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國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是由年輕音樂家聶耳譜寫,每個中華兒女都會唱的國歌。
就是這樣一位優秀的中國音樂家,從小受到家庭環境的熏陶,走上了音樂之路。
卻沒想到在他為電影創作主題曲《義勇軍進行曲》的兩個月后,在日本的海濱不幸溺水身亡。
年僅23歲就意外離世的他為何會被國人如此銘記,他還做出了哪些貢獻呢?
01
童年經歷
在1912年,辛亥革命正在我國南方爆發,這是一場為了推翻封建帝制的全國性革命。
就在這年,有一個未來的音樂家誕生在云南昆明的一個中醫家庭當中,他的父親是一名中醫。
父親從小就對中醫勤學苦練,面對任何疑難雜癥都細心觀察,并且開了一家小小的中藥鋪,自己負責看診和抓藥。
而他的母親是一名來自傣族的女性,也是十分自強,在后來撐起了整個家庭。
在他四歲那年,父親因病去世,而家中還有包括他在內的六個孩子要養。
于是母親決定扛起家庭的重擔,接過父親的中藥鋪,但是她作為當時的一個女性,是沒有行醫資格的。
于是為了全家的生計,母親拼盡全力考取行醫資格,終于保住了家中的中藥鋪,自己的六個孩子也不至于流落街頭。
可是即便母親再如何努力,畢竟有六張嘴要吃飯,所以母親加上六個孩子的日子過的緊巴巴的。
為了生計也為了能夠讓孩子們的營養跟得上,他的母親還在晚上做一些針線活補貼家用。
而他的音樂啟蒙就是來自母親,母親身為傣族自然是能歌善舞,但是年齡漸長,母親已經很少跳舞了,只是偶爾唱幾句歌。
而正是這種喃喃自語的旋律中,他體會到了音樂的樂趣。
這種簡單又迷人的旋律讓他懂得了民族音樂的魅力,他經常纏著母親唱一些從未聽過的小調。
雖然每天都很疲憊的母親,對他也是有求必應,經常給他唱一些民族小調。
在他讀小學的時候,成績十分優秀,但是家庭經濟困難,交不起學費,于是他就轉到當地的私立學校學習洞經音樂。
本來就對音樂十分感興趣的他更是把握住每一次學習的機會,在每一次文藝匯演上還積極地表演其他樂器。
他會的樂器種類繁多,像雙簧,演奏樂器,箏,琶他都能夠熟練使用。
正是因為他的積極表現和多才多藝,他參加學校的學生樂團,還擔任了至關重要的“指揮”一職。
直到他13歲畢業那年,學校還為他頒發了獎狀,用來嘉獎他在校期間的表演優異。
02
參加革命
因為他從小成績優異,他直接報考了家鄉當地最好的高中初中,以優異的成績成功進入學校。
在這個資源豐富的初中,他的才華得以展現,學校不僅經常開辦各種各樣的樂器演奏,還大力宣傳革命的重要性。
于是關于革命的種子便悄悄地埋在了他的心底,并且他也開始認識到國際形勢,知道只有自己強大,才能夠有選擇的機會。
于是他抓住每一個可以學習收獲的機會,無論是什么樂器,他都愿意也敢上手一試。
并且他還開始學習英語,為以后的出國學習也打下了基礎,不僅如此,他還博覽群書,積極了解各種國內外形勢。
慢慢地他開始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觀,對于心中所堅持的正義有了新的認識。
在他初中畢業之后,他進入當地最好的高中,主修英語,并且積極參加共青團組織的“讀書會”。
每次讀書會,他都對“馬克思主義”有了全新的認識,他也漸漸被這種思想所感染,在加上同門們的勸導,他也走向了革命的道路。
在他進入高中過一年后,他便作為革命黨成員之一,多次以“互濟會成員”的身份進入監獄探望革命同志,為他們加油打氣。
不僅如此,他還積極地學習馬列主義的革命理論,參與多次游行示威,以實際行動踐行自己的理想。
直到他坐上火車決定去往當時的革命根據地“湖南”,在這里,他對于革命有了更加切身的感受。
甚至他加入了新兵隊,愿意從零開始集訓生活,但是他的理想遠不止于此。
