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號,人民日報旗下媒體人民網詳細報道了重慶酉陽當地某村的高標準農田設施成擺設的新聞引發大家的強烈關注熱議。消息曝光以后,有不少的網友都發出呼吁,邀請記者朋友也到自己的地方去實地考察一下,協助解決高標準農田建成以后,后期的維護問題。
從這次央媒記者實地探訪酉陽當地村民指出的高溫下莊稼無水灌溉的問題,發現了當地的多處用于灌溉的設施真正成了名副其實的擺設,村民的感慨是,幾年了村民沒有收益過哪怕一滴水。在當地高標準農田的附近有一個蓄水池,但奇怪的是連接到蓄水池到田邊的出水口卻從來都沒有出過一滴水,后來才知道原來要用水就必須要先刷卡,不是隨便用而是需要另外交費。
畢竟抽水什么的需要電費,也可以防止浪費水,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奇怪的是當地村民根本就不知道有灌溉井里面還有刷卡設備這個事情,因為卡從來都沒有發到他們的手上,所以想要用水非常的困難,碰上現在高溫的情況,莊稼灌溉不及時的話,有可能就會導致絕收了啊!
求助無門的情況下,熱心村民只好到人民網的留言平臺留言,這才有了后面記者的實地采訪考察核實,明明這樣的情況已經存在好幾年了,當地難道真的不知道情況嗎?這不好說,因為記者發現本來按照規定標準,連2米寬的水泥硬底化的田埂,實際只有半米寬。到底是不是高標準呢,真的不好說!
這不,央媒僅僅就這個曝光不到24小時,當地的回應就馬上來了,說高度重視,在報道出來的當天就馬上成立了工作的專班,確認央媒曝光的情況屬實,馬上舉一反三進行摸排整改,一旦發現違法亂紀的問題,進行嚴肅的處理,并感謝網友的監督和關心。說實話,這樣的辦事效率才是大家真正想要的效果吧。
要知道,高標準是花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才建成的,既然建起來了,后期的配套服務也要跟上才能達到效果的最大化,明明灌溉的出水口就是田邊上,但幾年沒有出過一滴水,機器不用就會出現生銹老化,也是沒有起到應該有的作用,白白浪費了,導致村民也有意見。
就是不知道像這次央媒曝光的重慶酉陽這樣的情況到底還有多少呢?對此大家又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