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朗普對中國的“特殊待遇”,讓美媒產生了無限遐想,彭博社發現端倪,為了能和中方見面,特朗普放下了身段。
當地時間7月16日,彭博社發文稱,“為力爭中美兩國之間實現元首會晤和達成貿易協議”,特朗普大大“軟化”了對華語調。
這篇文章簡單回顧了特朗普上任半年以來的對華政策,從一開始他對中國咄咄逼人,操著關稅磨刀霍霍,到現在已經不再絮絮叨叨所謂的“美對華巨額貿易逆差”,他的態度顯然出現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
但他的軟化還不止于此,彭博社總結特朗普對華至少后退了三步。在芯片科技博弈方面,美方放松了嚴防關鍵技術流入中國的方針。經過倫敦談判,美國本來就解除了對華部分科技制裁,日前,特朗普又批準了英偉達向中國市場銷售H20芯片。
在關稅貿易爭端方面,美方表現出了避戰趨勢。美財長貝森特表示希望很快與中方會面,并且對于即將到來的中美關稅暫停期,他還暗示有可能再度延長。
在對華態度上,特朗普最近更是避免尖銳、消極用詞,當談到中美人工智能競爭時,特朗普稱美國將“以非常友好的方式”作斗爭,當談到打擊芬太尼時,他更是像變了個人一樣,稱“中國一直在幫助我們”,要知道他之前可是大肆渲染是中國向美國“提供”了芬太尼,并以此為借口對中國加征了所謂“芬太尼關稅”的,現在這番說辭,與之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彭博社認為,特朗普的反常是有原因的,目前,特朗普急切地想和中方達成貿易協議,并實現中美元首會晤。報道注意到,在美國加征關稅的情況下,中國今年上半年仍實現了創紀錄的貿易順差。
這一點就表明美國對中國加征的高額關稅不僅沒有影響中國的經濟增長,反而暴露了美國雖然還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卻已經不再是世界經濟中心的事實,隨著貿易的全球化,美國的單邊制裁注定不可能再具有2018年時的威力,這一點,特朗普在這次的中美關稅戰當中也領悟到了。
因此,他從一開始的胸有成竹,吃定中國一定會接受美國的條件和美方簽訂類似《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購買協議,變成著急中國什么時候才愿意和美國簽署購買協議。
和中方的元首會晤,特朗普更是從剛上任一直炒作到現在,前不久中美外長會后,美國務卿魯比奧也說此事有進展。當前特朗普最有可能和中方進行元首會晤的機會就是九三閱兵。
今年是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八十年前,美國為中國的抗日戰爭提供了軍事和金融援助,八十年后的今天,國際熱點頻發,新冷戰也有抬頭的趨勢,如果中美元首能在九三閱兵上相見,不僅能助推中美關系的進一步緩和,對全球的安全穩定都將起到關鍵的影響。更何況俄總統普京也要來,中美元首的同框是載入史冊的一幕。
那么他到底想不想來看九三閱兵?不可否認的是,以上猜測都基于理想狀況,從過去的經驗來看,特朗普已經習慣了“反復橫跳”,對俄羅斯,他能從被懷疑“通俄”,到威脅對俄實施“二級制裁”,對中國,他的對等關稅更是一天三變,讓人摸不著頭腦。所以盡管美國當前放低了姿態和聲量,中方仍需要保持警惕,否則一旦美國經濟和就業穩定,必將對中國實施更嚴厲的打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