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貴州頻道
近年來,貴州省鳳岡縣以集中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為契機,緊盯校園餐全鏈條全環節,創新構建“三端四化一盤活”管理模式,實現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精細化、可追溯管理,堅決守護校園“舌尖安全”。
嚴把“三端”閉環 織密全程監管網
在食品安全防控方面,全縣校園餐推行“前端嚴準入、中端強管控、末端廣監督”的“三端”閉環模式,全面提升校園餐安全水平與品質。
鳳岡縣校園陪餐。 鳳岡縣教體局供圖
聚焦食材供應與資金安全兩大源頭,嚴格制定食材準入標準和檢測要求,建立基地準入退出機制。強化資金保障,實行“校財局管”、專戶管理、按月撥付、次月清算,確保資金封閉運行、規范高效、安全撥付到位;健全學生餐管理部門聯動和學校食材配送企業及上下游供應商監督反饋等機制,常態化開展質量抽檢與風險預警。全面推行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探索供應基地監控直連配送企業及監管部門,壓實政府主管、部門主責、企業主體多維責任,確保食材全程可控、安全可靠;創新“家長委員會+兩代表一委員”協同監督機制,覆蓋食材驗收、營養配餐、食安管理、經費使用等全流程。堅持校長、教師和家長陪餐制,暢通省、市、縣三級舉報渠道,形成“社會監督-學校改進-群眾滿意”治理閉環。2025年參與陪餐1531人次、驗收130人次、提出意見322條。
在鳳岡縣綏陽中學食堂,管理人員和膳食委員會成員正拿著手機掃描包裝箱上的二維碼。 鳳岡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聚焦“四化”賦能 提升管理質效鏈
如何驅動校園餐管理提質增效?鳳岡縣聚焦“需求清單化降成本、食材本土化優供給、配送規范化保安全、溯源智能化促透明”,構建了從田間到校園餐桌的全鏈條管理體系。
鳳岡縣校園餐保供基地。 鳳岡縣農業農村局供圖
全縣學校按學期精準測算形成食材需求清單,組建多方詢價小組定期開展市場調查、現場詢價、綜合定價。推行“以需定供、訂單生產”,引導本地基地按需種養,實現供需精準對接,有效降低成本;優選縣內龍頭企業、規模基地、村集體經濟“三類主體”52家納入采購平臺,構建就近供應網絡。深化企業合作,聯合本地規模化養殖場、大米企業打造水產品、禽類和大米標準化保供基地,打造水產品、禽類、大米等標準化保供基地,引導村集體聯結種植大戶、脫貧戶訂單供應果蔬。目前,全縣校園餐米、肉、魚等核心品類實現100%本地化,整體本地采購率達52.74%;嚴格執行“統招、統購、統配、統送”要求,壓實配送企業責任。實行基地直采、專業分揀檢測、專車定時配送,全程應用GPS定位、溫濕度監控,分類包裝、信息明示,重點食材索證索票齊全。今年累計為154所學校配送3000余噸食材,抽檢53批次合格率達100%;依托市級智慧平臺,創新構建“一碼溯源”體系,整合溯源碼、圖片、供應商、檢測報告等全鏈條數據,實現“一物賦一碼、一單溯全程”精準管理。嚴格執行“多人聯檢”核驗清單憑證,落實“明廚亮灶”實現驗收、保管、留樣、加工、供餐全過程100%視頻監控。
鳳岡縣鳳錦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學生營養餐分揀車間。 鳳岡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盤活閑置資源 實現多方共贏
在打造校園放心餐過程中,為進一步管好用好農村閑置低效資產,鳳岡縣還成功探索出校園餐食材供應與農村閑置低效資產盤活有機結合模式,實現多方共贏。
鳳岡縣校園餐保供基地。 鳳岡縣農業農村局供圖
集中整治工作開展以來,鳳岡縣全面摸清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形成的農村項目資產底數,通過完善設施自主盤活、招強引優合作盤活等路徑,將集中連片閑置資源改造提升為標準化校園餐食材供應基地。同時,采取“學校點單-部門派單-主體接單”模式,與改造基地簽訂校園餐食材直供訂單。通過創新該模式,既有效盤活農村閑置資源、扶持鄉村產業,又為校園餐提供安全、穩定食材來源,實現“校、農、村”多方共贏。目前,鳳岡縣已盤活閑置蔬菜基地4個、700余畝,閑置圈舍2個、4100余平方米。(鳳岡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