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平陽:20余名外賣騎手被聘為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監督員
林群晗 阮家驊 鐘園園
本報訊(記者林群晗 通訊員阮家驊 鐘園園)“以后我不僅要送餐,還要當‘偵探’。”近日,在浙江省平陽縣檢察院舉行的首批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監督員聘任儀式上,20余名外賣騎手接過聘任書,從此多了一個新身份——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監督員。
按照網絡保護監督員的工作要求,騎手在配送過程中應嚴格驗視配送物品,加強消費者身份年齡審核,一旦發現可疑訂單,應當記下訂單號、商家名稱、消費者聯系方式等信息,及時向檢察、市場監管、煙草等部門報備,及時反映向未成年人銷售違禁物品的線索。
為什么要聘任外賣騎手做監督員?這源于平陽縣檢察院辦理的涉未成年人案件。該院未成年人檢察部門負責人李喆人介紹,檢察官在辦案中發現,部分商家在線上接單時,未對購買者身份、年齡進行核實,通過平臺向未成年人違規銷售煙酒,甚至存在利用跑腿服務配送管制藥品的情況。
針對這一問題,今年4月,平陽縣檢察院向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制發檢察建議,督促加強監管。相關行政主管部門立即行動,針對存在的問題對轄區煙酒店鋪進行排查,對涉案門店作出行政處罰,約談相關負責人,推動商戶在顯著位置張貼“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煙酒”警示標識,同時督促平臺加強行業管理,暢通線索反映渠道。
“我們的治理并未止步于煙酒銷售。”李喆人介紹,該院在辦理一起販賣毒品案時發現,涉案未成年人通過平臺倒賣管制精神藥品。“杜絕濫用右美沙芬等處方藥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現象,不僅要開展刑事打擊,還要對藥品零售行業違規銷售問題進行綜合治理,從源頭阻斷。”該院隨即制發檢察建議,督促相關部門開展專項整治,對全縣281家藥店進行排查,責令7家違規門店退回庫存藥品,并對3家未嚴格審核處方的藥店作出整改處理。
為強化警示教育,平陽縣檢察院組織藥品零售企業負責人、外賣騎手代表觀摩相關案件庭審,使其了解濫用右美沙芬的危害、加強監管的必要性以及違規銷售的嚴重后果。
“參加了庭審觀摩,我才意識到隨手一單有可能改變孩子的人生。現在有了新身份,我更要為保護未成年人盡一份力。”一名受聘的外賣騎手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