就在第二天的春天,他跟隨軍隊南下,原本想進入當時最知名的軍校——黃埔陸軍軍官學校進行學習,但是卻沒想到資格收到限制。
于是萬般無奈的他值得考進當時廣東喜劇研究所所開設的音樂班,繼續發揮特長。
但是他在進入音樂班之后發現這里的氛圍以及認知與自己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于是他決定離開。
在同鄉的幫助下,他終于湊夠車費返回家鄉云南,又回到高中就讀。
但是已經見過世面的他,開始有了很多新想法,在這里他與同學們一起組織音樂社,一起創辦許多音樂活動。
與此同時,他還遇到了一位來自法國的音樂老師——波西文,這個老師發現他十分好學,并且很有天賦。
于是從最基礎的樂理知識開始傳授,還教他如何彈奏鋼琴,對于他來說,這些都是沒有接觸過的西洋樂器,所以他也格外受教。
并且他還不忘心中的信念,經常在筆記上抄寫關于馬克思的理論以及自己的想法。
可是這樣的日子沒過幾個月,各地軍閥混戰,昆明當地的武器庫發生發爆炸,造成了當地至少上千人的死亡。
將這一切看在眼里的他默默下定決心,要為受苦的老百姓們討回公道。
卻沒想到被軍閥注意到,無奈之下他只得躲到農村鄉下,直到事態稍有平息才返回學校。
可是這些軍閥依舊不罷休,還要繼續抓捕這個“刺頭”,他只能再次躲了起來,可是沒想到卻被叛變的內奸出賣。
為了保住性命,他只得一路向東,甚至去往上海,沒想到在這里,他正式加入“反帝大同盟”。
在正式加入共產黨之后,他就一直施展自己的才華,用音樂來傳遞力量。
在五年的時間里,他作詞作曲至少有幾十首,但是其中最出名的還要數《風云兒女》的《義勇軍進行曲》,這首歌后來被當做我國的國歌。
03
溺水身亡
可是就是在他創作出如此的曠世巨作之后,他被當時的國民黨政府一度封殺。
萬般無奈之下,他只得再次逃亡避難,這次他接著逃命的機會去了日本,想著在這里還可以學習樂理知識,豐富積極的技能。
并且他還覺得這首歌不夠完美,準備繼續修改。
直到一個月后,他終于將最終稿確定并寄回上海,本以為前途一片大好的他,卻不曾想就在兩個月后出現了意外。
剛到日本的他,僅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就學會了用日語與人交流,盡管不算流利,但是已經相當不錯了。
可是就在他在海邊與同伴們游玩的時候,在日本時間的下午一點半左右發生了意外。
據他的同伴回憶,那天的風浪很大,他在海水中游泳,深度大概到胸口。
卻沒想到過了一個多小時,一起玩的同伴們都陸續上岸,但似乎他卻沒了蹤影。
直到下午六點,距離他下水已經過去四個小時,還是沒能找到,一行人報了警。
等到晚上十一點,警察給他的朋友們打來了電話,說人已經找到了,但是已經死亡。
根據警察的描述,像溺亡,并且經過當地的醫生檢驗確實是窒息而死。
一代天才音樂家聶耳就這樣溺亡在異國他鄉,人誰也無法接受,于是警察聯絡到大使館,但是他此前的經歷特殊,并沒有登記身份。
直到他的好友從東京趕來,才能處理他的后世,與此同時,他的三哥也從云南趕往上海,要將弟弟的骨灰接回家。
但是他的三哥也不敢將這個悲慘的消息告訴母親,直到瞞不住了才決定告訴母親,怎知母親得知小兒子溺亡的消息后直接暈倒造地。
04
后世影響
一代天才音樂家的離世讓所有人都為之扼腕嘆息,他是那樣的年輕有才華。
可是命運的齒輪總是在不經意間轉動,他也無力更改。
回想他的一生,伴隨著音樂與馬列主義的熏陶,他一直在堅持自己心中的信念,并為之奮斗。
并且他還留下了照顧多作品,可以供后人研究傳唱。
正是這樣一個“人民的音樂家”值得我們所有人緬懷,今天是他逝世的九十周年,雖然他已經與世長辭,但是他會活在我們每一個人心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