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直新聞消息,特朗普近期在俄烏問題上動作頻頻。他先是放話稱若俄羅斯50天內不停火,美國就用關稅加碼制裁,接著又否認曾鼓動烏克蘭襲擊莫斯科,這般搖擺操作引發多方關注。而這一系列舉動背后,美俄所謂的和平跡象實則是假象,特朗普的野心逐漸暴露,連中方也可能被卷入其中。
特朗普給俄羅斯定下50天停火期限,宣稱到期不停火就加征關稅,這事兒讓美國國內都捏了把汗。美國媒體直接評價這一最后通牒“對美國自己都極其危險”。他會這么做,跟之前沒兌現“很快實現俄烏停火”的承諾有關。之前他多次炫耀能讓沖突停火,結果沖突持續至今,他大概是惱羞成怒,不僅抨擊普京,還宣布恢復對烏軍事援助。這關稅制裁可不是小打小鬧。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媒體分析,傷害美國的不僅是對俄加征100%關稅,更是要對和俄羅斯有貿易往來的國家加征同樣關稅。要知道,美國之前發動關稅戰就沒占到便宜,這次制裁更嚴苛,只會讓自己更受傷。而且這還是在美國國會推動二級制裁法案時的表態,看來美國是鐵了心要這么干。可美國自己也和俄羅斯有貿易往來,進口的還都是關鍵東西。據烽火線信息,美國核電站需要從俄羅斯進口大量核燃料,航空航天領域也離不開俄羅斯的鈦合金,這些產品從其他地方很難完全弄到。
而從后來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美國駐北約大使惠特克以及一名白宮官員的說法中,也證實了特朗普此番威脅中真正所針對的對象和意圖。這些美方官員宣稱,特朗普指的是對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實施“二級制裁”,并非對俄羅斯商品征收關稅。由于美俄貿易往來很少,因此“二級制裁”可能是最嚴厲的制裁措施,而對中國和印度等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征收關稅,才會對俄羅斯經濟造成巨大影響。
普京(資料圖)
俄羅斯要是想卡美國脖子,其實挺容易。要是真實施二級制裁,很多貿易伙伴可能就沒法和美國正常做生意了。美國一直靠美元優勢買廉價商品,一旦加征100%關稅,貿易伙伴很可能不再供貨,美國說不定會陷入危機。就像4月2日發動關稅戰后,美國超市已經出現貨品短缺,因為不少伙伴都在觀望政策。俄羅斯那邊對特朗普的“最后通牒”反應不一。拉夫羅夫說想弄清聲明真實含義,還引用俄羅斯諺語“挖坑者必自陷”告誡西方。
佩斯科夫認為聲明很嚴肅,需要時間分析。里亞布科夫則態度強硬,稱對俄設條件不可接受,外交不行就繼續特別軍事行動。有意思的是,特朗普放話后莫斯科股市沒跌反而漲了。英國廣播公司覺得這看似俄羅斯反擊有效,實則其劣勢快藏不住了。俄羅斯現在面臨兩大問題:一是前線缺人,普京簽署新法律允許非公民參軍,直到沖突結束;二是缺錢,3000億美元主權資產被凍結,能源出口也受制裁。所以俄羅斯一邊找中國擴大能源合作,一邊宣布減少2026年度軍費。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這邊也有自己的小算盤。他有兩個訴求,一是俄烏50天內達成協議,二是讓歐洲為美援烏的“頂級武器”全額買單,100%關稅只是備選。呂特代表歐洲表示愿意買單。但他所謂的“成果”也摻水,7月13日他自曝6月關稅政策獲利至少250億美元,可這錢不少是從美國民眾身上來的,而且各國還在反擊,印度計劃對美部分產品征報復性關稅,日本也表態要捍衛利益。
特約評論員庚欣分析,特朗普政策搖擺是常態,既有針對建制派的“顛覆性搖擺”,也有“自我搖擺”。說到底,特朗普這出戲就是演給國內選民看的。50天后大概率是雷聲大雨點小,俄烏戰場的勝負終究要靠炮彈說話,而不是關稅威脅。這場博弈再次證明:在國際政治這個牌桌上,光會虛張聲勢可贏不了牌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