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第一屆“一帶一路”華僑華人合作發展大會在重慶市渝州賓館舉行開幕式,來自11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500余名華僑華人代表與會,參會僑胞代表覆蓋5大洲。
本次大會由中國僑聯、重慶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以“僑聚新絲路 攜手向未來”為主題,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為指引,以互聯互通為主線,統籌區域協作、內外合作,將“穩外資”“穩外貿”作為重要內容,聚焦國內國際市場資源聯動,著力發揮廣大僑胞在推動我國高水平對外開放、高質量發展,推動中外交流、參與民間交往中的獨特作用,促進和帶動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華僑華人共享發展機遇、共謀發展創新、共商和諧共贏。
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中國僑商聯合會榮譽會長、新加坡豐益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郭孔豐致辭稱,益海嘉里是豐益國際的子公司,主要從事農產品加工和食品生產,目前已在中國投產81個生產基地和100多家工廠,未來將繼續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力度,聚焦于糧油精深加工、中央廚房、大健康食品和新型醫療康養項目等業務。益海嘉里將繼續把重慶作為重要戰略布局區域,繼續加大在重慶的投資力度。
(供圖)
“一帶一路”華商組織協作網絡在會上正式啟動,將整合全球華商資源,促進經貿、文化、科技等多領域交流;將聚焦發揮華商網絡的獨特優勢,構建“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新模式,打造“開放、共享、共贏”的全球華商合作新生態,為全球華商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強力支撐;以務實行動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深入踐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首批成員來自5大洲72個國家和地區的僑商僑團組織。
當天,會上還發布了“一帶一路”僑力量十佳案例。
(供圖)
此次大會共促成66個項目簽約、簽約金額437.905億元。其中,全國重點省市簽約項目和聯盟成員合作項目16個,重慶市內重點項目50個。
大會開幕式現場簽約項目17個,總簽約金額229.465億元。項目聚焦綠色能源、跨境貿易、現代制造業、數字經濟等領域,既有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深度交流合作,又有玖龍紙業、益海嘉里等知名僑資企業在渝追加投資,充分彰顯重慶作為內陸開放高地的強大吸引力和高質量發展潛力。
在開幕式后舉行的共建“一帶一路”專題演講階段,正大集團資深副董事長謝毅表示,近年來,重慶的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產業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正大集團對在重慶的事業發展充滿信心,并愿意攜手各界同仁,以“僑”為橋,充分發揮僑資企業橋梁紐帶作用,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在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通過深化產業合作、強化科技創新等方式,推動數字農業、智慧養殖等創新應用。
此外,重慶市商務委和四川省經濟合作局在會上作經貿推介。
據了解,“一帶一路”華僑華人合作發展大會以精準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國家戰略為重點,創新建立“川渝輪值”舉辦機制,引導全球僑務資源持續注入川渝,提升僑務資源服務中心大局效能。第二屆“一帶一路”華僑華人合作發展大會將在四川舉辦。
本次大會還將同步舉行4個單場活動,分別為:“僑助千企萬品出海”經貿交流專場、“僑助高質量發展”投資交流專場、“僑助民心相通·講好中國故事”國際傳播交流專場、海歸青年創新創業交流專場,系統整合政策、產業、技術、人才、文旅等全域核心資源,構建多層次服務體系,打造“信息共享——需求匹配”一站式平臺,全面展示成渝地區發展勢能,為廣大僑胞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提供清晰路徑。
為擴大會議影響力,會后還安排5條參訪線路,組織海內外嘉賓考察重慶、四川、新疆等地的對外開放平臺、特色優勢產業,為與會嘉賓搭建起多層次、多領域的交流合作平臺。
重慶作為本次大會的舉辦地,高度重視發揮僑胞作用。近年來開展“一帶一路”僑商合作發展大會、世界名校“僑”重慶、“僑建新重慶”等品牌活動,形成了僑胞與重慶“雙向奔赴”的良性生態,得益于重慶優質的營商環境和為僑服務的良好氛圍,重慶正成為僑務資源的聚集地和僑胞投資興業的熱土。
據了解,重慶市現有各級各類“僑胞之家”134個,僑聯分會、僑聯小組380余個,市級涉僑平臺8個,與海外上千個僑團密切聯系,基本構建起上下聯動、內外互通的僑聯組織網絡,在一定區域內形成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工作格局。(中國日報重慶記者站 譚英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