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相信!
你每天用的手機殼,很可能會要了你的命......
近日,央視最新曝光了一則觸目驚心的新聞,原來現在市面上很多成本只有幾毛錢的手機殼。
雖然賣的便宜,只有十塊錢,但是有人長期接觸后居然被診斷為腎功能衰竭。
而這種年銷百萬的手機殼,如今正在坑害無數年輕人,這樣一個看似無害的小配件,怎么就變成“健康隱形殺手”了呢?
手心里的“毒物”
從可愛風的卡通圖案,到blingbling的水鉆鑲嵌款,手機殼的種類五花八門,讓人挑得眼花繚亂。
它不僅能給手機做盔甲,還成為了一種年輕人之間的時尚配飾。
可誰能料到,這看似平平無奇、給生活增添小情趣的手機殼,竟可能是危害健康的“隱形殺手”。
為了弄清楚這些手機殼的真實質量狀況,央視記者從線上線下不同渠道。
隨機購買了大量從幾塊錢的超低價款,到幾十元甚至上百元的所謂的高級貨。
然后一股腦兒送往專業權威的檢測機構,進行全面檢測。
檢測結果一出來,簡直讓人驚掉下巴!
原來,相當一部分手機殼里,竟然都隱藏著大量有毒有害物質!
先說大家比較熟悉的甲醛,世界衛生組織早就把它列為一級致癌物了。
長期暴露在甲醛超標的環境中,會出現咳嗽、氣喘、呼吸困難等癥狀。
嚴重的還可能引發呼吸道炎癥、哮喘,甚至肺癌。
而且,甲醛對神經系統也有損害,會讓人感到頭暈、乏力、記憶力減退,免疫力也會跟著下降。
在一些使用了劣質工業膠水、材料的手機殼里,甲醛含量嚴重超標,咱們天天拿著這樣的手機,就等于在慢性“吸毒”。
另外還有塑化劑,這玩意兒,能通過皮膚接觸、呼吸等多種途徑鉆進咱們身體里。
要是孩子長期接觸含有塑化劑的手機殼,可能會導致性早熟,未來的生育功能都可能出問題。
對于成年人來說,長期接觸塑化劑,男性的精子質量會下降,影響生育能力。
女性則容易出現內分泌紊亂,月經不調、情緒波動大等問題也會接踵而至。
而以上這些還不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是多環芳烴!
多環芳烴特別容易通過皮膚接觸和呼吸進入人體,然后就會在身體里“賴著不走”,不斷蓄積。
時間一長,就可能引發基因突變,大大增加患癌風險,像肺癌、皮膚癌等有很大概率。
而除了這些,一些手機殼里還檢出了大量重金屬,比如鉛、鎘等。
就拿鉛來說,長期接觸鉛超標的手機殼,骨質變得疏松脆弱,很容易骨折。
腎臟更是深受其害,嚴重的甚至會引發腎衰竭,危及生命。
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之前,就曾在部分低價手機殼中,檢測出超出國家標準上限30倍的鉛。
這驚人的數字,簡直就是在拿消費者的健康開玩笑。
那么,這些問題手機殼為何會如此猖獗,國家難道不管嗎?
監管的真空地帶
說到這里,可算是到了癥結所在。
在我們的國家,手機殼這個品類的監管還處于空白地段。
所以這就助長了大量些黑心商家的氣焰,他們為了獲取更多的利潤,無所不用其極。
他們根本不用合格的新塑料,而是大量使用回收塑料,甚至連醫療廢料、電子垃圾都不放過。
這些回收來的“垃圾”,經過簡單處理,就被注塑成型做成手機殼。
用這些回收塑料生產,成本能降三分之二!
還有些商家,為了讓手機殼顏色更鮮艷、更好看,吸引消費者購買,在染色環節違規添加廉價染色劑。
這些染色劑里,重金屬含量往往也嚴重超標,進一步加重了手機殼的危害。
而且,在制作過程中,為了讓各個部件貼合牢固,一些不良商家還會使用工業膠水。
這又導致手機殼甲醛、苯系物超標,還會散發出刺鼻難聞的氣味。
長期接觸這樣的手機殼,咱們的健康能不受影響嗎?
所以在監管到位之前,咱們消費者自己必須得提高警惕。
首先,在購買手機殼時,可別貪便宜,一定要選擇正規的商場、超市,或者正規的電商平臺店鋪。
購買那些有正規生產廠家、有質量合格標識的產品。
在拿到手機殼后,也先別急著往手機上套,仔細觀察一下產品的外觀。
質量好的手機殼,表面光滑平整,色澤均勻自然,摸起來手感舒適。
要是看到手機殼表面凹凸不平,顏色深淺不一,有明顯的氣泡、劃痕,或者邊緣粗糙有毛刺。
那這種手機殼質量很可能不過關,得謹慎購買。
而且如果打開包裝,就能聞到一股刺鼻、難聞的氣味,那可千萬要小心了,這很可能是有毒物質超標的信號!
另外,在使用手機殼時,也要注意一些細節。
不要用手機殼長時間接觸高溫的物品,好多朋友就喜歡拿手機蓋泡面,千萬不要這樣!
因為在高溫環境下,手機殼中的有害物質更容易釋放出來。
而且,手機殼使用一段時間后,如果出現磨損、變形、掉色等情況,也要及時更換,別再繼續使用了。
這時候的手機殼,不僅保護作用減弱,可能釋放的有害物質還會更多。
結語
央視曝光的這種“新毒物”,給我們所有人敲響了一記響亮的警鐘。
它提醒我們,在追求生活便捷、時尚的同時,可千萬不能忽視了健康安全。
咱們要時刻保持警惕,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學會辨別商品的優劣,盡量選擇安全可靠的產品。
同時,也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嚴厲打擊不良商家,從源頭上保障我們的生活安全。
畢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了健康,一切財富、地位、快樂都將化為泡影。
趕緊檢查一下你手里的手機殼吧,別讓這個天天陪伴你的小物件,成為危害健康的 “元兇”。
信息來源:
免責聲明:本文發布的圖片、文字等素材來源于網絡,我們尊重所有原創作者的權益,如有侵權、信息有誤或其他異議,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即修改或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