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那邊剛出了個2025年版的防衛白皮書,就把中國給列成他們最大的戰略挑戰,這不等于在說中國是他們安全上的頭號麻煩嗎?中方一看這情況,當然坐不住了,直接通過外交渠道向日本表達了強烈不滿,還提了嚴正交涉。說實話,這種事兒不是頭一回了,但這次中方的反應特別激烈,國防部和外交部都出來發聲了,感覺像是在告訴日本,別老拿中國說事兒,得好好反思自己的立場。
白皮書里頭,日本防衛省把中國在臺海和南海的軍事活動描述得特別嚴重,說什么這些行動可能通過灰色地帶的方式改變現狀,對日本的安全構成潛在風險。還提到了中國軍機侵犯日本領空、中國航母進入日本毗連區這些具體事例,語氣里滿是擔憂。結果呢,中方發言人林劍在7月15日的記者會上就直截了當地說,日本這份文件抱持錯誤的對華認知,無理干涉中國內政,還炒作所謂的中國威脅。
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已經向日方提出了嚴正交涉。林劍還強調,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中國國防建設和軍事活動是正當合理的,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防御性國防政策。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蔣斌也跟進回應,說日方為了給自身軍事松綁找借口,炮制虛假敘事,大肆渲染中國威脅,粗暴干涉中國內政,中方強烈不滿、堅決反對,已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
這事兒得從頭說起,日本防衛白皮書是他們每年出的一個報告,分析周邊安全環境,這次2025年版的在7月15日由內閣會議批準,防衛大臣中谷元負責報告。報告里頭,中國被反復提到,說中國加強了在本地區的軍事活動,尤其在臺海周邊和南海,造成可能嚴重影響日本安全的局勢。還擔心中國試圖通過灰色地帶的軍事行動實現國家統一,就是用有限度的軍事力量改變現狀,但沒到武裝攻擊的程度。
日本這邊覺得這會單方面改變現狀,讓他們很不安。報告還指出,中國軍機去年8月首次侵犯日本領空,去年9月中國航母駛入日本毗連區,這些都成了他們舉的例子。整體上,日本把中國定義為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挑戰,說國際社會進入新危機時代,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和中國軍事發展為例,呼吁加強日本防衛力量,包括完善反擊能力的長射程導彈。報告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解釋自衛隊必要性,第二部分描述周邊威脅,第三部分介紹日本防衛舉措。甚至他們還把兒童版白皮書寄到小學,從小教育民眾這些事兒。
中方為什么這么生氣呢?因為中日建交的基礎就是日本承認一個中國原則,承認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那么,日本現在公開表示擔憂臺海現狀被中國單方面改變,這不是在干涉中國內政嗎?中方覺得這可能是在動搖中日關系的基礎。日本還說中國在本地區的一些軍事活動威脅到了日本的安全,言外之意好像是要中國停止發展軍事力量似的。
但中國發展軍事力量,最核心的原因就是防止像過去日本侵華那樣的事件再次發生。二戰后,美國對日本的改造沒徹底,軍國主義思想還殘留著,導致今天日本對華還有野心。中國一直支持構建中日韓自貿區,強調合作共贏,可日本卻把中國當成最大挑戰,這不是不識好人心嗎?事實上,日本真正的戰略挑戰可能是美國,政治上控制日本的不是中國,逼日本簽廣場協議的也不是中國,利用關稅盤剝日本的更不是中國。
說到這兒,就得提提石破茂了。他是日本現任首相,1957年生人,從政多年,多次擔任防衛相關職務,對軍事事兒特別上心。2024年他當選自民黨總裁,10月出任首相。他的內閣強調加強防衛力量,推動憲法第九條修改,擴大自衛隊活動范圍。石破茂推動日本與美國的同盟深化,在國際場合表達對地區安全的關切。
2025年,他的政府面臨支持率下滑,參議院選舉在即,民生問題如物價上漲成焦點。但在中日關系上,石破茂上臺后,中方態度有所轉變,致力于改善關系。2025年3月21日,石破茂在東京會見王毅,轉達了中國領導人的問候,表示愿與中國加強溝通,推動戰略互惠關系全面發展,構建建設性穩定的雙邊關系。
但也有摩擦,比如日本抗議中方篡改石破茂發言內容,要求刪除新聞稿中“尊重中方闡述的立場”的表述,說不符事實。還有日美峰會后,中方約見日本駐華首席公使,對涉華消極動向提出嚴正交涉。石破茂訪華方案在2025年上半年浮出水面,李強表示歡迎他訪華。如果實現,將是中日高層互動的重要一步。
現在,正好有個機會,能讓石破茂這樣的日本高層來中國接受點教育,那就是參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2025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中方計劃在9月3日于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隆重紀念大會,包括檢閱部隊。
日本這個國家有個特點,慕強屬性挺強的,就是崇拜強者。只有讓那些高層的政客認識到中日之間的實力差距已經很大了,他們才會放棄對中國的野心,改變看法,停止誹謗。中國通過這種紀念活動施加影響力,進行思想上的改造,正好合適。
邀請石破茂等官員來華參加這些活動,一方面提醒日本正視過去侵華戰爭的苦難,另一方面展示新中國的實力,讓他們親眼看看兩國差距懸殊,從而調整對中國的立場。如果石破茂真來了,這對中日關系來說是個積極信號,能推動高層互動,緩和緊張氛圍。但從目前看,日本對華政策還沒明顯轉變,軍國主義殘留影響還在政壇顯現。
這件事兒反映出中日關系還是挺復雜的,一方面有改善的跡象,像高層會晤和訪華方案,另一方面又有白皮書這樣的摩擦。中方發火不是沒道理,日本老拿中國說事兒,忽略了自己歷史上的問題。中國強調和平發展,但也得維護主權。希望通過這些紀念活動,能讓日本高層多點反思,推動兩國關系往好的方向走。畢竟,合作共贏才是正道,別老想著對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