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用腳步丈量“一廊四帶”的建設成效,用鏡頭捕捉文明實踐的生動場景,用文字記錄兩地協同推進的創新舉措。近日,由重慶市委宣傳部、四川省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巴蜀同脈 文明同行”川渝新時代文明實踐“一廊四帶”建設媒體采訪活動正式啟動。
即日起,跟隨上游新聞記者的視角,一起挖掘川渝兩地聯合開展精神文明建設的經驗做法,感受一年來兩地文明實踐協同發展成果。
理論微宣講活動現場。 受訪者供圖
7月16日下午,川渝新時代文明實踐“一廊四帶”建設媒體采訪團走進重慶開州區三匯口鄉,實地探訪開州區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的成效。
三匯口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中心是一個綜合的、多功能的惠民場所。當天,不少川渝毗鄰村鎮的村民正在聽紅色故事宣講,暑期托管班里的留守兒童正在老師帶領下認真繪畫,整個服務中心展現出一股新時代文明新風。
開州區與四川達州市相鄰,兩地建立“雙引擎”機制,通過達州、開州“雙牽頭”,簽訂《川東北渝東北新時代文明實踐帶“5+1”活動協議》,用沉浸式、體驗式、穿透式宣講,讓紅色基因穿越時空,讓紅色血脈代代相傳。為激活當地富集的紅色文化資源,三匯口鄉還發布一條紅色旅游、研學精品線路,推出紅色研學活動。
2025年,川東北渝東北新時代文明實踐帶迭代升級“5+1”工作路徑,由“雙引擎”拓展成“多引擎”。其中的“5”,就是大力實施“科學理論同講、思想政治同潤、先進典型同樹、文化活動同辦、文明鄉風同育”五項常規活動,梁平區、開州區、達州市、萬州區、城口縣五地宣傳部各牽頭一項,其他四地廣泛參與,推動活動形成常態;“1”即一個特色品牌,充分整合用活五地紅色資源,打造具有區域辨識度的愛國主義教育和全民國防教育活動品牌,實現一地資源、多方共享。
“一系列接地氣、聚人氣的文明實踐活動接連開展,讓川渝毗鄰群眾在互動中享文明溫度,在共建中共享發展紅利。”開州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指導中心主任王培潔說。
開州區還聯合達州市開江縣成立“同住大分水”新時代文明實踐綜合陣地1個、聯合服務中心3個,召開毗鄰鄉鎮工作推進會,組建聯合志愿服務隊20支。毗鄰實踐所、站聯動開展“黨的聲音進萬家”“映前一刻鐘 巴渝樹新風”“川渝院壩匯”宣講活動350余場次,推動理論宣講品牌共建、量質并舉。
此外,開州區與毗鄰地區還通過舉辦集體生日、召開移風易俗座談會、舉辦萬達開新型婚育文化主題宣傳活動等多樣活動加強相鄰地區群眾聯系,將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群眾。
上游新聞記者 郭發祥 實習生 曾藝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