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排最近公布了世錦賽24人大名單,結果一出來,球迷圈直接炸鍋,老將朱婷、袁心玥、刁琳宇這些名字全都沒在名單里,只有龔翔宇、王夢潔和王媛媛三位還在堅守,剩下的全是U17、U18、U20、U21這些大賽冠軍的主力,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這是徹底擺爛,還是下決心重建,畢竟剛剛走過巔峰的中國女排突然大換血,誰都看得出背后有點門道。
問題來了,世錦賽只能報14人,這24人大名單里要再砍掉10個,結果美國站16人基本已經鎖定主力,剩下那些補充進來的球員大概率就是走個過場,外界議論最多的還是李盈瑩,說到底,李盈瑩現在的恢復不如預期,連完整的扣球訓練都還沒能跟上,世錦賽能不能趕得上,前景其實挺懸的,這種關鍵時刻掉鏈子,誰都不想看,但現實往往沒給情懷留空間,甚至有球迷調侃,這屆女排是“青春風暴,拼天賦拼潛力沒毛病,就是缺個“定海神針在場上壓陣。
回頭看這份大名單,除了四位世界冠軍,剩下的人幾乎都是各級青年隊里的尖子生,U21、U17、U18、U20、甚至大運會冠軍、聯賽冠軍、世界中學生冠軍,堪稱“冠軍收割機集體上位,這批人有沖勁、有速度,技術細節也沒那么粗糙,問題是國際賽場的對抗強度,絕對不是國內聯賽的節奏,很多人一上場,能不能頂住壓力,真心不好說,這也是為啥那么多老球迷念叨朱婷、袁心玥,如果有她們壓陣,年輕球員的成長曲線可能更平滑些,可惜,國家隊之前也征求過她們的意見,留下的只有這三位,說明這不是單純的棄用老將,更像是管理層下了決心,要徹底“洗牌。
其實這幾年女排成績起伏,外界聲音越來越多,有人說女排傳統正在變得雞肋,成績不上不下,打法也被歐美球隊研究透了,留下的老隊員不是扛旗的就是兜底的,年輕人一上來就得挑擔子,壓力可想而知,這種狀態下,球隊管理層如果還猶豫不決,反而容易兩頭不到岸,現在直接大換血,某種程度上也算是給所有人一個新機會,當然,代價不小,可能還得經歷一兩屆大賽的陣痛。
說到底,球迷真正關心的還是場上的表現,拼天賦、拼對抗、拼團隊,誰都想看中國女排打出精氣神,可真到關鍵球、關鍵分,場上能不能有人站出來,“大心臟不是靠喊口號練出來的,這次李盈瑩可能缺席,外界一下子把希望寄托在更年輕的球員身上,是挑戰也是機會,畢竟,老將再強也擋不住時間,年輕一代遲早要扛起大旗,只是這個“交接棒來的有點突然。
再說說教練組的選擇,其實早有端倪,從世界聯賽三站比賽的用人和陣容輪換來看,管理層鐵了心要鍛煉新人,哪怕是頂著成績下滑的壓力也要上,世錦賽前最后的三周備戰,能不能把新人捏合成一支戰斗力強的隊伍,考驗的不只是教練組的魄力,更是隊員的適應能力,畢竟,全世界都在盯著中國女排,誰上誰下,誰能成為下一個“朱婷,已經不是單純的競技問題,更關乎一代人的成長。
當然,很多人討論,中國女排是不是在“擺爛,是不是主動放棄成績,給新人“練級,這個說法其實有點偏激,站在球隊長遠發展的角度,換血遲早要來,早換不如晚換,與其在巔峰期靠老將拼下去,最后一地雞毛,不如趁現在年輕人狀態好,集體上位,哪怕前期吃點虧,后勁可能更足,這和當年郎平大刀闊斧重建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唯一的不同是,這次幾乎把經驗值清零,風險肯定更大。
值得一提的是,這批新女排小將并不是沒有底子,個個都是國青、國少隊的主力,國際大賽經驗也不少,只是從青年組到成年組,是質變不是量變,面對歐美高水平對抗,場上的那種“自信能不能復制出來,才是最大的不確定因素,畢竟,誰都知道中國女排的底蘊,但底蘊不等于馬上能贏球,特別是新陣容還沒完全捏合成型的時候,指望一夜成名不現實,但如果能在世錦賽打出氣勢,也許能讓外界看到希望。
最后,關于這份名單最大的話題,還是李盈瑩的傷情,恢復不理想這事兒其實早有苗頭,球迷當然希望她能趕上世錦賽,但如果真到時候缺席,球隊必須有人頂上,這樣的現實誰都不能回避,換個角度看,李盈瑩休戰其實也給了新人更多曝光和鍛煉的機會,至于效果如何,等到世錦賽見分曉。
這屆中國女排的名單爭議很大,有人點贊“青春風暴,有人擔心成績滑坡,但競技體育本來就沒有一勞永逸的王道,只有不斷試錯、不斷試探極限,想看女排一直贏下去不現實,但想看女排一直在路上,這個愿望怎么都不過分,至于能不能靠新人打出新天地,能不能扛住壓力殺出重圍,所有的懸念都等世錦賽開打之后才有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