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遺憾,劉備集團是個非法政權。
漢獻帝劉協在許都,那漢政權的正統就在許都,劉協才是真正的漢天子,曹操也是真正的漢丞相,而不是漢賊。
讓荀彧舍棄正牌天子去投靠一個非法的流亡軍事集團,荀彧可干不出來這種事情。
盡管漢帝劉協在許都只是個傀儡,真正當家做主的是曹操,但荀彧有他自己的打算。
荀彧從一開始舍棄袁紹投奔曹操,就是為了實現他匡扶漢室的理想。他勸曹操把劉協迎到許都,就是他匡扶漢室的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輔佐曹操這個梟雄,一一平定割據軍閥,實現事實上的統一。袁紹、袁術、呂布、劉備、劉表、孫權、劉璋、馬騰這些割據軍閥統統是荀彧要消滅的對象,只有解決了軍閥割據的局面,大漢朝才能再次中興。放眼群雄,能實現統一的,唯有曹操。
第三步,借曹操之力削平群雄后,再回過頭來抑制曹操這個奸雄,還政于漢獻帝劉協。
荀彧這個三步走戰略如果成功了,那匡扶漢室的理想也就實現了,大漢又能再次中興。
可惜的是,這個戰略剛走到第二步,荀彧就遇到了麻煩,他低估了曹操的野心,他沒想到曹操這么急不可耐的要稱公稱王。曹操統一北方后,就有了稱公稱王的打算,這個時候荀彧急了,極力阻止曹操稱公。
因為曹操一旦稱公,就可以成立一個獨立王國,而且還可以把這個王國順利的繼承下去,這就偏離了匡扶漢室的方向。
荀彧可以接受曹操做霍光、董卓這樣的權臣,但不能接受曹操做王莽,做王莽就是要另立爐灶單干了。
但曹操不給荀彧實現第三步的機會,直接賜死了荀彧。
難道荀彧的匡扶漢室就沒有私心嗎?難道他自詡的漢臣就沒摻雜水分嗎?當然不是。
荀彧匡扶漢室,也是為了能做曹操那樣的人物,最好是由他做丞相,總攬政務,然后他的門生故吏遍天下,他的家族可以出四世三公。
以荀彧的理想,也就止步于此了,他沒有曹操那么大的野心要另立爐灶,他還是想在舊灶里燒火。
荀彧不過是想當蕭何、陳平、霍光式的宰相,封侯拜相,輔佐圣主,成就盛世,以此名垂青史。
再回到題目上來,當時的劉備,只不過是一個頂著漢室宗親的名號、身份存疑、四處漂泊、前途渺茫的流浪軍閥,如果荀彧投奔他,那是棄明投暗,是走彎路。
劉備在荀彧眼中,就是一個流寇,他根本看不上眼。
當然,也怪荀彧死的太早,在建安十七年,荀彧就被曹操賜死,此時的劉備還沒拿下益州,三足鼎立之勢還沒形成。
如果荀彧沒被曹操賜死,而是貶回潁川老家,待到曹丕篡漢自立后,說不定荀彧會改變對劉備的看法,毅然決然投奔在成都的劉備,傾心竭力的輔佐劉備。
曹丕篡位前,漢獻帝劉協是正統,曹丕篡位后,誰堅持稱漢誰就是正統。
有他的加盟,諸葛亮也不用那么累,荀彧負責內政,諸葛亮負責軍事,二人傾心協力的光大季漢,如果僥幸北伐成功,滅魏并吳,那荀彧和諸葛亮二人就是漢初的蕭何和張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