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安徽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聯合馬鞍山志愿服務聯合會、馬鞍山市博源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佳山格林社區、舉辦了一場名為“智趣一夏 夢構啟航”的科普日活動。活動旨在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為孩子們開啟一扇探索科學世界的大門,激發其求知熱情與合作精神,同時鼓勵青少年勇敢描繪心中理想圖景。
活動現場,大學生志愿者們以輕松幽默的自我介紹與開場白迅速點燃了氣氛。在簡潔介紹活動流程和規則后,志愿者們特別強調了安全注意事項,確保每位孩子能夠在安全有序的環境中享受科學的樂趣。
探索環節妙趣橫生
探索環節妙趣橫生,活動精心設置了“拼圖大挑戰”和“科普知識競答”兩個探索區域。拼圖環節中,孩子們按小組圍坐在一起,桌上散落著色彩斑斕的拼圖碎片。志愿者們穿梭其間,輕聲引導大家先找邊緣碎片、按顏色分類,教他們在爭執時學會傾聽。小組成員們分工協作,有的分揀碎片,有的拼接圖案,偶爾傳來“這塊該放這兒”的討論聲。當最后一塊拼圖歸位,孩子們立刻歡呼著舉起作品,自豪地向大家展示,團隊合作的歡笑聲此起彼伏。表現優異的小組還收到了印著卡通圖案的筆記本、彩色鉛筆等實用文具獎勵,拿到獎品的孩子們笑得格外燦爛。
在科技樂園區域,科普知識競答環節同樣反響熱烈。孩子們圍在答題區,小手舉得高高的,生怕錯過發言機會。“彩虹有幾種顏色呀?”“為什么樹葉秋天會變黃?”問題剛拋出,就有孩子搶著作答,答對的立刻歡呼著接過星星、月亮圖案的可愛貼紙。貼紙累積到一定數量,能兌換會發光的手環、卡通徽章等驚喜獎品,這讓大家熱情更高了。志愿者們不僅及時解答疑問,還用“就像小朋友穿衣服會變熱”這樣的比喻解釋科學原理,偶爾拿起水杯演示浮力、用氣球做靜電實驗。原本書本上的知識,就這樣在眼前“活”了起來,現場不時響起“原來是這樣”的驚嘆聲,熱鬧又充滿樂趣。
在“趣味小實驗區域”,志愿者團隊精心設計了“彩虹水”“氣球動力車”等8個貼合兒童認知的實驗。活動中,志愿者先通過動畫短片引入原理,再指導孩子們分組操作,從調配溶液到組裝裝置,全程耐心解答“為什么油不溶于水”“氣球怎么讓車動起來”等問題。孩子們在動手過程中觀察現象、記錄發現,不少人主動分享實驗心得。活動不僅讓孩子們直觀感受科學魅力,更培養了觀察與合作能力。志愿者也在互動中體會到傳播知識的快樂,活動達到預期效果。
夢想寄語與暖心祝福環節溫馨動人。志愿者們拉著孩子們的手圍坐成圈,輕聲問起大家的夢想。有孩子說想當宇航員,有人說要做科學家,志愿者們認真傾聽后,遞上寫滿鼓勵的小卡片。“你的太空夢一定會實現”“探索科學的你超酷哦”,一句句寄語像暖流涌入心間。他們還笑著說:“遇到困難別放棄,就像拼圖時慢慢找辦法。”這些話語點燃了孩子們眼中的光,讓勇氣與信念的種子在希望的土壤里扎根,現場每一個眼神交匯、每一次會心微笑,都傳遞著最真摯的感動。
活動尾聲,參與人員在相機前定格下珍貴的笑容。志愿者與孩子們一起動手收拾場地,將歡聲笑語轉化為整潔的環境。在與孩子和家長道別之際,許多孩子仍不舍離去,追問哥哥姐姐們下次活動的時間。
志愿中心負責人表示:"讓每個孩子都觸摸到科學的溫度,感受到協作的力量,并懷揣著夢想啟航,是我們組織科普活動的初心。科技需要接力傳承,夢想也應從小澆灌。"此次科普活動不僅是一次知識的澆灌,更是在孩子們心中點亮的星光。它承載著社區與高校對下一代成長的關切,亦證明了在多方呵護下,科技啟蒙的種子定能在充滿希望的沃土上蓬勃生長。當孩子們帶著好奇、合作意識與初生的夢想告別這場夏日"智趣"之旅,一顆顆科學之心已悄然蘇醒,駛向無限可能的未來海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