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鵬是成長型導演,把觀眾當回事。
十年時間打磨,六部電影沉淀,三個階段三重不同形態的大鵬。
1.0時期的草根喜劇,《煎餅俠》《縫紉機樂隊》,還處于摸索階段,2.0時期的社會喜劇,《吉祥如意》《熱烈》《保你平安》,進階蛻變,作者性顯露。
主題依然是小人物的夢想與逆襲,角色仍舊是認真、守正、努力、偶爾圓滑、從不放棄,但打磨的張弛有度。
類型上,有內里乾坤的穩重和黑色幽默感,較之前進步許多,喜劇創作更加扎實,生活就是有很多糟心事,但也要在難搞的日子笑出聲來,反PUA、反麻木、反馴服,追求有思考的會心一笑。
所以《長安的荔枝》好似為大鵬量身定做。
與之相遇,有種不謀而合的渾然一體感,說改編的妙筆生花可能有些夸大,但絕對是不負期待。
戲劇張力和故事節奏平衡的相當到位,無注水,無閑筆,從頭到尾快馬加鞭,鞭辟入里,將原著的精髓盡皆還原。
電影開頭與小說一樣。
李善德在同僚欺瞞之下當了荔枝使,以為時來運轉,其實就是個死。
鮮荔枝,三日色香味俱變,可嶺南到長安,遙遙五千里,何止十數日,這是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但任命板上釘釘,若不能在貴妃生辰當日送來,家破人亡,下套、設局、破局,當棋子、做棋手、摔棋盤,爭分奪秒搏一個可期的未來。
極端環境下的奇事、奇人、奇跡,為了一線生機,大唐邊緣人逆天改命。
當初的他,初入世,意氣風發,然而蕭瑟秋風今又是,少年心氣卻不在,上班是最好的醫丑,他也換了模樣。
曾經那個心比天高的少年,未被世界浸染,也曾特立獨行,但人生在世有太多不易,所謂活著,便不可特立獨行,當和光同塵,眾人抬轎。
用了十幾年,五千里,李善德才懂得這個道理。
十一日,荔枝運到長安,色香味不變,但五千里下來,李善德卻變了。
一開始,他信誓旦旦,保護荔枝園,與朋友交心,赤子之心未蒙塵,到最后,眼見趙辛民砍伐荔枝園,侗人撕心裂肺,卻無能為力,與蘇諒的君子之交也走到盡頭。
丟了好友,失了信譽,毀了道德,一隊人死走逃亡散,最后只剩一人一騎一壇抵達長安,可路上的李善德管不了那么多,導致他前后的人格和情緒是割裂的。
但也正是這五千里讓李善德從變回到不變。
內部互相推諉,上下耗費無數,沿途民生疾苦,為權貴的一口鮮,賦稅加重,人去驛空,民不聊生。
到頭來,底層牛馬的老實勤勉不過是廟堂權斗的棋子,天下百姓的生計性命在他們眼里不如美人一笑。
一騎紅塵妃子笑,看起來彰顯大唐國力,實則是一路煙塵萬民凋,血淚凝成白玉膏,暗含悲涼的黑殘深。
興,百姓苦,就為“妃子笑”勞民傷財,天下皆是玩物,亡,百姓苦,安史之亂襲來,圣人出逃,黎民不得安生。
世間多不公,以血引雷霆。
李善德因心中之道怒斥右相,質問他“取之于民,用之于上,荔枝與國,孰輕孰重?”
得罪右相,長安的大好前程煙消云散,被流放嶺南,但他對得起本心,讓人格與情緒不再割裂,實現了合理的統一。
結尾與書中相比,大鵬略作修改,非畫蛇添足,而錦上添花。
楊冪飾演的鄭玉婷跟書中一樣,保留了角色的點睛之筆,一句“我嫁的是他,又不是長安”勝過千言萬語,多好的愛情,多么鏗鏘有力的壯懷。
書中的李善德是一口氣吃了三十多枚荔枝,上火病倒在床榻,醫生診治后問他可有心事,李善德側過頭看向北方,擺了擺手:“沒有,沒有,只是荔枝吃得實在太多啦。”
片中李善德望向長安,一段平行蒙太奇,長安兵荒馬亂,一片廢墟,嶺南李善德狂吃荔枝,無語凝噎,淚眼婆娑,妻兒坐于身旁,雖不發一言但大唐因荔枝由盛轉衰的以小見大,可見一斑。
《長安的荔枝》剖析李善德,何嘗不是在講大鵬。
李善德認真踏實,真誠交友,心懷天下,大鵬也是,微末時結交的朋友,成名后友誼不變,所以有那么多人來客串。
剛拍電影時,觀眾不滿意,他不去辯解,也不怪觀眾,反而求真務實,行穩致遠,進而有為,尊重觀眾,給觀眾吃點好的,觀眾就會記得你的好,你的公信力自然不會崩塌。
像大鵬這樣的實用派多一些,中國電影的大好前程何愁不來,也會有更多的容錯率去試錯,從而實現觀眾、市場、電影的三向奔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