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巴城
純文學圈子的水實在是太深了,這樣的感慨,我在好幾年前的時候就有了。最近的鑒抄事件爆發以來,這樣的感覺越來越強烈和明顯。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文學圈存在的問題已經不是一天兩天,而是很久很久了,只是大家都在默默地觀望。
問題放久了,就成了一個遲早都要破的膿皰瘡。今年,純文學圈的這個膿皰瘡終于被一個圈外人給挑破,并真實地呈現在大眾的面前。
嗯,挑破這個膿皰瘡的人就是小紅書的網友“抒情的森林”,關心鑒抄事件的人都比較了解他,這里就不再詳細地介紹。
在這次的鑒抄事件中,被爆出來的基本上都是國內頂級的文學期刊,比如《人民文學》《收獲》《花城》《青年文學》,還有最近兩天被爆出來的《十月》文學雜志,其中涉嫌抄襲的重災區非《收獲》《花城》莫屬。而那些被爆出來的青年作家們,相信我不點名,大家都知道是哪些人了,其中有一位女作家已經很有希望拿下魯獎,現在大概率黃了。
這些青年作家們缺乏足夠的燃料,成了飛不上云層的衛星,都墜落了,都摔得很慘。
有一句話說得很好:你拿走這些文字,你就要承擔這些痛苦。
現在,大家都在關心又有哪位作家被爆出涉嫌抄襲了,又有哪家文學期刊又出啥事了。但似乎都忽略了在鑒抄事件中,有一股暗流正在洶涌。
這一股暗流似乎在告訴我們,純文學圈的水實在是太深了,也更加的渾濁了。
純文學圈,已經離“純”字越來越遠。
下面,我來盤點吧。相信大家看了一定會有更震驚的感覺。
1、某國家級文學期刊副主編在事發之后,找到鑒抄博主抒情的森林,要求刪帖,其理由是“作者那么長的稿子都寫完了,這些(涉嫌抄襲的)片段應該不是主管故意的”,這位副主編的話和態度,令人感到驚訝,都不知道TA是怎樣當上一家國家級文學期刊的副主編的。
一般來說,當文學雜志發現看法出來的作品涉嫌抄襲的時候,一定會先找作者了解情況,然后是向爆料的博主說明情況,而不是狡辯。
2、6月26日,我寫了一篇關于某刊某作者的涉抄事件的文章。文章發出來后,轉發的朋友非常的多,還有不少的讀者把這篇文章轉發到一些文學群。
第二天中午,就有好幾位文友告訴我,某某省作家協會已經嚴厲警告了轉發這篇文章的會員。出于保護他人的目的,我不會公開私信內容(誰都不會給)。
聽到這個消息后,我有點懵逼。按理來說,作家協會只是一個協會而已,不具備某些方面的行政權力。我的那一篇文章說的眾所周知的事情,又不是憑空捏造,也沒有違法違規,并且跟禁止轉發的那個作家協會沒有半毛錢的關系,怎么就惹到他們了?
在這里,我也不想對這個省的作家協會說什么難聽的話。我只是感到納悶,一個協會,到底是誰給了他們那么大的權力,可以嚴厲警告那些轉發文學評論的會員。如果有明確的相關規定,可不可以公開出來讓大家學習一下?
3、7月1日,廣東省知名媒體《羊城晚報》發布了一篇文章,標題是:“一個人的打假”:沉默正在損害文學的尊嚴。
從標題就可以看出來這一家媒體的態度是非常鮮明的,與其他態度曖昧的媒體報道截然不同。在內容中,著重強調了“在一條條質疑沉默的評論下,沉默正在損害文學的尊嚴”。
該報記者采訪了一位知名的文學期刊負責人,其表示“不愿意輕易蹚這個渾水”,針對網友質疑的“為何期刊編輯沒有發現問題”,這位負責人的回答是:小說浩如煙海,要編輯發現這種摘抄句子是不切實際的。
這個回答挺有意思,一方面是自認為涉及抄襲的事件是“渾水”,TA自己都認為不干凈了。另一方面還是在為出事的文學期刊開脫,也是輕描淡寫地認為不是什么大事。
神奇的是這個報道出來沒幾個小時,竟然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在這一次鑒抄事件中,所有的媒體報道文章到現在都好好的,就《羊城晚報》這個報道莫名其妙地不見了。
能讓一家大報刪除相關文章的,肯定不是一般的人。也不知道這一篇報道到底觸痛了哪些人的肋骨神經?
值得一說的是,有三家文學期刊的相關人員表現出來的態度都不是很正常,上面提到的有要求博主刪帖的副主編,還有這個輕描淡寫的文學期刊負責人。另外一個是某大刊的編輯部主任,她先是在小紅書為涉嫌抄襲的作家辯解,被網友們懟得連賬號都不要了。
后來,她在新賬號備注了一句“凡是對我有仇恨的人,都不要給我投稿”(大意)。她也許是把這一家老牌的文學大刊當成自己的自留地了,一個編輯部主任能說出這樣的話,太不像是一個“編輯部主任”了。
鑒抄事件從發生到現在,爆出來的作家和文學期刊越來越多,越來越令人感到震驚。更令人感到震驚的是相關文學期刊和文學界的沉默,還有相關作家的態度(要么裝死,要么表演死,要么滾地撒潑)。
網友們的質疑聲浪也越來越大。
這只是我們看到的表面。背地里還有要求刪帖的國家級文學期刊的副主編,有省作協嚴厲警告轉發批評文章的會員,有莫名其妙消失的新聞,還有明里暗里袒護涉嫌抄襲行為的文學期刊編輯......
這些不正常的行為匯集在一起,仿佛是一條洶涌的暗流,正在污染原本純凈的文學生態,也越來越讓關心純文學的人感到失望。
因為大家都看到,純文學圈的水實在是太深了,也越來越不純凈。
任何事都是有因有果,種下什么因便會結什么果。文學期刊和文學界的沉默、態度,將會帶來更嚴重的后果:
1、越來越多的讀者再也不信相信和支持純文學期刊了,不管什么輝來帶貨,都帶不起來。因為今年被曝光出來的都是那些頂級文學期刊的常客。頂級刊物都這樣了(包括他們的態度和行為),還能有什么指望嗎?
2、越來越多的讀者將會對走紅的青年作家祛魅,甚至不再相信國內當下的純文學,他們可能會傾向于讀國外的文學作品。與其讀注了水的文學作品,還不如直接讀原著。
中國的純文學,已經到了需要刮骨療毒的時候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