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日企員工因為間諜罪,被判三年六個月,結果日媒酸溜溜的說:“因為員工被扣風險,日企對中國業務變得更謹慎”——網友笑噴:心里沒鬼怕什么?
日媒又開始“操心”了。7月17日,有報道稱,因安斯泰來制藥一名日本籍男性員工在中國被判處實刑,加上過去10多年至少17名日本人被扣留,日本企業對赴華投資越來越謹慎——避免非必要出差、收緊業務擴張,甚至日本外務省還特意修改了《安全指南》,列了一堆“注意事項”。
但這波操作在中國網友眼里,多少有點“賊喊捉賊”的意思:“合法做生意怕什么?心里有鬼才會慌吧?”
日企的“謹慎”:從避免出差到收縮業務
這事兒的導火索,是安斯泰來制藥的案例。2023年3月,該公司一名日本籍員工被中國有關部門扣留,后來被判處實刑。
據說是日本安斯泰來制藥公司60多歲日籍男性高管,兼任中國日本商會理事,利用職務便利,通過加密郵件向日本情報機構輸送中國生物醫藥領域的創新藥研發數據、臨床試驗方案等機密,涉案金額超2億元。2023年3月準備返日前被拘留,2024年8月被起訴。然后2025年7月16日,北京第二中級法院以間諜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
這之后,日本企業圈就炸了鍋。
據日媒報道,不少日企開始“自保”:豐田、本田等車企減少日本總部員工赴華次數,改由在華本地員工對接;某電子零部件企業甚至暫停了在蘇州的新工廠計劃,理由是“擔心管理層被查”;日本外務省更在《安全指南》里加了條:“赴華前需確認合規細節,避免涉及敏感領域”。
當然,以上這些都是日媒的一面之詞,很可能單純就是為了夸大其詞、煽動情緒。
據日媒統計,過去10多年至少17名日本人在中國被扣留,涉及行業從醫藥、電子到汽車。但有意思的是,這些案例中,公開信息顯示多數與商業賄賂、竊取商業機密、違反行業監管(如醫藥領域數據造假)有關——說白了,都不是“無辜被抓”。
“被查”的都是誰?——中國執法只盯違法者
中國網友看得明白:“不是針對日本人,是針對違法者。”
就拿安斯泰來制藥來說,其業務涉及醫藥領域,而中國近年來對醫藥行業商業賄賂、數據造假的打擊力度空前——不管你是外資還是本土企業,違法必查。2023年,不止這家日企,多家跨國藥企(包括歐美企業)的員工因商業賄賂被查,這不是“針對某國”,而是行業整頓的常規操作。
再看那17名被扣留的日本人,公開案例里,有涉嫌竊取新能源技術機密的,有在華非法開展未經備案的市場調研的,還有因關聯企業偷稅漏稅被牽連的。中國法律明確:“外國人在中國境內違反法律,同樣要承擔責任。” 這不是“風險”,是任何國家都有的基本規則。
反過來說,合法經營的日企活得好好的。比如優衣庫、無印良品,在華門店越開越多;資生堂2024年在華營收增長18%,還在上海建了研發中心。這些企業的員工頻繁往來中日,從沒聽說“怕被查”——因為他們合規經營,心里沒鬼。
日媒的“雙標”:自己違法怪環境?
日媒的報道,透著一股“只說結果不說原因”的片面。
他們不提被查員工具體犯了什么法,只強調“被扣留”;不說中國對所有企業一視同仁(去年查處的違法外資企業里,歐美企業占比更高),只渲染“針對日本人”;更回避一個核心問題:如果企業和員工都合規經營,怎么會被查?
就像網友吐槽的:“在日本,違法犯罪也會被抓吧?怎么到了中國,就成了‘環境風險’?這不是雙標是什么?”
更諷刺的是,日本自己對外國企業的監管一點不松。2024年,一家中國光伏企業因“涉嫌違反日本反壟斷法”,3名高管被日本警方帶走調查,日媒當時怎么不說“外資企業怕被查”?
中國的規矩很簡單:合法受保護,違法必被查
其實,中國的營商環境邏輯一直很清晰:
對合法經營的企業,不管是外資還是本土,提供便利和保護。2024年,中國新增外資企業登記數量同比增長23%,特斯拉、寶馬等企業還在加大在華投資——如果真像日媒說的“風險高”,這些企業傻嗎?
對違法者,不管你是哪國國籍、哪國企業,法律面前一視同仁。商業賄賂、竊取機密、違反監管,放在哪個國家都是紅線,踩了就得受罰。
日本企業與其糾結“員工會不會被查”,不如花點心思抓合規——搞清楚中國的行業法規,別碰商業賄賂的紅線,別偷技術機密,別搞數據造假。做到這些,別說在華經營,就算天天住中國,也沒人找你麻煩。
結語:怕不怕,看自己干沒干壞事
日企對中國業務的“謹慎”,本質上不是怕中國環境,而是怕自己的不合規操作被揪出來。
中國從來不是“風險之地”,但絕對是“違法者的雷區”。這一點,對誰都一樣。
與其日媒在這里瞎制造焦慮,日本企業不如學學那些在華賺得盆滿缽滿的同行——把心思放在合規經營上,少動歪腦筋。畢竟,心里沒鬼,走到哪兒都不怕;心里有鬼,在哪兒都坐立難安。
(據日經中文網、日本共同社、美聯社等公開報道綜合整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