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夏夜的氣溫仍徘徊在35℃以上時,通川區塔陀濕地公園龍爪塔下的一處防空洞內,卻透著天然的清涼。“水簾洞老火鍋” 里,火鍋沸騰的熱氣與洞壁的涼意交織,食客的歡呼聲與川劇變臉的音樂聲此起彼伏,一場“納涼 + 消費”的夏夜狂歡正在上演。
水簾洞老火鍋
傍晚七點,烈日還未下山,洞內的餐桌已陸續坐滿客人。石壁上凝結的細小水珠、復古的拱頂結構,無不彰顯著防空洞的獨特氣質。和家人一同來此就餐的彭洪芬感慨:“當年這防空洞是我們修的,沒想到現在還能坐在這里頭吃火鍋、歇涼,憶苦思甜,太幸福了!”
顧客邊吃火鍋邊看表演
防空洞火鍋店的工作人員張軍介紹道,這里從早到晚都向市民免費開放,市民朋友可隨時進來休閑納涼。“我們專門設置了休息區,配備了充足的座位,并為市民提供免費茶水。” 張軍表示,防空洞的恒溫環境優勢明顯,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許多人“從偶然來歇涼”變成“定期來消暑”,甚至有人把這里當成日常避暑的打卡地,隔三岔五就來享受這份天然清涼。
現場歌手表演
除了清涼,特色表演更讓這里的夜生活錦上添花。悠揚的旋律在防空洞內流淌,川劇變臉演員的精彩演繹則讓全場掌聲不斷,一張張臉譜瞬息萬變,令人驚嘆。在洞內,顧客們舉著飲料碰杯歡笑、自在交談。防空洞的“涼資源”正實實在在轉化為夜經濟的“熱動力”。“這樣的消費場景很新穎、吸引人,有特色、有活力,為我們年輕人帶來了新的消費樂趣與文化享受。”顧客胡衷豪笑著感嘆。
現場變臉表演
“體感溫度很低,但心里卻很暖,方便了我們老百姓。”市民牟艷的感受道出了許多人的心聲。
如今,這座由防空洞改造的火鍋店,不僅成為市民夏夜納涼的好去處,更成為通川區激活夜經濟的一個生動范例 —— 通過盤活特色空間、豐富消費場景,讓“納涼需求”與“夜間消費”深度融合,讓通川夏夜的煙火氣里多了份獨特的愜意與活力。
稿件原創,轉發請注明出處
融媒體中心記者:劉恒玥
編輯:劉婧祺
編審:鄭 濤
總編:僧希林
點個在看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