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凌晨0點10分,隨著資陽市臨空經濟區成資大道上跨成渝鐵路橋梁施工項目部現場響起一聲長哨,全市首座轉體橋啟動轉體作業。這一進展標志著大橋建設進入了最后沖刺階段,為成資大道全線貫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記者在現場看到,重約5500噸的巨大橋體在精密的轉體系統下勻速轉動,僅在85分鐘的鐵路“天窗期”(列車運行間隙時間)內,便完成了一場順時針87度轉體(正式轉體85度,試轉2度)的“空中芭蕾”。
轉體中的上跨成渝鐵路橋梁。
“本次上跨成渝鐵路橋梁轉體施工是整個橋梁建設施工最核心和關鍵的節點工程,大橋緊鄰鐵路既有線,轉體段全長68米,重約5500噸,橋梁翼緣板距鐵路防護柵欄最小距離僅1.68米,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中鐵二十三局資陽涉鐵工程項目部經理張闖介紹說。
轉體前的上跨成渝鐵路橋梁。
據了解,為確保橋梁在轉體過程中的安全與精準,施工團隊從設計到實施均進行了周密部署。在前期準備階段,團隊對橋梁結構設計、轉體系統安裝調試等環節進行了反復論證和優化。施工中,團隊在橋底安裝了高精度球鉸支座,這個如同巨大“關節”的核心部件不僅能承受橋體巨大重量,還能實現平穩轉動。關鍵技術還在于采用了智能化轉體球絞支座(一種可精準控制橋梁轉動的核心裝置)的雙幅橋梁同步轉體施工技術,該技術基于智能傳感系統,可實時監控轉體支座受力、主梁空間線形變化及應力分布等數據,精確控制轉體速率和同步性。依托信息化平臺,施工人員可實時監控轉體速度、橋梁姿態等參數,實時掌握大橋轉體姿態和變形情況,系統還能自動預警風險、評估偏差并實時調整。值得一提的是,團隊還利用高精度監測儀器與視頻監控系統實現了轉體區域無人化作業,大幅提升了施工安全性。
轉體后的上跨成渝鐵路橋梁。
成資大道是資陽臨空經濟區首批啟動的“三縱三橫”及高速公路連接線之一,作為連接成都的快速交通大通道(資陽連接成都的首條快速通道),它不僅構建了天府國際機場與資陽之間的“雙快”走廊(快速公路和軌道交通),還是貫通臨空經濟區、老城區和城東新區的交通要道,對資陽融入成都都市圈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其中,上跨成渝鐵路轉體橋工程作為全線關鍵節點,也一直備受關注。
目前,成資大道項目正按照計劃穩步推進后續工程建設。下一步,施工團隊將圍繞轉體橋結構穩固、橋面完善及周邊配套等,開展轉體橋后續施工作業,全力以赴推進成資大道建設,確保早日全面建成通車,為資陽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
見習記者 王雯靜 陳柯芯 全媒體記者 凌曦曦 黃志祿 劉一笑 肖珣彤
來源:資陽觀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