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在北京市舉行的“一把手發布·京華巡禮”海淀專場發布會上,海淀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肖丹介紹了海淀區的人才資源特點和人才服務政策。
海淀區是全國智力資源最為密集的區域之一,區內有“三大獎”(諾貝爾獎、菲爾茲獎、圖靈獎)獲獎者11人;兩院院士646位,占全國35.8%。
在人才服務方面,海淀區正在試點建設北京青年人才創新創業生態示范區,將政策支持貫穿人才發展全生命周期。海淀區提供最高5000萬元“科技人才貸”,“海英計劃”直接支持資金超2億元,設立百億科技成長基金。同時,為有創業需求的人才提供專業化管家團隊,“一對一”創業指導,并配備10萬平方米免費產業空間。
全區人才資源總量200.45萬,全市占比約1/4
肖丹介紹,海淀區人才資源總量多。全區人才資源總量200.45萬,全市占比約1/4。全區從業人員中人才占比88.54%,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7個百分點,是全國智力資源最為密集的區域之一。
人才資源層次高。區內有“三大獎”(諾貝爾獎、菲爾茲獎、圖靈獎)獲獎者11人。兩院院士646位,占全國35.8%。高被引科學家264人,占全國的20.7%。人工智能學者1.23萬名,全市占比超80%。
同時,人才資源貢獻大。海淀區GDP中,人才貢獻率達65.21%,比全市平均水平高7個百分點。
為有創業需求的人才提供專業化管家團隊
在人才服務方面,海淀區政策力求務實精準。肖丹介紹,當前,海淀區正在試點建設北京青年人才創新創業生態示范區,將政策支持貫穿人才發展全生命周期。
安居方面,全區共有各類型人才公寓2萬余套,更有近千套拎包入住的智慧青年公寓,享受最長6年、最高6折的折扣優惠;創業方面,為有創業需求的人才提供專業化管家團隊,“一對一”創業指導,并配備10萬平方米免費產業空間。
資金方面,提供最高5000萬元“科技人才貸”,“海英計劃”直接支持資金超2億元,設立百億科技成長基金。
同時,海淀區通過集成服務提質,建設人才E+工作站,集成出入境、知識產權、社保等10余項人才高頻業務,讓人才服務一站觸達,年均受理人才業務9000余件。通過優化流程提速,專窗受理、專人對接,讓“海淀速度”觸手可及。通過線上辦理提效,開設人才服務咨詢熱線,搭建人才政策申報、項目評選線上平臺,辦理效率整體提升40%。
開放布局100個人工智能示范應用場景,為人才搭建發展平臺
“中國有句老話說,沒有泥土,長不出花木。土壤之于花木,正如環境之于人才。”肖丹介紹,海淀區一直致力于打造全鏈條人才生態環境。
針對不同階段的人才,海淀區采取不同的培養模式。比如,面向大學生采取政企校人才聯合培養模式,實施大學生“實習實踐行動”計劃,每年提供不少于5000個實習崗位,推動青年人才前置培養;面向初創企業家,量身打造“創業+金融+管理”培養模式,實施“薪火共燃”等計劃,提升企業家創新能力和管理水平。
在轉化上,海淀區讓更多科研成果從“書架”走向“貨架”。搭平臺促轉化,全區匯聚“奇績創壇”“巢生實驗室”等各類180余家創業孵化機構,為人才提供深度孵化服務。辦賽事促轉化,舉辦HICOOL海淀賽事、中關村U30、東升杯等全球創業大賽,推動600余個創客團隊和高成長性項目落地轉化。
從去年開始,海淀區全力打造國內首個人工智能創新街區,圍繞創新生態、城市運行、美好生活等方面,開放布局100個人工智能示范應用場景,為人才搭建發展平臺。以擴大交流助發展。通過舉辦國際青年創新發展論壇、組建北京國際AI人才創新聯盟等,加強與國際人才組織聯合,以技術會才,以交流助才。
新京報記者 吳為
編輯 白爽 校對 李立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