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兩名印度工程師揣著4枚手雷,在趕往測試場的途中,因為路面顛簸,再加印度的溫度太高,褲兜內的手雷突然爆炸,兩名工程師當場喪生。
2015年,印度一家生產手雷的工廠突然發生爆炸,造成了12人喪生、1人重傷、4人失蹤。根據事后調查,是因為兩個工人在車間內抽煙,為了躲避檢查,把煙頭扔到了地上,結果引起了這次事故。
2022年,一名印度士兵在進行手雷投擲訓練時,剛拉開手雷的保險,手雷便發生爆炸,現場兩人受傷,其中一人傷勢過重不幸喪生。
正所謂:手雷恒久遠,一顆永流傳。
作為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印度一直對武器國產化很是堅持。比如擊殺自己人比敵人還多的一代神槍英薩斯;比如陸軍買了100輛卻只能閱兵、不能上戰場的宇宙第一文職坦克阿瓊;比如折騰了40年才量產、綜合性能還不如二手幻影2000的光輝老祖;比如連續炸膛一年、只造出一門的丹努什大炮;比如20年磨一劍、還沒下水就被噴了一層黃金的維克蘭特號航母;比如歷時15年終于下水、但剛下水就忘了關艙門的、差點沉底的殲敵者號核潛艇。諸如此類,實在太多了,根本數不完。
雖然每次國產武器一定會鬧出笑話,但印度卻樂此不疲。航母潛艇造不好,他就造坦克造飛機;坦克飛機要是造不好,他就造大炮造步槍;大炮步槍要是還造不好,他就繼續降低難度——造手榴彈。
一款手榴彈從1984年立項開始設計,直到2014年才造出了第一批手榴彈。30年時間磨出了一顆手榴彈,結果在測試的時候百試不爽:要么就是延遲十幾個小時之后爆炸,要么就是剛拉弦就爆炸,甚至還發生過揣褲兜里爆炸的事。
今天,我就好好說一說印度的又一國產神作——被印度士兵譽為死亡盲盒的米爾斯36型手榴彈。
大家好,這里是晉說。
印度第一次對手榴彈產生邪念,還是在1962年。在被北方大鄰居狠狠揍了一頓之后,印度頓感自身的軍工業實在是太薄弱了,什么武器都靠買可不行,容易出現斷供的風險。
在上世紀60年代,印度軍隊用的手榴彈清一色都是大英生產的米爾斯36型。這款手雷輕便小巧、工藝簡單,大英的軍隊從1918年就開始用了。在二戰期間,這款手雷更是盟軍使用最多的手榴彈之一。作為大英的仆人,印度扔出的第一顆手榴彈就是這個米爾斯36型。結果這一扔,就整整扔了100年。沒錯,100年,他整整扔了100年。
這個米爾斯36型雖然比較實用,但印度認為自己好歹也是亞洲一哥,連個破手榴彈都得靠買,傳出去的話實在太丟臉。于是從1962年開始,印度開始研究這個米爾斯36型的內部結構,以便能盡快地實現仿制。
但印度就是印度,他永遠比重度高一度。從1962年一直研究到70年代末,整整10多年時間,印度一篇研究成果也沒出,一點進展也沒有。為什么呢?因為他可以買,而且還不貴。畢竟是1918年的貨,大英無論如何也不好意思開出高價。
直到快80年代了,尷尬的事情終于出現了。由于這款手雷實在是太老了,都60年了,而且用戶只有印度一家,如果再生產下去,這款手雷就成了買家市場了。作為印度的主子,大英被印度拿捏可不行。于是大英果斷下令淘汰落后產能,生產線全部拆掉賣廢鐵。
這下完了,印度沒有手雷可買了。他回過頭來,看看自家對米爾斯36型的研究進展,依舊處于零的狀態。這可咋整?沒辦法了,只能趁著手里還有不少存貨,在用完之前開發出一款純國產的手雷。
