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后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
《——【·前言·】——》
三國時期的蜀漢集團里,有這么一位大將,他威名赫赫,戰功卓著,位列“五虎上將”之一。
可就是這么一個人物,在蜀漢內部的處境卻相當尷尬。
劉備對他青睞有加,關羽對他心存戒備,張飛直接看不上他,趙云更是和他保持距離。這個人就是西涼錦馬超。
一個曾經讓曹操都頭疼不已的猛將,為什么在蜀漢陣營里會落得這樣一個尷尬的境地?
西涼猛將馬超
馬超這個人,在投奔劉備之前,那可是西涼地區響當當的人物。
他的父親馬騰當年也是一方諸侯,手下兵強馬壯。
馬超從小就在軍營里長大,練就了一身好武藝。按理說,守著老爹留下的基業,在西涼當個土皇帝也挺好的。
可馬超偏偏不甘心只做個地方軍閥。曹操勢力越來越大,馬超知道早晚要跟曹操對上。
建安十六年,馬超聯合韓遂等西涼諸將,率領十萬大軍進攻曹操。
這一仗打得相當激烈,馬超的騎兵沖鋒起來,那真是勢不可擋。曹操后來都說,要不是有許褚保護,差點就栽在馬超手里了。
這場仗雖然最后輸了,但馬超的問題不在于打了敗仗。
真正讓人看不起他的,是他為了自己的野心,把全家老小都給搭進去了。
當時他起兵反曹,他老爹馬騰還有兩個弟弟都在許都當人質呢。
馬超這一反,曹操哪能客氣,直接把馬騰一家二百多口全給殺了。
更讓人覺得馬超冷血的是,他明知道家人在曹操手里,還是義無反顧地起兵了。
在他眼里,成就大業比親情更重要。這種做法,在那個講究忠孝的年代,實在是讓人難以接受。
張飛看不上他
建安十九年,馬超走投無路,投奔了正在攻打益州的劉備。
劉備那是相當高興啊,馬上給了馬超一支軍隊,讓他去攻打成都。馬超這一出馬,劉璋的手下都嚇破了膽,沒幾天成都就投降了。
可就在葭萌關,馬超碰上了張飛。兩個人都是當世猛將,誰也不服誰。
張飛聽說馬超來了,那是摩拳擦掌,非要跟他比個高下。兩人在葭萌關前大戰了三百回合,從早上打到晚上,愣是沒分出勝負。
打完之后,張飛對馬超的態度就變了。他當著眾人的面,直接叫馬超"馬兒"。
這個稱呼可不是什么好話,在張飛看來,馬超這種人連呂布都不如。呂布好歹還知道認干爹,馬超卻是連親爹都能拋棄的人。
張飛這人性子直,心里想什么嘴上就說什么。他瞧不起馬超,主要就是因為馬超的人品。
在張飛的價值觀里,一個連家人都能背叛的人,怎么可能真心對待兄弟?這種人就算武功再高,也不值得深交。
關羽忌憚
馬超歸降劉備后,很快就被封為平西將軍。這個消息傳到荊州,關羽坐不住了。
要知道,關羽這人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地位和名聲。現在突然冒出個馬超,還被劉備如此器重,關羽心里能平衡嗎?
關羽馬上寫信給劉備,說要入川和馬超比武。
這可把諸葛亮給急壞了,趕緊寫信安撫關羽,說馬超雖然厲害,但怎么能跟關將軍您相比呢?
您可是能和張飛并駕齊驅的人物,馬超最多也就是個黥布、彭越之流。
諸葛亮這番話說得相當有水平,既照顧了關羽的面子,又避免了一場內部沖突。
可關羽心里清楚,諸葛亮這是在打圓場。馬超的武藝到底如何,關羽心里是有數的。正因為有數,所以才更加忌憚。
關羽忌憚馬超,不光是因為武藝,更因為馬超的名氣。馬超當年在西涼的威名,那是殺出來的。
曹操那么厲害的人物,都差點栽在馬超手里。現在這么一個人物加入了蜀漢,關羽能不擔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嗎?
趙云看不起他
趙云這個人,在蜀漢集團里算是比較特殊的存在。
他不像關羽那么傲,也不像張飛那么直,但他有自己的原則。趙云最看重的就是仁義二字,這也是他一直跟隨劉備的原因。
馬超剛到蜀漢的時候,趙云就對他保持著距離。
倒不是趙云小心眼,而是馬超的一些做法,實在讓趙云接受不了。
比如說,馬超在攻城的時候,那是相當狠辣,對待降兵降將,也不像劉備那么寬厚。
有一次,劉備打下一座城池,大家都在分戰利品。趙云站出來說,應該把這些財物分給百姓,讓他們安居樂業。
馬超在旁邊聽了,心里肯定覺得趙云太迂腐了。打仗不就是為了搶地盤搶財富嗎?
這就是趙云和馬超的根本區別。趙云打仗是為了匡扶漢室,為了天下太平。
馬超打仗更多是為了自己的功名利祿。兩個人的價值觀不同,自然也就談不上什么交情了。
劉備器重他
要說對馬超的態度,劉備是最有意思的。
表面上看,劉備對馬超那是相當器重,不但給他兵權,還封他為五虎上將。可實際上,劉備對馬超始終保持著一份戒心。
劉備為什么喜歡馬超?原因很簡單,馬超幫他拿下了益州。
要知道,劉備攻打劉璋已經一年多了,龐統都戰死了,還是拿不下成都。
馬超一來,成都就投降了。這份功勞,劉備能不記在心里嗎?
但劉備也清楚馬超是什么人。
一個能為了自己的野心,連家人都不顧的人,你能指望他對你有多忠心?
所以劉備對馬超,那是既用又防。給他榮譽,給他地位,但絕不給他太大的實權。
劉備這一招相當高明。馬超在蜀漢的七年里,基本上就是個擺設。
名義上是五虎上將,實際上很少帶兵打仗。劉備寧愿用魏延這樣的新人,也不愿意重用馬超。這里面的道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馬超自己也明白自己的處境。
據說他晚年的時候,經常一個人喝悶酒,想起自己的家人就痛哭流涕。
可這又能怪誰呢?當初為了功名拋棄家人的時候,就應該想到會有這么一天。
《——【·結語·】——》
馬超這一生,可以說是成也性格,敗也性格。
他的勇猛讓他成為一代名將,但他的冷血無情也讓他在蜀漢始終是個“外人”。
在那個講究義氣和忠誠的時代,一個連家人都能背叛的人,又怎么可能得到真正的信任和友誼呢?
馬超的悲劇告訴我們,做人做事還是要有底線,否則即便爬得再高,內心也是孤獨的。
參考資料:
· 陳壽《三國志·蜀書·馬超傳》,中華書局,1982年版
· 羅貫中《三國演義》,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版
· 易中天《品三國》,上海文藝出版社,2006年版
· 呂思勉《三國史話》,中華書局,2009年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