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離岸距離越來越遠,海上風電項目運維面臨的技術和成本挑戰與日俱增;后“136號文”時代,新能源全量入市引發的電價波動,則在重構海上風電的運營邏輯。雙重挑戰之下,海上風電何去何從?7月17日,遠景能源后市場業務單元市場與交付總經理程海棟在第七屆海上風電智能運維高峰論壇上,為行業深刻解讀了“136號文”背景下,遠景在海上風電智慧運維方面的先進理念與實踐。
面對海上風電的諸多“不確定性”,性能穩定、質量可靠的風電機組無疑是破局的基礎。今年3月,遠景針對深遠海場景推出具備超強抗臺功能的Model Z Pro海上智能風機平臺,適配14-18MW功率矩陣,解鎖多元海域最優解,與上一代海上風機相比運維成本降低40%。作為全球首款搭載自研自制全集成傳動鏈的海上大兆瓦風機,Model Z Pro創新采用塔基一體化設計,成功解決了風機快速大型化催生的葉片基礎理論、傳動鏈和三電系統技術挑戰,并通過嚴苛的全流程、多層級的測試驗證確保部件和整機質量穩定可靠。
面對環境惡劣導致的海上風機大部件風險管控難題,遠景采用伽利略超感知數字孿生模型預防故障。基于機理模型與常規AI,目前已實現風機關鍵部件健康度預警100%全覆蓋。針對極大影響海上風機性能、質量指標的核心大部件——葉片,遠景專門為其推出了行業最具性價比的預警方案——“葉片防彈衣”預警準確率高達95%;針對傳動鏈風控,遠景研發了傳動鏈模塊化萬能備機,能夠像“變形金剛”一樣快速響應全球市場主流品牌不同速比、兆瓦級別的傳動鏈運維需求。此外,遠景領行業之先研發的GRT(Gearbox Replacement Tool——風力發電機組塔上大部件更換專用工裝)已有六年實戰經驗。采用遠景GRT自研工裝進行大部件更換,不僅比傳統履帶吊、吊裝船有50%以上的成本節約,對比國外同類型裝備還具有操作便捷、安裝作業風險低、對人員技能要求更友好等特點,降低安全風險的同時更便于現場推廣。
海上風場環境復雜多變,“136號文”出臺后,海上風電運維的“精度”要求陡增,“多發電”變“巧發電”,這要求風機既要“懂氣象”,也要“懂交易”。遠景集成全球超十家權威氣象機構,基于超算定制AI氣象大模型,可實現短、中、長期氣象預報,以及13種極端天氣預警,定制高精度的場站天氣預報。遠景基于人工智能模型,提供不同省份、時段的電價、功率、負荷、消納全預測,進而打造新能源智能交易策略,平均提升度電收益超過5%,為客戶創造更多獲利機會。
“136號文”出臺后,風電交易運行維檢的模式,將從過去的運行和維檢兩班協同,變為交易、運行、維檢三班協同,產銷一體。在大模型的加持下,“產銷一體”的運營主體將從單純的管理軟件,逐步進化為一個個由大模型提供基本智力,具備感知、記憶、計劃,乃至工具使用能力的“硅基智能體”,全面接管新能源場站運行、維檢,挖掘風電、光伏、儲能場站的靈活性潛力,并基于價格信號指導電力輸出。
自2013年在江蘇海域樹立起中國第一臺4MW智能風機以來,遠景海上智能風機累計裝機已超5GW。直面后“136號文”時代海上風電運維挑戰,遠景將持續通過技術創新變危為機,為行業開創“懂設備、懂氣象、懂交易、懂運營”的運維新模式,助力中國乃至全球海上風電行穩致遠。
▓來源:遠景能源
免責聲明:非本網原創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www.windthink.cn
風電數據庫
中國風電新聞網旗下風電智庫正式推出風電數據庫平臺,擁有風電項目信息、核準信息、招標、中標、風電機型及機型認證等數據。
風電數據庫致力于打造涵蓋風電全產業鏈的數據庫平臺,用高可靠數據賦能風電高質量發展,為風電企業提供有價值的數據查詢、數據分析與報告定制服務。
歡迎新老客戶來電咨詢!聯系電話:13552219883(微信同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