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7月18日電 (記者董兆瑞)7月17日晚,以“依山依水旁 一會一樂章”為主題的2025國際基礎科學大會音樂會在北京懷柔科學城奏響。
著名阮咸演奏家、非遺傳承人馮滿天,笛簫演奏家丁曉逵,鋼琴演奏家馮朗庭等藝術名家聯袂登臺,與北京民族樂團共同演繹了一場融匯古今、貫通東西的音樂盛宴。來自全球的頂尖科學家、懷柔科學城科研人員,以及國際會都、中國影都的各界嘉賓共300余人齊聚一堂,聆聽動人樂章。
“我認為音樂與數學之間有很多共通之處,我自己也很喜歡彈鋼琴。當我在做數學時,能體會到與演奏音樂相似的情感。總之,這是一次令人愉悅的體驗。”參會嘉賓亞歷山大·伯格倫德說。
音樂會的舞臺,成為科學與藝術展開深度對話的奇妙空間。馮滿天先生一曲典雅深邃的《天高云淡》,阮咸古樸悠遠的音色仿佛勾勒出宇宙的浩渺與寧靜,其創作中巧妙融合的中西技法,恰如基礎科學探索中兼容并蓄、勇于創新的精神內核,引發了臺下科學家的深深共鳴。
《牡丹亭·游園》的婉轉纏綿、《梨花頌》的委婉大氣,這些經典戲曲選段以其精妙的結構和深刻的情感表達,展現了東方藝術特有的和諧之美。而《金蛇狂舞》的激昂熱烈、《北京一夜》的現代風情,讓在場嘉賓如癡如醉,展現了中華文化的蓬勃活力,推動現場氣氛達到高潮。“音樂的韻律與科學的邏輯在此刻完美融合,讓人心生共鳴。”參會嘉賓感嘆。
悠揚的旋律、獨特的東方音韻,這場以中國民族音樂為核心的音樂會成為向國際科學界展示中華文化深厚底蘊和獨特魅力的生動窗口。音樂會在熱烈的掌聲中落幕,許多科學家仍意猶未盡。
“這是我的第二次來北京,我去了雁棲湖、紅螺寺、長城,品嘗了中國美食,還聆聽了這么美妙的音樂會。我覺得文化和科學都是超越國界的,希望能再來中國,了解更多中國文化。”參會嘉賓維內特·巴夫納說。
據了解,2025國際基礎科學大會于7月13日至25日在懷柔科學城舉辦。這場音樂會是“走進懷柔”系列活動之一。“我們舉辦活動的初衷是想讓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科學家,在輕松愉悅的藝術氛圍中,增進對彼此文化的理解,感受中華文化的開放與包容。”活動負責人介紹。
近年來,大會舉辦地懷柔科學城發展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截至目前,已經進入“運行為主”的新階段,16個設施平臺面向全球開放共享,累計開放機時143萬小時、7.14億CPU核時,服務國內外用戶600余家。這里更是人才匯聚的科研高地,在懷科研人員達到2.5萬人。在原始創新領域,已突破51項關鍵核心技術,產出386項重大成果,斬獲多項國家及北京市科學技術獎。
“我們希望每一位遠道而來的科學家朋友,不僅能沉浸于前沿的學術探討,也能在《金蛇狂舞》的節奏里、《天高云淡》的意境中,觸摸到中華文化的脈搏。”活動負責人表示。
“通過這次活動,懷柔科學城再次向世界展示了獨特魅力。這里不僅是全球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集聚地,更是科學與人文交相輝映的創新沃土。在這里,我們既能感受到前沿的科研脈動,也能體驗到深厚的文化底蘊。”一位參會科學家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