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是應了那句話,懷中美人誦經卷,既負如來又負卿!
圖片取材于網絡
在泰國,從王室成員到街頭小販,見到身披袈裟的僧人無不雙手合十,恭敬地喊一聲“薩瓦迪卡”。然而就在今年夏天,一名女性用8萬張照片與5600段視頻揭開了多位泰國高僧的虛偽面具,讓整個泰國佛教界陷入軒然大波。
這位泰國女子到底有何能耐,竟能讓至少15位僧人臣服于她的魅力之下,甚至甘愿為她傾盡數百萬財富?然而當媒體曝光她的照片后,人們卻紛紛驚呼:這是同一個人嗎?
圖片取材于網絡
一、泰國女子誘騙高僧
今年6月下旬,曼谷三寶寺的高僧昭坤住持突然在深夜收拾行李,背著所有弟子逃往老撾。更令人震驚的是,他臨走前還脫下了穿了幾十年的袈裟,留下一封語焉不詳的還俗聲明。
圖片取材于網絡
消息一出,泰國信眾嘩然。要知道,三寶寺是曼谷首屈一指的古老寺廟,好好的高僧為何要逃離?有人猜測他卷款潛逃,也有人說他犯了戒律。直到警方發布通報,人們才得知事情比想象中更加不堪。
原來昭坤長期與一名叫“高爾夫”的女施主保持不正當關系,對方甚至為他生下孩子。她以親密照片和孩子為要挾,不斷索要錢財,使昭坤在經濟和心理雙重壓力下痛苦不堪,最終選擇離開。
圖片取材于網絡
這并非空穴來風,警方已掌握相關證據,并且由于高爾夫一張口就是幾十萬、幾百萬泰銖,遠遠超出昭坤的經濟能力,警方懷疑他動用了寺廟資金。目前財務記錄已被調取,相關部門正聯合調查。若寺廟資金被證實挪用,兩人將面臨侵占宗教資產等指控。
一位本應清心寡欲的僧人竟做出如此行徑,實在令人震驚。然而更令人咋舌的事情還在后頭。
圖片取材于網絡
據泰國媒體報道,此前警方突襲高爾夫位于暖武里府的出租屋,發現了10多件僧袍和5部手機。當查看手機內容時,眾人無不瞠目結舌。
手機中保存了80000多張照片和約5600段視頻,按兩年時間計算,平均每天要拍攝100多張照片、7段視頻,比專業狗仔還賣力。而視頻中的主角,從寺廟住持到佛教協會理事,個個都是泰國佛教界的重要人物。
圖片取材于網絡
隨著報道的深入,有媒體曝光了“高爾夫女士”的真實照片。一張是她與僧人約會時的樣子,另一張則是被警方找到后的模樣。兩張圖片的巨大反差令人們不禁驚呼:這是同一個人?
