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期
點擊圖片查看欄目合集
出于好心,騎車載同事去醫(yī)院體檢,不料途中發(fā)生車禍導致同事受傷,“好心人”該不該擔責?責任范圍又如何界定?
近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一中院)審結(jié)了一起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改判減輕了騎車人的部分賠償責任。
黎阿伯與張阿姨同屬某公司保潔員,且為“老鄉(xiāng)”。由于某公司要求張阿姨盡快辦理健康證,某日早晨,張阿姨在完成保潔工作后找黎阿伯幫忙,拜托他騎電瓶車帶自己去醫(yī)院體檢。在兩人均未向公司請假的情況下,黎阿伯出于同鄉(xiāng)情誼便騎車載張阿姨去醫(yī)院,途中與吳女士駕駛的小轎車發(fā)生碰撞,導致黎阿伯和張阿姨均有不同程度的受傷,黎阿伯的電瓶車亦受損。經(jīng)交警部門認定,黎阿伯違反交通信號燈通行且違法載人,承擔事故主要責任,吳女士承擔次要責任,張阿姨無責。事故造成張阿姨腰椎、胸椎等多處骨折。
張阿姨認為,自己受傷是為了完成某公司辦理健康證的要求,黎阿伯陪其到醫(yī)院體檢屬于執(zhí)行工作任務,應當由黎阿伯、某公司、吳女士、吳女士車輛投保的保險公司共同承擔賠償責任。因未獲賠償,張阿姨將四方訴至法院。
一審法院認為:
保險公司作為事故機動車保險人,首先應當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nèi)對張阿姨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超出交強險限額部分的損失在商業(yè)三者險范圍內(nèi)承擔40%賠償責任,仍超出及不屬于保險理賠部分的損失由黎阿伯承擔60%賠償責任。此外,黎阿伯陪張阿姨去醫(yī)院體檢只是出于老鄉(xiāng)交情,且黎阿伯僅是公司保潔員,沒有權(quán)利代表公司陪同張阿姨去做體檢,無法認定為屬于執(zhí)行工作任務,因此某公司無需承擔賠償責任。一審法院判決保險公司賠償醫(yī)療費、殘疾賠償金等費用40%,黎阿伯承擔60%。
黎阿伯不服,向上海一中院提出上訴。
上海一中院經(jīng)審理后認為:
本案二審的爭議焦點為黎阿伯應否對張阿姨所受損害承擔賠償責任以及責任范圍。
本案中,黎阿伯駕駛電動車存在違反交通信號燈通行和違法載人的行為,是導致事故發(fā)生的主要原因,具有明顯過錯,與張阿姨的損害結(jié)果之間具有直接的因果關(guān)系,故黎阿伯作為侵權(quán)人應對張阿姨因交通事故所受損失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黎阿伯提出張阿姨在本案中存在過錯,要求減免其賠償責任。對此,上海一中院評析后認為,張阿姨在交通事故中雖經(jīng)交警部門認定無責任,然其確實存在違規(guī)搭載電動自行車的行為,客觀上成年人搭載電動自行車會增加車輛整體重量,影響車輛的制動距離和穩(wěn)定性,加大行車過程中的危險性;同時,張阿姨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理應知曉電動自行車不能搭乘成年人,然其依然要求黎阿伯騎電動自行車帶其去醫(yī)院體檢,可見其主觀上缺乏安全意識,將自身置于一定的危險性中,對損害的發(fā)生亦有過錯,應對自身損失自行承擔部分責任。
綜上,上海一中院依法予以改判,酌情降低了黎阿伯的賠償比例,張阿姨自擔了約10%的賠償責任,保險公司仍然承擔40%的賠償責任。
本案二審主審法官顧穎指出,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quán)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quán)責任。黎阿伯違反交通信號燈通行并違法載人,是導致事故的主要原因,其過錯明顯,依法應對張阿姨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
然而,法律亦倡導互幫互助的良善風俗。黎阿伯搭載張阿姨,是基于同鄉(xiāng)情誼的好意施惠行為,本身并非侵權(quán)行為。在確定其責任范圍時,必須考量受惠方張阿姨自身是否存在過錯。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三條明確規(guī)定,被侵權(quán)人對同一損害的發(fā)生或者擴大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quán)人的責任,在黎阿伯承擔主要賠償責任的前提下,合理減輕其賠償數(shù)額,避免對善意施惠者課以過重的責任負擔,維護了社會互助的積極性。
日常生活中,助人為樂值得鼓勵,但施惠者與受惠者均應嚴格遵守法律法規(guī),特別是交通安全規(guī)則。施惠者在提供便利時,務必確保自身行為合法合規(guī),盡到謹慎注意義務;受惠者亦應主動規(guī)避已知風險,對自身安全負責。唯有雙方都繃緊安全之弦,方能避免“好心辦壞事”,共同維護安全、和諧的道路交通環(huán)境。
(文中所涉及人名皆為化名)
文:朱桓(實習)
值班編輯:卜玉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