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凡
最初了解臺灣美食是通過蔡瀾先生,看他的美食文章,文字里裹著活色生香,字里行間都透出香氣。合上書,又感覺并非只是寫吃喝,幽默的文字傳遞出的是對傳統文化的熱愛、生活哲學的啟迪,充滿人生的智慧。當我拿到臺灣“食神”焦桐的《臺灣小吃全書》,我更樂意把它當作一本像字典一般作用的臺灣美食標準寶典,這本書將臺灣美食按照飯之屬、面之屬、水族之屬、肉之屬等十三個分類排列,特別容易查找,書中還列有店之屬,去寶島臺灣,可以按圖索驥,一探究竟。
我們與臺灣美食距離最近的是臺灣的貢丸,普通超市均有售,用其燒湯或放入火鍋中添味,簡單美味,方便宜行。吃客還為貢丸的品質用一個特有的詞匯“Q彈”來形容。焦桐說:好貢丸以臺灣黑毛豬的后腿肉制作,貢丸是一種捶打出來的美味,認真捶打,會析出類似乳化劑的鹽溶性蛋白質,完全不用塑化劑、粘著劑等添加物。而它充滿彈性的性格,像飽嘗生命淬煉后蘊藏的能量,千錘百煉后倔強的奮起。
美食常常以樸素的特性給我們啟示:普通的我們,就得扛得住歷次的磨難,跨過數次的坎坷,人生看重的,不僅是飛的高,走的遠,更是落入谷底,再彈起的速度和高度。
在上海浦東臺灣美食不少,好像各家都少不了“三杯雞”,所謂三杯,是指在烹飪時放入醬油、麻油、米酒各一杯,共計三杯。點一份熱氣騰騰的上桌,濃香四溢,紅椒和九層塔調色,濃烈且富有特色,大塊姜片切得薄薄的和著大朵蒜頭拌在雞塊中,更是出鮮又出味,令人迫不及待的下筷。
“三杯雞”原本為江西菜肴,與江西名人文天祥有關。傳說在文天祥就義前一夜,一位老婦帶著雞和米酒來探監,值班獄卒敬仰文天祥,看到天寒地凍,就用瓦罐將雞塊與米酒燉熟,送到文天祥面前,當作最后一餐。后該獄卒回鄉,每逢文天祥的忌日,就用酒釀、醬油、豬油三杯佐料烹飪雞塊,以祭奠英雄,慢慢地成為江西三杯雞的固定做法。
飲食文化潤物細無聲,三杯雞里,含著民心,藏著大義。后傳入臺灣,演變成適合本土的做法。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舍生取義,青史留名。
在臺灣味道里頂頂常見的主食是鹵肉飯和擔仔面,都是以鹵制肉丁做澆頭,常用肩胛肉、五花肉、腮幫肉切丁鹵制。我們還見過一種名為“骨肉相連”的以豬腳鹵汁替代五花肉的鹵汁,膠質充盈,皮肉透亮,脂香撲鼻,鹵汁濃稠,油光光,香噴噴,直接淋在白米飯上,白米飯晶瑩剔透,顆顆透亮分明,肉的濃香和米飯的清甜香氣混合在一起,直沖鼻孔進入腦門,催促你快吃,快吃,大口吃!酣暢淋漓的大口吃完,內心涌出一絲絲的愧疚,如果配著蘿卜湯或小白菜,也許能平衡一點內心的不安感。而擔仔面的“擔仔”是閩南語,挑扁擔沿街叫賣的意思。在上海想吃正宗的“擔仔面”可去上海外灘浦華大酒店里的“臺南擔仔面海鮮樓”,據說大廚的手藝基本能夠還原出正宗臺南味道。這里的擔仔面比較精致,小碗上桌,湯汁濃厚,但很清亮,用鹵制好的肉末做澆頭,面上會放一只大蝦,配上綠葉菜。很像江南人做生日面的樣子。
米面主食中的肉末鹵汁是否好吃,關鍵在熬,在于對時間和火候的把握!熬在食物中是時間的積淀和火候的萃取。其實“熬”又何嘗不是人生最常見的滋味?熬過去方能體會到世間百味,生活的本真和從容,熬過去后會為在熬中苦修的自己感到欣慰。“輕舟已過萬重山”,“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在臺灣風味店里的小吃大多用各式海鮮和面粉相融合,輔以種類繁多的蘸醬。比如蚵仔煎:用面粉包裹著鮮蚵油煎而成,所謂鮮蚵,在咱們這里叫牡蠣,它在我國沿海一帶,廣泛分布,富含蛋白質,煎炸煮任意,做好的蚵仔煎外圍處的薄餅就像是只剩下了莖干的葉子,薄薄脆脆的,面餅上涂的醬品,據說每家味道各異,絕對是神來之筆,一醬定乾坤。再如蝦卷:用小蝦仁裹面油炸,包蔬菜片蘸芥末醬,口味比較獨特,層次感豐富。這些小吃大抵都屬于就地取材,資源豐富,也正由于是尋常之物才能走進千家萬戶。
從臺灣回大陸的人,很喜歡把太陽餅當作伴手禮。太陽餅有各種味道,我比較喜歡原味太陽餅,由面粉、麥芽、奶油、烤酥油制作,一只太陽餅大約有50g,有點像蘇式月餅的樣子。太陽餅可以作為下午茶的點心,它的餅皮很酥粉,餅芯奶香味,甜甜的,配上綠茶,茶香繚繞,味覺和嗅覺相融合,就是當下最好的享受。太陽餅配以咖啡,便又換了一份心境,喝口濃烈的咖啡,裹住了滿腹的心思,咬一口香甜的太陽餅,酥酥甜甜的,涌出一絲滿足,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能有一二的幸運和幸福,不應該暗自竊喜嗎?
《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總導演說:“食物是人類認識世界最復雜也是最有趣的通道”。此話不假,帶著地域特色的美味流轉和融合,相互間總有著絲絲聯系,品嘗臺灣美食,美味往往從舌尖流淌到心間……
作者簡介
王凡,長期從事財務管理和經濟監督工作,正高級會計師、注冊會計師。近年來為身邊文化氛圍所熏陶和感染。生發出對藝術的向往和追求,學習中國傳統水墨,陶冶情操。
關于江南文化播報
江南文化播報是一個關注江南,講述江南,播報江南的公眾號,文章部分來自江南文化研究會主辦的《江南文化》雜志。歡迎廣大作者惠賜大作,以文會友,歡迎關注傳播。投稿信箱:jiangnanwenhua001@163.com
點擊公眾號名片關注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