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7月15日美國知名的皮尤研究中心發布了全球24個國家的民眾,對中國和美國看法的態度。一個初步的結論是:他們對美國的看法惡化了,對中國的看法有改善。
?——【·特朗普這三板斧,把美國信譽砍得稀碎·】——?
要說美國形象為啥崩得這么厲害,特朗普政府的政策簡直就是“神助攻”。別的不說,單看他一上臺就到處掄關稅大棒,什么“對等關稅”“懲罰性關稅”,把盟友和對手都得罪了個遍。
就拿墨西哥來說,特朗普威脅要對墨西哥商品加征30%關稅,理由是打擊芬太尼走私。結果墨西哥民眾對美國的好感度直接暴跌32個百分點,現在只有29%的人對美國有好感,反倒是56%的墨西哥人覺得中國更靠譜。
這還不算完,歐盟、加拿大這些傳統盟友也被特朗普折騰得夠嗆。德國民眾對美國的好感度從49%跌到33%,瑞典更是有79%的人對美國持負面看法。
更要命的是,特朗普政策反復無常,今天說要和伊朗談判,明天就空襲人家核設施;前腳剛和烏克蘭眉來眼去,后腳就暫停軍援。這種“變臉比翻書還快”的操作,讓全世界都覺得美國不可信任。
皮尤調查顯示,24個國家里有19個國家的超半數民眾對美國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沒信心”,墨西哥更是高達91%的人不信任美國。
?——【·中國形象為啥能逆風翻盤?·】——?
和美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的國際形象這幾年是芝麻開花節節高。皮尤的數據顯示,在高收入國家中,對中國持正面看法的比例中位數達到32%,是6年來的最高水平。這可是中國一步一個腳印干出來的。
首先,經濟實力說話最硬氣。24個國家里有一半認為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像法國、德國這些發達國家,越來越多的人覺得中國經濟“穩得很”。
這背后是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不斷提升,從制造業到高科技,從新能源汽車到5G,中國的產品和技術滿世界跑。就拿墨西哥來說,中國的電子產品和汽車在當地大受歡迎,老百姓實實在在感受到了中國發展帶來的好處。
其次,中國在國際上的擔當也讓人刮目相看。疫情期間,中國向12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疫苗援助,這種“雪中送炭”的情誼,好多國家都記在心里。
在氣候變化問題上,中國承諾碳達峰、碳中和,積極推動全球綠色轉型,和美國退出《巴黎協定》的做法形成鮮明對比。還有一帶一路倡議,中國在拉美建港口、在非洲修鐵路,這些實實在在的項目,讓當地老百姓過上了好日子,口碑自然就起來了。
?——【·結語·】——?
皮尤的這份民調,其實是全球力量對比變化的一個縮影。美國的全球領導力在下降,而中國的影響力在上升,這種此消彼長的趨勢,正在重塑國際關系的版圖。
從地域上看,對中國好感度超過美國的國家,像墨西哥、南非、土耳其這些,大多位于關鍵地緣位置。墨西哥作為美國的鄰國,現在卻更親近中國,這說明美國的“后院”已經開始起火。而在歐洲,德國、法國這些傳統盟友對美國的信任度大幅下降,反而對中國的看法越來越中立。
這種變化可不是小事,意味著美國的軟實力正在被削弱,而中國的“朋友圈”在不斷擴大。
更值得關注的是,全球南方國家對中國的認可度越來越高。在非洲,肯尼亞、南非的民眾對中國的好感度明顯高于美國;在拉美,巴西、阿根廷的老百姓覺得中國投資對本國經濟有好處。
這些國家曾經是美國的“勢力范圍”,現在卻更愿意和中國合作,這說明國際秩序正在從“西方中心”向“多極化”轉變。
當然,我們也不能盲目樂觀。在日本、韓國、印度這些中國周邊國家,對美國的好感度還是高于中國,這既有歷史原因,也有現實的戰略考量。但皮尤的調查也顯示,這些國家對美國的信任度在下降,而對中國的看法在改善。
這說明只要中國繼續堅持和平發展,不斷提升自身實力,未來的國際形象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皮尤的這份民調,給美國敲響了警鐘:靠“美國優先”和霸凌主義,是贏不了人心的。而中國的經驗也很清楚:只有堅持互利共贏,承擔大國責任,才能在國際舞臺上贏得尊重。未來的國際競爭,不僅僅是經濟和軍事的較量,更是價值觀和軟實力的比拼。
美國如果不改變現在的做法,只會讓自己越來越孤立;而中國只要保持定力,繼續做好自己的事,就一定能在全球治理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這場民調,既是對過去的總結,也是對未來的預言,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
信息來源:北晚在線——涉及中國,美全球民調出現“逆轉”
觀察者網——皮尤25國民調:在許多國家民眾眼中,中國經濟影響力反超美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