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今天已是7月18號、星期五,明天又是周末了,而且后天20號就要迎來今夏三伏的第一天了,標志著夏季進入一年中最悶熱的時段。
三伏天通常分為初伏、中伏和末伏,一般情況下出現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左右,也就是小暑和處暑之間,“伏”的意思表示天氣太熱,宜伏不宜動。
三伏天是我國全年降水最多的時節,也是全年平均氣溫最高、濕度最大、氣壓最低、風速最小,高溫日數最多的時候,此時不僅“高溫高濕”,而且“濕熱交蒸”達到頂峰。
不得不說,三伏天雨熱同期、既熱又濕,屬于一個不太討喜的時節,但是三伏天雨熱同期的環境,卻是許多植物和莊稼旺盛生長的最好季節。
總算熬過了此前兩天的高溫最強時段,來看看今日18號的氣溫實況圖,是不是感覺顏色“清淺”了不少呢?
隨著未來兩天盤踞在西部的大陸高壓有所減弱,其與副熱帶高壓之間的關聯將會撕裂開來,尤其是進入七月下旬后大陸高壓還將會進一步減弱。
同時本輪高溫熱浪將從21號開始,屆時大范圍高溫將會得到明顯緩解,僅有東部沿海一帶會繼續受到副熱帶高壓的困擾。
因此在20號之前,華北中南部、黃淮、江淮、江南、華南、江漢、陜西關中等地的局部地區,最高氣溫可達37~39℃,尤其四川盆地一帶的最高氣溫仍將接近或突破40℃以上。
只不過,擊退這場較大范圍酷暑高溫的幕后推手,除了高壓環流自身的調整變化,還有冷空氣和臺風這對經典“搭檔”的聯手助力。
按照往年的慣例,就西北地區東部、華北、黃淮、長江中下游流域等地而言,隨著副熱帶高壓西升北抬,并強勢掌控著長江中下游至黃淮一帶,與大陸高壓一起打造高溫天氣。
而此時的降水多在副熱帶高壓邊緣的水汽通道上,因此對副高控制下的高溫少雨地區來看,若是出現一個強度不是很大,并能夠帶來清涼的臺風,那是再好不過了。
然而臺風真的要來了,而且還可能是“扎堆”到來
一個熱帶低壓系統將于未來12小時內加強為6號臺風“韋帕”,在19號早晨進入南海東北部一帶,而且這個臺風強度持續加強,并逐步向廣東西部到海南島東部一帶靠近。
受這股熱帶低壓外圍環流的影響,從今天白天開始,廣東沿海一帶將會陸續迎來中到大雨,而粵、桂、瓊等地的降雨也會相應地有所增強,局地將會出現暴雨或大暴雨天氣。
需要關注的是,6號臺風除了會導致華南一帶出現強降雨外,同時也會助力副熱帶高壓把水汽向北方輸送,再加上高空槽東移,使得冷空氣和暖濕空氣在北方交匯碰撞。
推動四川盆地、西北地區東部至東北、華北、黃淮等地出現一輪較強的降雨過程,形成一個縱貫南北的狹長降雨走廊。
從降雨的進程和路線來看,今日18號強降雨區域主要位于西北地區東部,明日19號至20號主要影響華北、內蒙古和西南地區,而在20號夜間至22號白天強降雨轉移至東北地區和黃淮東部。
其中黑龍江西北部、吉林東南部、遼寧東部、河北北部、山東北部、內蒙古東部、四川盆地東南部這些地方的雨勢強勁,局地將會有暴雨或大暴雨天氣。
由上可見,未來幾天隨著熱帶低壓趨向華南沿海,南北方降雨形勢發生較大變化,大范圍的高溫酷暑模式即將切換成為暴雨模式。
北方地區將會迎來一輪較強降水過程,四川盆地、黃淮中西部、江南中部等地仍有高溫天氣,特別是在6號臺風登陸前后,東側的太平洋上可能還會有新的臺風生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