圖片取材于網絡
與僧人約會時的她妝容精致,打扮得體,渾身散發著溫婉可人的氣質。而被警方找到的她,盡管戴著口罩,卻也能看出滿臉滄桑,與菜市場大媽無異。
這個泰國女人究竟有何魅力,能讓這么多高僧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圖片取材于網絡
二、簡單的手段,復雜的人性
高爾夫堪稱“佛門獵手”中的佼佼者,她的手段說復雜也復雜,說簡單也簡單:在社交媒體上扮演虔誠的女信徒,專門私信那些佩戴金邊僧袍——泰國高僧標志的賬號。
泰國的寺廟從來不是清貧之地,光是曼谷的大寺廟,每年收到的香火錢、信徒捐贈的土地房產,加起來就是天文數字。這也是高爾夫選擇僧人的原因之一。
圖片取材于網絡
她今天稱贊師父講經“字字珠璣”,明天又說自己“被佛法感動得徹夜難眠”,偶爾還會拎著燕窩、人參去寺廟“供養”。一來二去,便與高僧們熟絡起來。
等關系拉近后,高爾夫便開始“加深感情”。泰國僧人戒律明令禁止近女色,可這些平日里道貌岸然的高僧們,面對送上門的溫柔,大多難以招架。
圖片取材于網絡
更令人震驚的是,高爾夫每次與高僧發生關系時,都會偷偷錄像拍照。如果不是警方調查,恐怕連她自己都不知道,5部手機里竟存有超過80000張照片、5600多段視頻。
隨著這些影像資料被曝光,越來越多的高僧被牽扯其中。目前已確認有15名高級僧侶與高爾夫有“秘密關系”,其中8人被查實違反戒律,5人已經還俗。另有消息稱,她與部分高僧育有孩子,只是孩子登記在親戚名下。
圖片取材于網絡
警方統計,高爾夫通過勒索或誘導轉賬,從這些高僧手中總共獲取了570多萬泰銖(約合126萬人民幣)。有人直接挪用佛寺資金,有人則送她豪車豪宅。
高爾夫的花錢方式也相當“接地氣”:一半用于賭博,另一半則購買名牌包和跑車。因沉迷賭博,她虧損了幾百萬,不得不變賣三處房產和一輛豪車來償還債務。
圖片取材于網絡
有僧人后來懺悔稱,最初是被她的“虔誠”打動,但發現不對勁后想抽身,卻被她用照片威脅,只能一次次掏錢“消災”。
“佛渡有媛人”事件在泰國引發巨大關注,令人意外的是,公眾對高爾夫的評價卻褒貶不一,這是為何?
圖片取材于網絡
三、眾說紛紜,真正的受害者
事件曝光后,泰國網友議論紛紛。有人痛罵“高爾夫”是“蛇蝎女人”,說她設局毀了高僧的修行;也有人稱她為“反腐英雄”,認為她揭開了僧界的虛偽面具。
但不管輿論如何,一個事實擺在眼前:15位高僧中,8人破戒,5人還俗,這不是偶然,而是一場長期存在的“集體翻車”。
圖片取材于網絡
那些為高僧辯護的人,大概忽略了一個基本道理:穿袈裟的不是神,是人。是人就有欲望,而修行的意義,正是學會控制欲望。如果連最基本的戒律都無法遵守,還配稱為“高僧”嗎?
其實這場鬧劇里,最受傷的不是那些還俗的高僧,也不是被輿論批評的“高爾夫”,而是那些真正虔誠的信眾。
圖片取材于網絡
他們中,有人一生節衣縮食,只為給寺廟捐一塊磚;有人每天天未亮就去寺廟供齋,堅信“善有善報”;有人把孩子送到寺廟修行,希望他們成為“有德行的人”。
可到頭來,他們所崇敬的“高僧”,竟在鏡頭前與女子調情,他們捐出的錢財竟成了“分手費”。這份信仰被辜負的痛苦,遠比金錢損失更讓人難以承受。
圖片取材于網絡
當人們爭論“高爾夫”是善是惡時,是否有人想過:如果寺廟資金監管更嚴一些,如果高僧戒律執行更堅決一些,如果信眾崇拜少些盲目,這場鬧劇還能上演嗎?
筆者認為
這場鬧劇最大的意義,不是揭露了幾個偽高僧,而是給所有人敲響了警鐘:信仰從來不是靠外在形象塑造的,而是靠言行舉止修煉出來的。
圖片取材于網絡
當人們不再將希望寄托在“完美的高僧”身上,而是學會自己守住本心,或許才算真正理解了“修行”的含義。畢竟,佛在心中,不在廟里;戒律在行動中,不在嘴上。
參考資料:閩南網:2025年7月14日《泰國一女子誘騙15名高僧,發生關系后,拍下照片和視頻勒索!警方已查獲8萬張照片及5600段視頻》齊魯壹點:2025年7月15日《女子與高僧發生關系后拍5600段視頻 泰高僧或挪用寺廟資金給女子買房車》大象新聞:2025年7月16日《泰國一女子與15名高僧發生關系,事后拍照勒索上百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