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詩人:給特朗普總統做畫像(套路解剖)
今天的文章分下面幾部分:特朗普陰謀與套路解剖。
一、先看他的“表演劇本”二、再看他的“霸權道具”三、誰來演這個角色?四、他的“表情動作”有啥講究?五、為啥總出爾反爾?六、他的“底氣”在變少七、他的“露餡時刻”八、各國都摸清他的“套路”
01.
特朗普喜歡表演,喜歡熱鬧,你千萬別以為這是一種病,不是狂犬病的那種,也不是歇斯底里,他這是一種表演性外交理論。那么表演的話,他肯定要具備表演的基本功能,必須寫劇本,然后要導演劇本,然后演這個劇本,還要進行人物角色的定位、人物形象塑造。定位之前,他要做一個SWOT分析,這就是商業上的優勢、劣勢、機會、風險分析,也就是說分析一下自己的優點,哪里存在不足,哪里是他的機會,哪里是他的危機。然后通過詳細的數據分析之后,再對癥下藥,也就是說通過資源整合之后定位,達到效果最佳,或者說叫作核心價值,也就是價值最大化。比如他算準美國有軍事、美元、科技這三把“硬牌”,就敢在關稅問題上反復橫跳——4月剛宣布對全球搞“對等關稅”,7月又突然放話要對23國和歐盟加稅,8月1日就執行,結果沒幾天又說“可以再商量”,這來回變卦,就是他用SWOT算準了自己有牌可打,才敢這么演。
02.
比如說美國的資源目前來講,它在軍事霸權、美元貨幣金融霸權、科技霸權,這三者是相輔相成的,單獨實施又互相配合,成為一個組合優勢。開始是某一個單獨行動,當某一個單獨行動實施遇阻的時候,他采取兩個領域組合;兩個組合不行的時候,他采取三個組合在一起互為犄角,達到輿論上的狂轟濫炸。就像他對伊朗,先是用軍事霸權轟炸其核設施,想靠武力威懾當“軟柿子”捏,見伊朗硬剛后,又試圖用美元霸權施壓,結果沒占到便宜,反而顯得后勁不足。美國認為,當然特朗普也認為,他是當今世界老大,其他的都是老小,沒有第二,其他的都得讓著他。
他們自己都知道,所謂的理論是從“實際地位”出發,你就要讓著我,你就要在我面前認輸,你就要在我面前配合,你就應該在我面前做跟班,根本容不得你跟他平起平坐。然而美國已不是原來的美國了,當資產階級的腐朽達到一個高峰、一個黃金時期之后,它自然就到了瓶頸,會慢慢倒退,走回頭路,也就是倒車。但是美國和特朗普是不會承認的,哪一個美國總統會承認?如果哪一個美國總統會承認到這一點,那美國還有的救,但是美國不會承認,特朗普更加不會承認。他明明在走下坡路,這是無法避免的,就像春夏秋冬,是一種自然規律現象。再打一個確切的比方,美國像一個人到了更年期,美國經濟到了一個更年期,特朗普的理想主義也到了一個更年期。但這是不好的東西,必須去掩蓋,也就是說把劣勢和風險降到最小,將優勢和機會點盡量拉大。
03.
劇中的人物塑造出來了,誰來演這個角色呢?代價最小的那就是美國的一把手,也就是特朗普了。因為美國有影響力,美國有影響力的人是誰?自然是總統,就是特朗普了。因為特朗普的一舉一動、言行舉止都會有比較大的影響力,也就是說有極大的關注度,這里有個概念就是輿論,也就是聲量,也就是造勢。比如他對烏克蘭軍援的態度,前幾天剛說“暫停部分軍援”,轉頭就宣布送“愛國者”導彈,每一次變臉都能沖上國際新聞,這不就是靠總統身份自帶的聲量造勢嗎?
04.
同樣,從特朗普的形象來講,他屬于那種非常猖狂、瘋狂,很張牙舞爪的那種。再加上他的特定表情,他的表情都有算計,這就是美國的影像制作,也就是畫像的呈現,都是視覺上的行為學理論。這些都是有算計、有設計的,只要有專業的攝影師、制作團隊、剪輯團隊跟在旁邊就行。這是一整套傳播學理論。就像他威脅韓國加稅時,對著鏡頭皺眉瞪眼,第二天吐槽駐韓美軍費用時又刻意提高聲調,這些表情和動作都是被鏡頭捕捉的“表演素材”,目的就是通過影像傳遞強硬信號。
05.
所以我們看到的特朗普為什么出爾反爾,為什么東一榔頭西一耙呢?
他要你感覺到他有點瘋狂,有點張揚,有點可怕,有點恐怖,再配合一些行動,比如說肢體語言、面部表情,然后再加一些實際上的動作。
搞一點強勢的演習,然后抓一個軟柿子教訓一頓,像轟炸伊朗的三個核設施,然后夸大他的成果,也就是說要造成轟動效應,達到殺一儆百。美國以為這樣就能成功,特別是特朗普以為這樣就能夠成功,沒想到伊朗這次表現出來的不是個軟柿子,所以特朗普的分量減少了,掉價了,被伊朗抵消了一部分,化解了一部分,力量分化了,重量不夠了。
06.
美國沒有長進,沒有進步,但是現在世界文明度在上升,世界多元化發展進程的理論體系在慢慢完善。美國的單邊主義、美國的孤立主義,越走越糟糕,越走越勢單力薄,也就是此消彼長。打一個比方,當一個學分在90分以上的人,你要他進步達到100分很難;而讓一個60分的人達到70分、80分、90分,要容易得多。就像歐盟,以前面對美國關稅可能還會猶豫,現在直接放話要反制,這就是“60分進步”對“90分退步”的明顯對比。
07.
再加之特朗普不是一個專業演員,他演戲一演就露餡,但是他自以為還演得很好,這很要命。還有,這和特朗普的個性有關,他不聽勸,聽不進別人的意見,給他寫好了劇本他有時候不背劇本、不背臺詞,所以就顯得有點雜亂無章,亂套了。比如他對俄烏談判放話“50天內?;稹保D頭又忘了自己說過啥,還把對俄關稅和談判捆在一起亂加碼,這不就是沒背熟臺詞的表現嗎?具體總結在下面:
08.
了就像新華社新華網7月16日記者馬倩說的一樣——各國逐漸摸清特朗普政府的“套路”。
1、極限施壓式表演:前腳剛對23國和歐盟放狠話,8月1日起加征高額關稅,后腳就松口改期。這操作像極了菜市場砍價,先喊個天價唬人,等對方緊張了再“讓步”,實則只為多占便宜。
2、議題捆綁式碰瓷:談關稅時偏要扯別的——威脅韓國加稅的第二天,就吐槽韓國給駐韓美軍的費用“太少”;連俄烏問題也不放過,一邊放話暫停對烏軍援,一邊又把對俄關稅和俄烏談判捆在一起,逼烏克蘭50天內?;穑喼笔前褔H事務當籌碼亂甩。
3、反復無常式變臉:對烏克蘭,前幾天剛說“暫停部分軍援”,轉頭就宣布送“愛國者”導彈;對全球關稅,今天說“清單已定”,明天就改口“再商量”。這種全憑“總統直覺”的政策,看似 unpredictable,實則是用混亂掩蓋沒底氣——畢竟真硬氣,哪用得著這么來回折騰?
現在各國都看明白了:他這戲碼演多了,就只?!袄莵砹恕钡男ЧW盟放話要反制,巴西直接硬剛,連日本都暗示要拋美債——套路被看穿,再演就成鬧劇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