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成都三環路上有這么兩趟公交車,一條經茶店子公交站繞北三環段開行至成都東站,另一條經茶店子公交站繞南三環段開行至成都東站,這樣這兩條公交線路恰好繞著整個成都三環路走了一圈,這樣兩趟車坐下來的話要走差不多51公里,這就是曾經的136路和137路公交。
137路的特別不僅僅因為它是繞著三環路走,更特別的是曾逼瘋全國網友的那些公交站名:三環羊犀立交北外側站、西三環路四段南外側站、西三環路四段中外側站……這些宛如繞口令的站名,被乘客調侃為“漢語八級聽力考試”,網友哀嘆:“坐這輛車,耳機都不敢放大聲!得時刻注意車內廣播播站名”。因為這些“打腦殼”的站名,137路還上過熱搜。
那么為何導致當初的137路站名如此的“繞”呢?
其實,這段“燒腦”歷史源于特殊背景。2010年137路開通時,成都發展還不不如今日,三環路周邊多為農田空地,缺乏地標參照,只能用“內外側”“一二三段”等方位詞區分站點。盡管2014年曾簡化站名,但50個站點中相似名稱仍讓乘客頻頻下錯站。
轉機出現在2019年。成都公交集團啟動大規模站名優化,經三個月調研論證,當年11月20日,三環路沿線180余個公交站點集體“改名換姓”——北三環路一段東內側站變身“歡樂谷”,北三環路四段外側站更名“致和路口”,三環創業路口西外側站更名為“天府生命科技園站”。新名稱全部采用公園、社區、路口等接地氣的地標,區分度顯著提升。一位市民感嘆:“現在的站名一聽就明白到了哪兒!”
但是如今站名改了,136和137路也不是曾經的線路了,如今的137路改為了茶店子公交站往返成都公交停保基地,與之前相比短了一截。
而136路更是已經變得“面目全非”,由茶店子公交站地鐵往返熊貓大道站,和原來相比基本上短了一半。
不過,新136路沒到的川陜立交、成南立交、十陵立交等地,該有135路接替。135路由地鐵韋家碾站往返成都東站東廣場。
這樣137路+136路+135路也是可以繞三環路一圈的。
數據來源:成都公交集團、百度地圖、百度百科等
注:部分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