在國防部的鞭策之下,設計局沒日沒夜、加班加點、風餐露宿,歷時3年,終于定下了國產手榴彈的性能指標。要求也不多:這款印度國產的手榴彈必須滿足多模式的使用能力;必須具備碎片殺傷和震暈兩種模式的靈活切換能力,以適應不同作戰場景下的需要;手榴彈的可靠性必須達到95%以上,20個里面最多只能有一個殘次品;手榴彈必須滿足不同季節、不同氣候環境下的正常使用。考慮到這款手雷將來可能會大批量出口,印度還要求它必須滿足在沙漠環境下的作戰能力。
指標定下了,接下來就是生產了。但軍工廠只是看了一眼設計指標,就表示:你愛找誰找誰去,我連個彈簧都造不了,你卻讓我造手榴彈?這不是開玩笑嗎!不光是彈簧,一個小小的手雷還需要彈殼、炸藥、保險、發火管等很多零部件。你數一數整個印度,有幾個工廠能造這幾樣零件的?所以說他干不了,愛找誰找誰去。
這可不是開玩笑。在70年代,印度的工業能力確實造不出一個合格的手雷。但眼瞅著手里的米爾斯36型手雷年限越來越長了,再不造手雷的話,整整100萬大軍就沒有手雷可用了,想想就尷尬。于是在1984年,印度國防部下了死命令:有困難的話,就去解決困難;沒有配套廠家就建工廠、建車間。無論如何,印度純國產的手雷必須盡快量產!
為此,國防部還啟動了一個國產手雷研發項目。同時,為了少走彎路,這個項目的目標就是仿制英制的米爾斯36型手雷。畢竟是仿制,不是開發一個新品種,工作難度肯定會低很多。
但印度做事永遠是讓人琢磨不透。在仿制36型手雷期間,設計局先后遇到了幾個“小”問題:比如手雷彈殼的材料該用哪種的選擇題;引信的材料如何做到高精度與高可靠性的問題;如何制造安全可靠又威力適中的炸藥的問題;如何精確控制手雷彈殼形態和尺寸的問題;如何保證裝填炸藥時不爆炸的問題;如何避免手雷延遲或提前爆炸的問題;如何避免手雷在高溫環境下爆炸的問題;如何保證在低溫下還能正常使用的問題等等等等。上面這些都是真實存在的,可不是我瞎編的。但上面這些技術難題還只是技術層面的,這還沒有包括測試階段的種種難題和生產管理方面的質量控制問題。
總之,問題是“比較簡單”的,但對印度來說,每一個都是需要大量時間去解決的。我說的是大量時間,到底有多大?大家可以想一想,往大了想——一顆手雷,他整整研究了30年。
從1984年到2014年,熬沒了整整一代人,印度終于走出了實質性的一步:仿制出了米爾斯36型手榴彈的圖紙。注意,我說的是圖紙,并不是手榴彈。但這個時候畢竟是2014年了,印度的工業水平再爛,按照圖紙造一顆手榴彈也不是太難。于是他只用了半年時間,到了2015年年初,首批4枚米爾斯36型手雷終于造出來了。大家瞧瞧這顏色,瞧瞧這外形,簡直與大英制的36型手雷一模一樣!所以可以宣布了:印度成功了!
聽聞這個好消息之后,印度那是舉國沸騰:30年磨一雷,多少代軍工人的血與淚,終于熬出頭了!同樣的,聽聞這個好消息,全世界也震驚了:印度竟然花了30年才造出來一枚手榴彈?要不是印度爆出這個消息,世界上應該沒有幾個人知道印度連個手榴彈都不會造。
無論如何,手雷總算是造出來了,雖然只有4枚。但印度焦急的心早已按捺不住了。軍工廠趕緊把4枚手雷拿過來,我要測試一下效果!30年了,太不容易了!30年前我還是個小兵,如今我都成將軍了,沒想到在有生之年還能趕上這一偉大成就的實現。所以必須立即測試,測試過后立馬量產交付部隊!陸軍已經沒有幾顆手榴彈可以用了!
