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賴清德的最新民調數據出爐,支持率下降至42.9%,不滿意度上升至44.5%。
與此同時,賴清德準備離島出訪,目標直指南美三國,并計劃“過境”美國。
但無論賴清德怎么選,2大噩耗都已經向他襲來,再加上大陸已經對美劃下紅線,賴清德的陰謀終將破產。
賴清德民調大幅下跌
從臺民意基金會公布的數據來看,賴清德上任初期支持率雖有一定基礎,但近期卻迅速下滑,僅7月以來就下降了5.8個百分點。
不滿聲浪正從政壇蔓延至民間,連賴清德最倚重的中南部票倉也出現松動。
不久前臺灣臺風剛過,災區滿目瘡痍,結果賴清德下鄉視察時,當地民眾請求臺軍協助清理倒塌物資,他卻當場回絕,理由是“不能什么都靠臺軍”。
就從這一番表態,也能看出來他眼里到底有沒有臺灣民眾,也能看出來,他的支持率暴跌是必然發生的。
另一方面,賴清德7月14日視察“漢光41號”軍演后,臺海軍司令唐華第二天就未再出現在公開場合。
據島內報道,唐華曾在內部會議上提醒賴清德,要對大陸保持克制,避免不必要的軍事挑釁,但這番提醒似乎觸碰了賴清德的“紅線”。
要知道唐華是賴清德去年親自提拔的高層,如果連“自己人”都無法幸免,說明內部清洗已悄然展開。
臺軍近年士氣低迷,金門守軍將領近日也被外媒爆料,聲稱一旦兩岸爆發沖突將躲入山中,避免傷亡,甚至可能直接起義。
面對島內困境,賴清德將目光轉向島外,準備在8月離臺訪問巴拉圭、伯利茲和危地馬拉。
這三國是臺當局目前在中南美地區僅存的“邦交國”,其中,巴拉圭是過去賴清德曾親赴祝賀總統就職的國家,此次傳出他將再次前往,實則為“過境美國”尋找借口。
據臺媒透露,賴清德此行準備大禮包,包括擴大半導體對美投資,采購美國民航客機,目的很明確,用真金白銀換取“過境”待遇,甚至爭取安排高層會面。
但就在賴清德放風之際,大陸劃下了紅線,賴清德“躥美”計劃恐要破產。
賴清德恐去不了美國
7月16日,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記者會上直言不諱,連續三次表達“堅決反對”:
堅決反對美臺任何形式官方往來,堅決反對賴清德以任何名義、任何理由“過境”美國,堅決反對美方縱容支持“臺獨”。
大陸的態度不僅是對賴清德的警告,更是對美方的提醒,中美正處談判時期,如果美方執意配合賴清德,勢必影響后續中美高層會晤。
不少分析認為,若賴清德“出島”成行,大陸可以趁機實施區域封控,讓其有去無回,這將是對“臺獨”分子最直接的震懾。
但即便大陸不采取任何行動,賴清德也難以踏上美國的土地,《南華早報》引述內部人士稱,特朗普可能叫停賴清德“過境”計劃,理由有二。
其一是中美貿易談判初見成效,美方不愿因臺灣問題激怒中方,其二是特朗普本人正謀求訪華,如果因“臺灣牌”影響行程,將得不償失。
這一判斷也得到一些美媒的佐證,美國國務院雖表示“過境屬既有政策”,但至今未有具體安排公布,說明美方仍在觀望。
大陸方面早已表明態度,你怎么選,我們怎么應。
不主動、不退讓、不妥協,是大陸當前對臺政策的真實寫照,無論美方怎么布局,賴清德怎么炒作,大陸始終以實力說話。
另外在民調崩盤之際,賴清德全力推動的“大罷免”行動也遭遇滑鐵盧,7月中旬,民進黨力推的陳玉玲罷免案投票失敗。
雖然同意票超過不同意票,但因投票率過低,未達法定門檻,罷免宣告無效。
由此來看,島內民眾對政治斗爭已產生疲憊,加上對賴清德本人的不信任,導致動員效應大打折扣。
不僅如此,民進黨內部也現裂痕,有分析稱賴清德可能會“祭旗”秘書長林右昌,轉移輿論壓力從而為自己脫身。
7月16日,國臺辦宣布取消“臺獨”頑固分子沈伯洋父親名下公司在大陸的注冊,這表明大陸不再僅僅進行政治申明,而是直接對“臺獨”勢力的經濟來源實施精準打擊。
在軍事層面,大陸也在同步加強實控力,7月以來,東沙、金門、馬祖等地區頻頻出現大陸海警船,最近距離僅20海里,這種頻率和距離都顯示出大陸對臺周邊海域的掌控正逐步升級。
結語
從民意下滑到軍方異動,從罷免失敗到被內部清洗,從外訪“買路”到大陸劃線,賴清德此刻已陷入內外交困之局。
總結來看,賴清德此番“出島”,并非簡單訪問,而是一次政治豪賭。
但無論賴清德怎么選,結果只有一種可能,輸的體無完膚,兩岸統一的歷史潮流,不會因為任何人而發生改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