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消息,當地時間7月15日,韓國新任國防部長提名人安圭伯在國會國防委員會人事聽證會上明確表示,自2006年起通過韓美定期評估,韓軍已取得相當成就。這番話指向清晰——韓國希望美國歸還戰時作戰指揮權。而安圭伯是總統李在明親自提名的人選,這一舉動被外界視作韓國政府收回指揮權的重要信號。要知道,這是前總統尹錫悅任內始終沒敢推進的事。
對李在明而言,收回戰時作戰指揮權是競選時的重要承諾。而且這也是解決韓美歷史遺留問題的關鍵。多年來,韓國在軍事安全上受美國制衡,李在明不想讓這種狀況持續。另外,特朗普政府對韓加征25%高額關稅,還要求韓國在造船業打壓中國,李在明不認同這些政策,想以收回指揮權為籌碼,讓美國在關稅等問題上讓步。
特朗普(資料圖)
安圭伯不僅在聽證會上釋放信號,此前提交給韓國國防委員會的問答資料中還強調,韓國國防部要盡快推進戰時作戰指揮權回收工作,韓軍也正按韓美協議保障韓軍主導的聯合防衛體制穩定運作。這些都表明韓國政府的迫切態度。不過,在安圭伯發言后,韓總統府發言人姜由楨回應稱,相關言論只是安圭伯的個人意見。明眼人都清楚,安圭伯由李在明提名,這樣的回應更像是給美國留面子,不想把關系鬧僵。
現在特朗普陷入兩難。不歸還,輿論上難以交代;歸還,美國將失去對韓部分控制權。要知道,特朗普一直看重對盟友的掌控和利益索取。畢竟早在2006年時,韓美之間就已經達成了協議,而協議中的內容則是,美軍將會在2012年4月,將戰時作戰指揮權移交給韓軍。
但在2010年6月時,移交時間被推遲到了2015年12月。結果韓軍苦等4年后,在2014年時,美國又表示,移交時間要重新進行商定,并且不再設置具體時限,僅在滿足條件時,美軍才會將指揮權交接給韓國。但現在已經11年過去了,美國依舊沒有主動將作戰指揮權交出來的意思,這可讓李在明有點沒耐心了。
石破茂和李在明(資料圖)
特朗普第一個任期內的續約談判中,曾要求韓方負擔金額翻倍,文在寅政府沒接受,但歷版協議中韓國負擔的數額一直在漲,漲幅通常超過韓國通脹水平和經濟增長率。去年拜登政府時期,美韓續約2026至2030年協議,韓國明年將支付約11.1億美元,可這顯然沒達到特朗普的預期。當前國際局勢復雜,朝鮮半島問題備受關注。美媒曾刊文建議美國接受朝鮮擁核,遭日韓反對。
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訪問朝鮮后抵達天津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外長理事會會議,俄朝關系發展及中俄互動,都讓半島局勢更添變數。新一次美日韓“自由之刃”軍演在籌備中,朝鮮大概率會有反應,半島緊張局勢可能升級。在這樣的背景下,韓國提出收回戰時作戰指揮權,無疑讓地區局勢更復雜。另一邊,韓國前總統尹錫悅正深陷法律糾紛。
日韓軍演(資料圖)
當地時間17日10時15分,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對尹錫悅涉嫌發動內亂案進行第11次庭審,尹錫悅未出席。這是他本月10日被拘留后第二次缺席庭審。其律師稱尹錫悅健康惡化無法出庭,還對特檢組提出異議,法院則要求提交健康證明或通過合法手段解決特檢組相關問題,并敦促尹錫悅出庭。尹錫悅的10天拘留期進入最后三日倒計時,特檢組多次要求將其帶到調查室均遭拒絕。
若尹錫悅繼續拒絕,特檢組可能直接將案件移送法院啟動直接起訴程序,這將是韓國憲政史上首次。同時,針對尹錫悅夫人金建希弊案的調查也在進行中。尹錫悅自身難保,自然無暇也不敢推動收回戰時作戰指揮權這樣的大事。李在明在此時推動收回戰時作戰指揮權,面臨的壓力不小。美國的態度至關重要,特朗普的決定將直接影響后續發展。而這一舉措也必然會對韓美關系、朝鮮半島局勢產生深遠影響,后續進展值得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