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發芽的土豆真的不能吃啊!”“食品包裝標簽藏著這么多學問呀!”隨著本區各街道暑托班陸續開班,備受歡迎的食品安全科普實踐課也再次走進課堂。
今年已是區市場監管局聯合團區委第四年在暑托班開設食品安全科普實踐課,課程內容和形式不斷優化升級,除了科普講解,還有互動游戲、情景體驗、現場實驗,持續為孩子們的暑期飲食安全保駕護航。
趣味教學播撒安全種子
- SUMMER STUDY -
與傳統的食品安全課堂不同,今年區市場監管局將滿載著檢測設備、互動教具的“流動科普站”搬到孩子們身邊,更多地以互動體驗和趣味實踐激發興趣、點燃熱情。
在歐陽路街道暑托班,執法人員設置了多場景“情景體驗劇場”。在“我是小小消費者”環節中,講臺搖身一變成為“超市貨架”,執法人員現場指導孩子們如何查看食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等信息,辨認出現脹包、變質等異常情況的食品。在“我是點餐小達人”環節,課堂變成了餐廳點餐場景,孩子們根據“菜單”選擇菜品,執法人員引導他們辨識出毛蚶、熗蝦等高風險違禁食品,講解攝入不潔食物可能引發的健康問題,提醒孩子們主動成為踐行“制止餐飲浪費”的小達人。“我是小小監管員”環節模擬后廚檢查場景,邀請孩子們扮演食品安全監管員,指導辨認“生熟混放”“半成品未加蓋加罩”“冰箱內食品原料變質”等常見食品安全違規情形。
在曲陽路街道暑托班,執法人員設置“檢測小實驗”“網紅零食閉坑指南”等互動板塊,帶領孩子們親身體驗農藥殘留、油脂酸價、氧化程度、ATP(表面潔凈度)等小實驗,教孩子們從產品外觀、食品標簽、添加成分等方面辨別哪些零食是安全的。
讓食品安全意識扎根成長
- SUMMER STUDY -
根據暑托班孩子們的認知能力,區市場監管局專門設計了“食品安全科普實踐課”,相比傳統的食品安全宣講,更具實踐性和精準性。除親手操作食品快速檢測、模擬場景互動,還讓孩子們參與到當天暑托班盒飯的檢查中,通過學習使用中心溫度計檢測飯菜的中心溫度,了解盒飯熱鏈配送的知識。
執法人員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需求定制了課程模塊,比如為低年級學生設計“清洗水果”“安全存放食品”等科學小妙招,為高年級學生解密“蔬菜和水果能互相代替嗎”“保健品可以當藥吃嗎”等科普內容。此外,根據食品安全熱點,課程還新增了“科學辟謠”“外賣食品安全”等內容,讓孩子們主動探索、親身體驗,讓食品安全知識看得見、摸得著、記得住。
除了課堂教學,區市場監管局還配套發放了《食品安全知識(學生篇)》,鼓勵孩子們當起“家庭食品安全監督員”,將課堂知識延伸到家庭生活中。
今年暑假期間,區市場監管局將在轄區各街道暑托班配送11節食品安全科普實踐課程,覆蓋8個街道、360名暑托班學生。通過“動手做+趣味學”的模式,讓孩子們在體驗中掌握辨別安全食品的技能,成為食品安全知識“宣傳員”“監督員”,帶動家庭和社會共同關注和監督食品安全。
記者:顧儷
圖片:區市場監管局
編輯:顧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