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2025 年 “中國作家第一村” 文學創作“揭榜掛帥”項目發布會在東莞樟木頭鎮舉行。東莞面向全球各地的文學創作者發榜邀約,歡迎全國知名作家、評論家及優秀青年作家積極參與,聚焦大灣區人文歷史、改革開放前沿的生動實踐,創作推出反映時代精神的文學佳作,促進文學賦能城市發展,助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文學創作高地,為新大眾文藝的繁榮發展添磚加瓦。
樟木頭“中國作家第一村”。
據悉,“揭榜掛帥”項目以“潮涌大灣區”為創作主題,重點聚焦廣東尤其是東莞本土敘事、大灣區時代精神、中國故事,鼓勵作家深入挖掘大灣區發展故事,圍繞“科技創新”“制造美學”“人文灣區”“尋找2億分之一”等題材創作,增強文學對灣區文化的塑造力。同時,設立“新大眾文藝”“中國作家第一村”兩個理論評論課題,深化灣區文化現象研究。項目計劃產生中榜作品不少于10 部,其中4部為重點項目作品,每部稿酬20萬至50萬(含稅);其余為一般項目作品,每部稿酬5萬至20萬(含稅)。
近年來,東莞不僅以“制造業名城”聞名,更悄然孕育出一批來自工廠流水線、社區市井、服務行業的素人寫作者,他們以質樸筆觸記錄時代變遷與生活百態。今年以來,以“素人寫作”為代表的東莞文學現象成為新大眾文藝的實踐樣本,引起了全國廣泛關注,東莞文學現象成為繼寧夏西海固、湖南益陽清溪村之外,中國新時代又一文學現象。
“中國作家第一村” 文學創作“揭榜掛帥”項目發布會現場。
改革開放以來,大量來自全國各地的務工者聚集在東莞,植根于這座城市廣闊的創作土壤,創作了大量的打工題材文學作品,涌現了王十月、鄭小瓊、柳冬嫵、塞壬、丁燕、莫華杰等知名打工文學作家,榮獲全國魯迅文學獎、莊重文文學獎、人民文學獎、百花文學獎等重要獎項,東莞成為打工文學的重要策源地。
2006年,東莞文學藝術院在全國地級市中率先面向全國作家開展簽約創作,包括王松、王新軍、劉芬、王一丁等在內的19位杰出作家簽約 18個項目,引發文壇關注,眾多作家慕名前來采風。作家們因樟木頭鎮環境宜居、交通便利而定居,自此形成一個文學駐創群落。2010年,在東莞市委宣傳部、市文聯支持下,樟木頭鎮創建 “中國作家第一村”文化品牌,此后眾多作家入駐,共同在這片文學的沃土上耕耘。
“中國作家第一村”根植這片文學沃土,在省市鎮三級培育下成長壯大。2023年以來,在省委宣傳部、省作協以及市、鎮的共同推動下,“作家村”在樟木頭官倉社區落地實體村落,升級為2.0版。現有97位作家入駐,其中國家級作家、評論家65人,歷任中國作協全國委員會委員9人,成為文化產業與鄉村振興雙向賦能的文化綜合體,是全省乃至全國鮮亮的文化標識。
采寫:南都記者 黃嘉豐 通訊員 莞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