在國防部的催促之下,軍工廠的專家不敢怠慢,把4個手雷揣褲兜里,就奔向了測試場。為了趕時間,兩個專家選用了印度人最忠實的伙伴——摩托車。兩個專家一前一后,一個在前面開,一個在后面坐著。二人穿過了喧鬧的街角,路過了繁華的街道,一路上顛來顛去。結果在開到了一個拐彎處時,褲兜里的手雷突然爆炸!兩名專家和他們的坐騎被當場炸沒,還連累了一位路過的摩托車騎手。
褲兜里揣手雷,騎摩托從鬧市區過,這種事想都不敢想,但印度卻敢做。剛造出來的4枚手雷就這么沒了。
聽到這個消息之后,國防部的腦子差點死機:軍工廠怎么回事?你趕緊給我查清楚原因!軍工廠也是一臉問號:4枚手雷裝一個人的褲兜里,爆炸的是哪個他也不知道。既然查不出原因,那就只有胡編了——把責任推到死人身上最保險。最終,這起事故被定性為違規轉移手雷和路況顛簸。
推卸完責任之后,手雷還得接著造。但軍工廠這回留了個心眼:萬一下回手榴彈再爆炸怎么辦?必須得給自己找一個背鍋的。于是在2015年7月,經人介紹,軍工廠將手雷制造的工作外包給了一家民營企業。這個企業的名字叫經濟性爆炸物有限公司。這個名字看起來挺高大上的,其實他就是一個做鞭炮的,壓根就沒有干過手榴彈。要說這個爆炸物公司,他的來頭確實不小,這個我們后面會說。
在外包了之后,手榴彈這方面整整兩個月沒有出過事,而且還再次生產出了幾枚手雷。軍工廠膽戰心驚地把手雷安全地送到了測試場,由兩個不明就里的測試員進行投擲測試。結果測試人員剛拉開了保險,還沒扔出去呢,手雷當場爆炸!兩名測試人員一個也沒跑了,全沒了。
這下國防部徹底怒了:軍工廠,事不過三,要是再有下一次,我就開除你!這下軍工廠是真慌了,慌得吃不香睡不著,整宿整宿地睡不著覺。直到他下載了一個汽水音樂,定了一個30分鐘的時,每天聽著晉說講印度武器的小故事,這才了解到:不僅他造的手雷不行,斯坦航空造的光輝戰機也不行,DRDO造的阿瓊更爛。如果你也對印度國產的武器感興趣,也可以下載一個汽水音樂。我最近一直用它,每天都能睡個好覺。因為只有睡得香,才有精力干工作。
為了不再出事,軍工廠每天派專家去民營企業檢查調研、監督質量。而且每次派人都是十幾個專家一起去,足見軍工廠在睡好覺之后的工作狀態。
直到一個月之后,就在整整17個軍工廠專家檢查到了民營企業炸藥原材料的車間時,剛好遇到了兩個淳樸的車間工人。這哥兩個人手一根小白條,小白條的一端一明一暗地散發出不太明亮的火星。在看到了軍工廠專家過來檢查之后,兩個工人條件反射似地扔出了小白條——于是,炸了!
因為是原材料車間,里面儲藏了大量的炸藥,爆炸的威力大家可以腦補一下。最終,連專家帶工人,一共12人喪生、1人重傷,還有4個失蹤。為什么會失蹤呢?因為爆炸威力實在太大了。
這件事發生之后,國防部徹底忍不了了。他一直防著軍工廠再出事,結果第三次爆炸比前兩次加起來還邪乎!軍工廠,你趕緊給我解釋解釋!要是解釋不清楚,我就開除你!
