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理工大學計算機與網絡安全學院(示范性軟件學院)“索瑪花開·心聯e站”志愿者團隊奔赴四川省涼山州布拖縣特里木鎮,開展為期十天的“七彩假期”社會實踐。懷揣“筑童心港灣,逐七彩之夢”的信念,志愿者們穿越重巒疊嶂,深入涼山腹地,依托專業優勢,通過心理關懷、科技創新、文化傳承等多元活動,為當地兒童搭建心靈港灣,助力夢想啟航。
志愿者在給孩子們介紹人工智能。 陳露供圖
科技創新:點亮深山里的“科技星河”
科技之光,不僅應閃耀都市,更需照亮深山。在“魔法光學”課堂上,志愿者許浩冉向孩子們介紹了風靡全球的國產AI“明星”——DeepSeek、豆包、Kimi智能助手。
理論需實踐生根。在隨后的VR探索課上,許浩冉解釋道:“虛擬現實(VR)是計算機構建的平行世界,能將數據流轉化為逼真的三維奇觀!”課堂變身創作工坊,孩子們在志愿者指導下,親手拆裝鏡片、粘貼魔術貼,完成了Cardboard VR眼鏡的制作。當視頻載入的瞬間,驚嘆聲此起彼伏。孩子們微微仰頭,透過小小鏡片,第一次以“在場者”的身份,而非遙遠看客,震撼于祖國山河的壯麗,沉醉于深海世界的奇幻。虛擬與現實交融,認知的疆域豁然開朗。這不僅是一次知識浸潤,更是一場認知革命,為深山孩子推開了通往未來科技世界的大門,悄然播下了創新的火種。
志愿者正在教孩子們寫毛筆字。 陳露供圖
心理健康:構筑心靈的“陽光暖房”
心理課堂上,志愿者巧妙運用情景劇,引導孩子們學習化解同伴矛盾。拉布家族的依明和嘎妞自告奮勇參與表演——一個“制造誤會”,一個“被誤會”。面對誤解,嘎妞目光堅定:“我會讓你看到真實的我!我很棒,請了解我再下結論!”志愿者借此引導孩子們:遭遇誤解要積極溝通、勇敢表達;感到失落時,要主動尋求老師、父母幫助,或通過書寫釋放情緒。
隨后,孩子們將煩惱折成紙飛機,投入木箱,換回一顆甜甜的糖果和暖心回信?!鞍职謰寢屚獬龃蚬?,好久沒見了,我好想他們?!薄案绺缃憬?,謝謝你們教我們知識,辛苦了!”字里行間是孩子們的心聲,也化作志愿者們前行的動力。他們深知,今日播撒的知識種子與傳遞的愛意,終將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化作滋養心靈的甘泉,陪伴他們攜手走向光明未來。這正是志愿服務的真諦。
非遺傳承:剪紙上躍動的“文化自信”
非遺課堂上,志愿者白恒陽為孩子們開啟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大門。他從古老的剪紙藝術講起:“每逢佳節,窗花承載著千家萬戶的美好祝愿。”孩子們睜大好奇的雙眼,在老師手把手指導下,小心翼翼地剪出作品。紅紙展開的瞬間,稚嫩臉龐綻放驚喜笑容,完成作品的驕傲溫暖了整個教室。墨香氤氳中,志愿者們又握住孩子們的小手,一筆一畫傳授毛筆字的奧秘。從生疏膽怯到專注自信,孩子們的蛻變觸動著每個人的心弦。志愿者們更堅定了在這片土地上播撒文化種子的決心。此刻,傳統文化不再停留于書本,它化作流淌的血脈與文化自信,在師生心間架起堅實的傳承之橋。
在鄉村振興的畫卷中,教育是最厚重的底色。當更多關注的目光和堅定的步伐投向這些角落,當知識的光芒持續照亮渴望成長的心靈,涼山深處的索瑪花,必將與孩子們心中升騰的夢想一道,在新時代的陽光下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華。這段索瑪花間的時光,已深深鐫刻在參與者心中,無聲宣告:愛與知識的傳遞,步履永不停歇。(陳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