨海大橋,看得見貝倫塔,以及高聳的大航海紀念碑——那玩意做成一艘大船的模樣,恩里克王子帶著一批航海家,前呼后擁的登船。在大航海紀念碑下,是整個世界海圖,如何越過好望角,如何越過印度,如何到達斯里蘭卡……船從里斯本出發,繞過羅卡角,繞過圣維森特角,把整個歐洲甩在身后,一路往南,然后,然后……
在《大航海時代4》里,里斯本的城景:山勢連綿,窄巷高樓。
現實生活,也如此。
里斯本的特產是藏紅花——我問里斯本本地人,藏紅花對他們的意義,他們說:葡萄牙(和西班牙)吃的海鮮飯,需要藏紅花做調味料。
我去到馬德拉島,跟馬德拉島民討論他們的特產葡萄酒,馬德拉島民高興起來,跟我大吹馬德拉酒如何獨一無二。
同理當然適用于雅典的美術品、伊斯坦布爾的絨毯,等等,等等。
我后來去過阿姆斯特丹,去過漢堡,去過馬賽,去過塞維利亞、巴塞羅那和巴倫西亞,去過那不勒斯和熱那亞,去過雅典、威尼斯和杜布羅夫尼克——在《大航海時代》系列里,那地方叫拉古扎。
當然去過了杭州與泉州,去過了大阪。
每到一個地方都會覺得,“這是我的航程啊?!?/p>
當然,事后回想,《大航海時代》的單機版,是一幕簡化的、浪漫的舞臺劇?;蛘哒f,光榮公司所有歷史模擬游戲皆如此。
熟悉《大航海時代4》的諸位自然知道:李華梅這個角色的意義。此前《大航海時代1》是葡萄牙背景,二代六個主角也都是歐洲背景。四代原版,瑞典人葡萄牙人荷蘭人,都是歐洲視角。
直到通關前三人之后,出來一個明朝女杰李華梅。
明朝閉關鎖國背景下,她以私人水軍部隊,蕩平東亞倭寇海賊,擊退東南亞的荷蘭與葡萄牙殖民者,平印度洋,搞定印度的人販子,在加勒比、地中海和北海也所向無敵,蕩平七海,最后粉碎了英國海軍的陰謀。終于為中國海疆迎來了和平。
這是第一次,從一個不那么浪漫的視角來面對真實的航海世界。
真了解過航海史的自然知道:航海,在早年,是件危險的事。
19世紀的說法:船一旦起錨,就成了個半封閉的監獄。在洋上飄著,暴風雨、淡水短缺、船只老化、壞血病,都可能讓一船人完蛋。13世紀前,正常的歐洲船長,都是小心翼翼,沿海航行,不敢讓海岸線脫出視野之外:雖然海岸線曲曲彎彎,淺海處還有擱淺的危險,也只得認了,寧可多走些冤枉路。因為那年代,倘若你駕船深入大海,一有海盜,二怕風浪,三怕迷失方向。
老于航海的船長,正經人都會覺得畏懼。哥倫布被同時代人當作大騙子,意大利人稱呼愛說大話的人是“馬可-波羅”,都是這個意思。英國大航海家德雷克先生,就是一代梟雄。
我父親以前有位做航運的朋友,皮膚黝黑,說做過船長。鼓勵、哄騙、心計、辦法、威脅、利誘、勇敢、殘忍,必須一應俱全。
《大航海時代》系列游戲其實省略了這些現實因素,而是給了我們一個夢:
不一定最真實,但就是最夢幻。
然后,《大航海時代OL》。
21世紀初玩過那些的玩家,大半都是單機版《大航海時代》入坑吧?最初讓我著迷的,還是菅野洋子的音樂。
然后,有多一點不同。
單機版《大航海時代》,玩通了就知道,終究是一個固定的世界。二代,伊斯坦布爾→雅典賺錢,混合快船、北海投資大船,到此基本通關了。四代,綠角→南美香料貿易,幾小時賺幾百萬,戰列艦買好,也基本通關了。
2代自由,但略粗糙;4代華麗,但略簡單。OL是一個活著的航海世界:交易的復雜性、船只改造的精細度,還是冒險發現的考究,其深度都遠超任何單機作品。
且,是一個無限游戲。
——游戲大概可以分為有限游戲與無限游戲。有限游戲:通關,完成目標,收工了。無限游戲:我想繼續在游戲里一直晃蕩下去。
后來OL停運,實是一代人的遺憾:關服那天,無數玩家在貼吧留下自己的服務器+角色名,不舍告別。
玩家關服那天,甚至在貼吧留言告別:大家都知道,告別的不是NPC,是彼此會喜歡在這個無盡世界里游蕩尋找樂趣的水手們。
在大航海離開的幾年,許多玩家轉去日服、港服,有些玩家被迫去日服流浪:邊用翻譯器邊玩。
那一代過來的玩家大概或多或少都如此:
很想找一個代餐,但市場亂象都是換皮:太多游戲都是,“大航海時代歸來啦!”然而“又一個換皮游戲”……
終于這次是正統的,完全歸來。
在《大航海時代·傳說》里,一眼看去,就是最熟悉的感動:倫敦、里斯本、馬賽,原版復刻的經典音樂,各地耳熟能詳的特產,港口的屬性,于是曾經倒背如流的黃金航線可以重新運營,可以重新走上熟悉的航路跑商,一路聽著熟悉的音樂。
像一段斷裂的航路修復,一段被擱淺的時光浮出:直通過去,一切都依然在那里。
當然有很多新的驚喜:可能需要適應一下,但更震撼的海戰,更真實的航行。
以及:可以隨時隨地拿起手機或平板的便捷——對當年需要坐下面對鍵鼠才能玩的玩家,要回去那個世界,總覺得還要專門架起勢來。
某種意義而言,如今靈犀帶著光榮正版授權的《大航海時代:傳說》手游回歸,就是把大航海夢想重新照進國服。
玩家們終于可以繼續延續曾經未竟的航海歷程,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們一起,重新在熟悉而新鮮的航海世界中揚帆起航。
經歷過的都知道,這些玩家們的興趣無比穩定:《大航海時代》這個背景,天然是個無限游戲。通關?無所謂。目標?無所謂。喜歡這個游戲的人們,都只是想繼續在海上晃蕩下去。這里有一個極端理想化的氛圍。去除了現實世界的混亂黯淡,給人一種五光十色的璀璨景象:“只要勇敢地付出努力就能實現夢想跨入璀璨的世界”,現實生活中要艱難得多,但游戲里確實是可以實現的;而且,去過的地方越多,所經歷的景象越與游戲景象合一。比如,看見里斯本的藏紅花,會想到在葡萄牙吃過的海鮮飯;看到馬德拉的葡萄酒,會想到在馬德拉喝過的馬德拉酒——那些是確實存在的。
有些游戲是經歷越多,越覺得其可貴的:大航海時代即是如此:世界寬廣,物產多樣,異國風情,財富,夢想,全球的聯結,探索未知。這個夢想無論多久,都很美好。
并不是只有你一個人在孤獨航行,大海很廣闊,有許多人在跟你一起,享受航海與做夢的樂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