好在軍工廠有先見之明,他把一切責任都推到了這個經濟性爆炸物有限公司身上,把自己摘了個干干凈凈。最終,軍工廠啥事也沒有。這個爆炸物公司呢?被迫關門。但除此之外,既沒有罰款,也沒有追責。
大家還記不記得我前面說過,這個經濟性爆炸物有限公司他有靠山、有背景。所以他不僅沒受處罰,還繼續作為軍工廠的外包公司負責手榴彈的生產。但工廠都炸沒了,怎么生產呢?這都是小事。國防部從上到下全都表示:我們可以等。
這一等又是一年。直到一年之后,也就是2016年,新工廠拔地而起,新工人也招回來了。這回由國防部牽頭,與這個爆炸物公司簽了一份生產100萬枚手榴彈的合同,合同總價值40.9億盧比,為期15個月。
簽完合同之后,爆炸物公司一邊開足馬力使勁干,一邊深入研究如何降本增效。特別是降本增效這一塊,降著降著,他就出事了。
這個爆炸物公司是怎么降本增效的呢?我說出來大家別笑。前面我說過,這個公司的主業是做鞭炮的,所以他手里有許多的火藥,這個應該很合理。所以他降本的方法,就是在手雷里面摻火藥,而且還是最便宜的那種火藥。軍工廠給了他造100萬枚手榴彈的炸藥,結果到最后,爆炸物公司一下子拿出來了130萬枚!把軍工廠和國防部看得一愣一愣的。
懷著忐忑的心情,國防部開始對這130萬枚手榴彈進行抽檢。結果可想而知:炸藥少了將近1/3,爆炸效果肯定會小不少。但最離譜的是,一些手雷在爆炸時,還會贈送一場煙花秀,讓在場的官員感受一下過年的氣氛。
雖然手榴彈的質量與預期嚴重不符,但我說過這個公司的后臺很硬。所以最終,國防部宣布:這130萬枚手榴彈的良品率超過了99.8%,遠遠超過之前設想的95%!錢得多給,名聲也不能落下——這就叫財色兼收。這筆買賣,國防部賺了錢,軍工廠賺了錢,公司既賺了錢又賺了名聲。只有軍隊最倒霉。
前線士兵收到這批手榴彈之后,壓根就不敢用!因為無數的爆炸事故,讓每一個印度士兵都非常了解這批手榴彈到底有多爛。相比起非固定概率的手雷煙花表演,最要命的是這款國產手榴彈的延遲引信非常不靠譜:有時候剛拉環就爆炸;有時候拉環扔出去之后,十幾個小時他也不炸;至于不拉環就炸,這種事情發生的更多。因此,印度士兵給這款手榴彈起了一個名字:死亡盲盒。
我挑幾個典型的說一說:
2017年,印度中央邦賈巴爾普爾地區(口誤)的一個軍火庫因為手榴彈爆炸,導致了軍火庫大爆炸,造成了20人受傷。
2022年5月,印度軍隊在印巴控制線附近演習時,手榴彈剛拉環就發生了爆炸,造成了一名士兵喪生、一人受傷。
當年11月,印巴邊境一名印度軍官在把玩手榴彈時,手榴彈發生爆炸,所幸沒炸死。
2023年1月29日,印度一個訓練場,手榴彈在沒有拉環的情況下發生了爆炸,兩死兩傷。
好了,就說到這吧,后面還有很多就不說了。大家可以自己想一想,這種盲盒誰敢用?也就印度敢用了。因為在印度的高層眼里,他們的士兵都是消耗品。
就這種水平,印度還向外推銷過他的手榴彈,想出口賺外匯。好在沒人買。
雖然手榴彈的質量極為不靠譜,雖然底層的士兵怨聲載道,但國防部根本就不管這些。就在爆炸物公司交付了第一批10萬枚手榴彈的同時,還贈送給了國防部部長一枚手榴彈的模型,用以紀念這次軍民合作的成功。
這一次作秀徹底惹毛了前線士兵:老子在前線天天拆死亡盲盒,到你那里卻成了歌功頌德了?一個一戰時期的手榴彈,100年之后還仿造不出來,你也好意思開慶功宴?前線士兵極為不滿,紛紛要求換手榴彈:好不好使還是其次,最起碼你得保證這些手榴彈別炸自己!
在陸軍的壓力之下,國防部最終做出讓步,僅用了一年時間,就給前線,特別是克什米爾地區的陸軍,送來了一批新型號的手榴彈。國防部信誓旦旦地保證:這批手榴彈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生物武器,是100%的純國產手榴彈。雖然里面的每一個零部件全是本土制造,但絕對安全!最起碼他絕對炸不死自己人!
