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張萬軍,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博士,內蒙古科技大學法學教授,內蒙古鋼苑律師事務所律師。
入庫編號:2025-18-1-177-001
楊某武故意殺人案—“發現漏罪”的認定標準和并罰規則
關鍵詞 刑事 故意殺人罪 刑罰執行完畢 發現漏罪 偵查立案 數罪并罰 先并后減
基本案情
2004年12月12日晚8時許,被告人楊某武前往被害人朱某位于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的出租房包夜嫖宿。次日凌晨,楊某武再次要求發生性關系遭到拒絕,遂持屋內菜刀割劃朱某頸部,后又采用雙手扼壓頸部的方式將朱某殺害。經鑒定,朱某系因頸部遭受他人扼壓致機械性窒息死亡,且其右環指指甲內有少量類似皮膚的組織,疑似犯罪嫌疑人所留。同年12月13日,公安機關決定對上述故意殺人案立案偵查,但未能將犯罪嫌疑人鎖定為楊某武。
另查明,被告人楊某武作案后潛逃至廣東、廣西等地。因犯強奸罪(未遂),于2022年3月16日被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西鄉塘區人民法院以(2022)桂0107刑初195號刑事判決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五個月。2022年 4月12日,公安機關通過DNA比對,被害人朱某指甲內皮膚組織與楊某武基因型一致,確定楊某武有重大作案嫌疑。2023年3月30日,公安機關在楊某武刑滿釋放的當日將其抓獲。楊某武歸案后如實供述了上述故意殺人的犯罪事實。
江蘇省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23年12月29日作出(2023)蘇05刑初68號刑事判決:被告人楊某武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與前判強奸罪數罪并罰,決定執行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決定對被告人楊某武限制減刑。宣判后,沒有上訴、抗訴。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于2025年4月24日作出(2024)蘇刑核29166877號刑事裁定,核準上述對被告人楊某武的刑事判決。
裁判理由
本案的爭議焦點為:對被告人楊某武所犯故意殺人罪與前判強奸罪應否實行數罪并罰。
其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條規定的“發現”漏罪,應當以偵查機關對犯罪事實立案偵查,并將正在服刑的犯罪分子明確為犯罪嫌疑人為標準。刑法第七十條規定:“判決宣告以后,刑罰執行完畢以前,發現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對新發現的罪作出判決,把前后兩個判決所判處的刑罰,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已經執行的刑期,應當計算在新判決決定的刑期以內。”據此,適用刑法第七十條進行數罪并罰的前提條件是在判決宣告以后,刑罰執行完畢以前“發現”漏罪,故解決本案爭議問題關鍵在于厘清“發現”漏罪的認定標準。具體可以從以下三點加以把握:(1)發現的主體。漏罪被國家司法機關發現才具有法律上的意義,而立案是刑事訴訟程序的起點,因此,刑法第七十條規定的 “發現”,應以偵查機關立案作為標準(自訴案件可以為人民法院)。
(2)發現的內容。發現的內容應當既包括犯罪事實,又包括犯罪嫌疑人,二者應同時具備、缺一不可。一般情況下,公安機關進行刑事立案時,已初步掌握了犯罪嫌疑人及犯罪事實,此時則可以認定為發現漏罪。但有的案件立案時只發現犯罪事實,而缺少明確的犯罪嫌疑人,則不能以立案時間作為發現的時間節點。在這種情況下,應當以公安機關通過偵查等方式明確犯罪嫌疑人的時間為發現時間。概言之,應將“對人對事”進行偵查立案作為“發現”漏罪的認定標準。(3)發現的時間。發現的時間必須是在前罪“判決宣告以后,刑罰執行完畢以前”,在此期間發現漏罪的應當適用數罪并罰。若是在判決宣告之前發現的,則可直接根據刑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數罪并罰;若是刑罰執行完畢之后發現漏罪的,則對漏罪進行追訴即可,不再涉及數罪并罰的問題。
本案中,公安機關曾于被害人朱某被殺案發生的次日即2004年12月 13日進行立案偵查,但立案時未能確定犯罪嫌疑人,后于2022年4月12日通過DNA比對確定正在服刑的楊某武為該案犯罪嫌疑人,因此,通過DNA比對鎖定楊某武之日即為漏罪發現之日。公安機關發現楊某武故意殺人的漏罪時,楊某武前判強奸罪的刑罰尚未執行完畢,故本案符合刑法第七十條規定的漏罪并罰的時間條件,應當將楊某武所犯漏罪故意殺人罪與前判強奸罪予以數罪并罰。
其二,在被告人判決宣告以后,刑罰執行完畢以前發現漏罪的,無論采取刑事強制措施、審查起訴、作出漏罪判決時前罪刑罰是否執行完畢,均不影響對漏罪與前判刑罰實行數罪并罰。(1)刑法第七十條規定漏罪并罰的前提條件是在判決宣告以后,刑罰執行完畢以前“發現”漏罪,并未要求在前判刑罰執行完畢前必須對漏罪進行偵查、起訴或者作出判決。(2)從標準的確定性和公平的角度看,如果以對被告人采取刑事強制措施甚至作出判決時前判刑罰已經執行完畢為由,對被告人的漏罪不實行數罪并罰,可能會因刑事訴訟進程推進快慢不同,造成不同案件中被告人實質處遇的不公,實際是將刑事訴訟程序推進過程所帶來的不利后果由犯罪人承擔,有失公平。
本案中,偵查機關發現漏罪后沒有及時對被告人采取換押等措施終止前判刑罰的執行,而是待被告人前判刑罰執行完畢后才對其采取強制措施、開展偵查工作,如果讓被告人楊某武承擔這種非因其過錯導致的漏罪不予并罰的不利后果,則有失公允。
綜上,法院對被告人楊某武所犯漏罪故意殺人罪與前判強奸罪依法實行數罪并罰,并綜合考慮楊某武的犯罪事實、性質、情節和社會危害程度,對其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并限制減刑。
裁判要旨
1.刑法第七十條規定的“發現”漏罪,是指不僅要發現犯罪事實,而且應當確定犯罪嫌疑人。公安機關偵查立案時既發現了犯罪事實,也確定了犯罪嫌疑人的,應當以偵查立案時間作為漏罪的發現時間;偵查立案時只發現了犯罪事實而未能確定犯罪嫌疑人的,則應當以公安機關之后通過偵查等方式確定犯罪嫌疑人的時間作為漏罪的發現時間。
2.根據刑法第七十條的規定,偵查機關在前判宣告以后,前判刑罰執行完畢以前“發現”漏罪,即具備了漏罪并罰的適用條件。因此,只要偵查機關在前判宣告以后,刑罰執行完畢以前發現漏罪,即便因未及時換押而導致在前判刑罰執行完畢以后才就漏罪采取強制措施、提起公訴或者作出判決的,也不影響依法適用漏罪并罰。
關聯索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70條
一審:江蘇省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23)蘇05刑初68號刑事判決
(2023年12月29日)
復核: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2024)蘇刑核29166877號刑事裁定(2025年4月24日)
鋼苑刑事律師團隊是包頭市優秀專業律師團隊,由內蒙古科技大學法學教授張萬軍博士領銜組成,擅長重大、疑難、復雜的刑事案件的辯護與代理,成功辦理一系列重大有影響力的職務犯罪、經濟犯罪及刑民交叉案件。團隊秉持專業、精英、品牌的發展思路,推行刑事辯護的標準化、規范化和精細化,致力于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