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高翔
2025年上半年四川地區生產總值為31918.2億元,同比增長5.6%;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993.8億元;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3%……
這是7月17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2025年上半年四川經濟形勢新聞發布會上獲得的消息。
這一組組數據的背后,彰顯了四川經濟發展的哪些新動能?又如何進一步激活四川經濟的內生增長力?
看總量 上半年全省GDP同比增長5.6%
數據顯示,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5年上半年四川地區生產總值為31918.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6%。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963.3億元,同比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11111.5億元,增長5.3%;第三產業增加值18843.4億元,增長6.0%。
“在政策助力和各方努力下,上半年全省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持續回升,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穩中向好,交出了來之不易的成績單。”四川省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楊治剛表示,上半年全省經濟運行呈現出穩中有升、支撐有力、動能積聚和活力釋放的特點。
從增速來看,上半年全省GDP同比增長5.6%、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1個百分點。第一產業增加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服務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均比一季度有所加快。
看基礎 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993.8億元
以“百縣千片”建設為抓手,加快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今年上半年,全省夏糧播種面積1703.2萬畝,比上年增加10.8萬畝,增長0.6%,夏糧產量476.2萬噸,比上年增加11.1萬噸,增長2.4%;冬油菜籽產量379.5萬噸,增長2.0%。
“今年上半年,全省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993.8億元,同比增長3.3%、比一季度回升0.4個百分點。”談及今年上半年全省農業經濟的總體態勢,楊治剛給出了“穩步提升”的回答。其中,大力發展壯大特色優勢產業,做好“土特產”文章,推動經濟作物提質增效。上半年,蔬菜及食用菌產量增長3.4%,水果產量增長6.4%,茶葉產量增長5.2%,都保持相對穩定增長態勢。
“在‘天府森林四庫’建設加快推動、淡水養殖提質增效、‘豬七條’和‘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等政策因素帶動下,全省農業經濟可望保持平穩運行、穩中向好發展態勢。”楊治剛說。
看支撐 工業生產延續一季度強勁開局態勢
今年一季度,四川工業實現近三年最強開局,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3%。在清潔能源、水力發電、制造業、服務業等多產業的帶動下,這一態勢在二季度得以延續。
“上半年,四川工業生產延續了一季度的良好開局,呈現出持續鞏固回升態勢。”楊治剛說,今年上半年,全省加快推動六大優勢產業提質倍增和“15+N”重點產業建圈強鏈,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產業基礎不斷夯實。
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94.7%。1至5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9887.8億元,同比增長3.1% ;實現利潤總額1363.3億元,增長7.0% 。 其中,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天然氣產量同比增長11.5%,創歷史同期新高。
看動能“高綠專新”新質生產力表現亮眼
在工業彰顯經濟增長“壓艙石”作用的同時,圍繞高(高技術制造業)、綠(綠色低碳優勢產業)、專(專精特新工業企業)、新(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新質生產力同樣表現亮眼。
上半年,四川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1%,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比重超過15%;“新三樣”產品產量持續擴大,新能源汽車、光伏電池、汽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產量分別增長2.4倍、1.9倍、53.2%。
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也離不開一家家工業企業。目前,全省共有規模以上工業專精特新企業3000余戶,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的15.2%左右,有100余戶企業的年生產規模超過10億元。
“今年上半年,全省專精特新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2%,增速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2.9個百分點。全省從事戰略性新興產品生產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合計增長9.9%,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2.6個百分點。”楊治剛分析稱。
看活力 消費與投資潛力不斷釋放
穩增長政策提振了市場信心,居民消費潛力不斷釋放,上半年,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160.2億元,同比增長5.6%;全省全體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增長6.2%。
消費端的活力離不開政策端的支撐。在以舊換新政策的帶動下,上半年,以舊換新類商品對全省限額以上消費品市場增長的貢獻率超過50%。其中,全省限額以上單位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同比增長20.2%;通訊器材類零售額增長50.8%。
在投資端,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2.7%。民間投資活力明顯增強,房地產開發投資止跌回穩。楊治剛說:“上半年,全省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6.5%,降幅比上年全年收窄3.4個百分點;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6.8%,降幅比上年全年收窄13.3個百分點。”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白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