陸軍懷著忐忑的心情,再次打開了盲盒,抽出一顆手榴彈,拉開保險,扔出去了。等了5秒鐘之后,隨著一聲玻璃破碎的聲音響起,不遠處升起了一股紅色的濃霧。隨著大風將濃霧吹到了掩體這邊,陸軍的士兵紛紛捂住鼻子,緊閉雙眼,滿地打滾。
直到這個時候,陸軍才看明白:這批手雷里壓根就沒有炸藥,里面全是辣椒面!
能把這種手榴彈裝配給一線部隊,印度也算是開了個先河。雖然裝備的不多,大多數辣椒手榴彈都給了反恐部隊,但這也讓陸軍非常不滿:前腳給了我們一批死亡盲盒,后腳又給了我們一批辣椒面?合著我們就拿這東西跟小巴開戰是吧?這玩意有半點殺傷力嗎?不行,我們要正經手榴彈!
對于前線的抗議,印度國防部這次選擇了充耳不聞。該奏樂奏樂,該起舞起舞。最過分的,他們還大肆宣揚了一番辣椒手榴彈的偉大意義:印度的軍工專家因地制宜的創新精神;印度這片土地的地大物博;這支辣椒手榴彈的成功,是印度生物武器的歷史性突破;不僅讓印度躋身生物武器研發大國之列,還為印度農民提供了一個新的致富道路,提高了他們的收入。真可謂是一石五鳥、一舉八得!
雖然印度宣傳得挺離譜,但他說這款手榴彈幫助農民創收確實是真的。因為辣椒手榴彈中最重要的原料——辣椒面,完完全全是印度國產的。這種辣椒的名字叫斷魂椒,出產于印度阿薩姆邦。在2007年,斷魂椒被評為全世界最辣的辣椒。
這一下子,印度徹底興奮了。因為在2007年,印度除了牛糞,還沒有一樣物產能排世界第一。而對于牛糞,印度已經開發到了極致:比如用牛糞做的排燈;用牛糞做的燭臺;特別是用牛糞做的芯片。雖然前前后后投入了不少研發經費,芯片開發出來之后,印度也做了很多宣傳,說牛糞芯片可以減少手機輻射,但最終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購買他的牛糞芯片。他的牛糞已經開發到極致了,奈何外國人不識貨。
如今呢,又有了再次可以深挖的土壤——全球第一辣椒!所以必須得過度開發一下。于是,2007年他的辣椒被評為世界上第一辣;到了2009年,印度就過會立項要研究辣椒手榴彈;到了2010年,印度的國運克星之一——DRDO,他就造出了第一批樣品。但之后就沒有下文了。因為這個辣椒手榴彈實在是太雞肋了:除了讓人睜不開眼、咳嗽幾聲、流點眼淚之外,什么用也沒有。如果要是遇到風大一點的環境,更是除了嚇人,一點用也沒有。
直到2018年,印度集體抗議剛配發下來的死亡盲盒,于是這個辣椒手榴彈這才又被提了出來,配發給了前線湊湊數:你別管有用沒用,就問你安不安全?只要安全就行了!所以以后少說死亡盲盒,沒有死亡倆字,它只是一個盲盒了——死亡盲盒不成立了!
好了,關于印度手榴彈,基本上算是講完了。
這個印度,他真是地大物博,根本就寫不完。我前面說過:印度買航母、印度造航母;印度租潛艇、印度造潛艇;印度造坦克、造飛機、造直升機、造導彈、造大炮、造無人機、造驅逐艦、造步槍。今天我又說了他仿制手榴彈。后面可以寫的還有很多很多:比如印度自研的阿卡什防空系統,坑完了自己坑亞美尼亞;還有他的反步兵地雷;還有他的有人無人機;還有他的登月等等等等,根本就說不完。
每次我找話題困難的時候,總有源源不斷的印度話題讓我翻牌子。所以,印度就是給我兜底的。
好了,今天又水了一篇。下一期可能會講一講19國演習;可能會講一講庫茲涅佐夫號憋屈的一生;也可能會發發牢騷,說一說一部分有錢人媚外的心理問題。想寫的很多,想到哪就寫到哪吧。
好了,本期內容完成于2025年7月14日。我們下期再見。謝謝大家!
今天還是發了兩篇,第一篇是廣告,如有打擾,請多包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