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下午4時30分,在昆明東風廣場,隨著一段段熟悉的旋律響起,一場聯(lián)結歷史與當下、古典與潮流的文藝快閃活動——第八屆聶耳音樂周系列活動之 “城市盲盒交響” 活動拉開帷幕,現(xiàn)場來自昆明聶耳交響樂團、云南省青少年交響樂團、昆明市民族歌舞劇院的大小演員們,共同奏響聶耳經(jīng)典作品《金蛇狂舞》。
第八屆聶耳音樂周活動組委會借此機會向全國發(fā)出邀請,共同關注在7月17日—23日舉辦的第八屆聶耳音樂周,共聚昆明分會場,以音樂之名,讓我們共享“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
活動現(xiàn)場:
兩大交響樂團共同奏響《金蛇狂舞》
活動當天,陽光明媚,東風廣場上游人如織。廣場中央,兩位身著白衣的少年舉起系著鮮艷紅絲巾的小號。清越、雄渾的號角聲瞬間響起。
人群的驚詫尚未平息,隨著音響開啟,一段濃縮的音樂時光之旅在廣場流淌:從民國韻味到四十年代的烽火記憶,六十年代的質樸激昂,九十年代的蓬勃浪潮,直至新世紀樂章……不同時代的代表曲目片段如蒙太奇般切換。
節(jié)奏陡然提速,強勁的節(jié)拍如心跳擂動,6名青年們隨之即興起舞,炫酷的街舞斗技瞬間點燃現(xiàn)場。這30秒的炫技,不僅是青春的宣言,更是一場精密配合的“障眼法”——聶耳交響樂團和云南青少年交響樂團的演奏者們正悄然潛入廣場一隅神秘的“音樂盲盒”。
舞者銳利的目光捕捉到盲盒門扉輕合的信號,他們的舞步如潮水般涌向盲盒,鼓掌聲中,一位舞者似意猶未盡,忘情地以掌叩擊盲盒墻壁。
“咚!”就在眾人屏息之際—— “咚!” 一聲清晰、有力的回應竟從盒內傳來!
舞者們瞬間凝固,面面相覷,臉上寫滿真實的錯愕與好奇。叩擊者再次嘗試:“咚!咚!咚!” 盒內如鏡像般回應:“咚!咚!咚!”
神秘的回響徹底引爆了圍觀者的探知欲。舞者們圍攏摸索,終于發(fā)現(xiàn)隱藏的門戶。“三、二、一!”倒數(shù)聲落,盲盒之門豁然洞開——聶耳交響樂團和云南青少年交響樂團數(shù)十位演奏家赫然在目,整齊劃一、富有韻律的交響樂聲從盒內響起。
早已在外圍靜候多時的云南少年交響樂團成員應聲而動,迅速在盲盒兩側列隊成陣。
隨即,《金蛇狂舞》那熟悉而熱烈的旋律如金蛇般騰空躍出。昆明聶耳交響樂團與云南青少年交響樂團聯(lián)袂奏響聶耳經(jīng)典。
歡騰的樂聲中,昆明市民族歌舞劇院的舞蹈演員身著民族服飾,融入樂隊之中,繽紛的彩花從空中灑落,為這跨越代際的藝術交融鍍上夢幻色彩。東風廣場徹底沸騰,市民游客紛紛加入舞蹈中,匯成一片歡樂的海洋。
曲畢,主持人聲音洪亮而飽含熱忱:“感謝大家欣賞我們的表演,剛剛的曲目《金蛇狂舞》來自于聶耳。我們也借此機會向全國發(fā)出邀請,歡迎大家關注在7月17日—23日舉辦的第八屆聶耳音樂周。以音樂之名,讓我們共聚昆明、玉溪兩個分會場。以音樂之名,讓我們共享“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以音樂之名,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
話音未落,《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那飽含云嶺深情的旋律已然奏響。樂聲悠揚,舞姿翩躚,現(xiàn)場觀眾自發(fā)地隨著熟悉的旋律拍手、哼唱。一位白發(fā)老者眼中閃動淚光,手臂輕揚;年輕父母懷中的孩童,也咿咿呀呀地隨著節(jié)奏搖擺,此時,音樂的紐帶將人心緊密相連。
據(jù)悉,以“奏響奮進旋律 共譜時代華章”為主題的第八屆聶耳音樂周,將于7月17—23日在昆明和玉溪同期舉行。屆時,昆明、玉溪分會場將推出一系列兼具品質與創(chuàng)意的活動,傳承愛國精神,奏響時代強音。同時,還邀請廣大游客“跟著聶耳游昆明”,享受春城22℃夏天的清涼。
演出團隊:
讓高雅交響樂‘快閃’進入大眾視野
昆明聶耳交響樂團副團長郭志欣表示,聶耳音樂周是云南省非常重要的文化活動,作為以“聶耳”命名的交響樂團,昆明聶耳交響樂團在活動中充當了非常重要的演出角色,今年的聶耳音樂周活動相比往年內容更豐富、形式上也更加有創(chuàng)意。“一直以來,我們渴望打破藩籬,讓高雅的交響樂真正‘快’起來、‘閃’入大眾視野。”郭志欣表示,“這次活動充滿了創(chuàng)意,盲盒的懸念、街舞的活力、經(jīng)典曲目的選擇,都是精心設計的‘鉤子’,核心目標是吸引更多人,尤其是年輕人,主動關注聶耳音樂周,感知聶耳精神的澎湃力量。當看到觀眾們由好奇到沉浸,再到最后自發(fā)跟唱,我知道,這音樂的種子已播撒進心田。”
“我們樂團參加聶耳音樂周活動的孩子年齡最小的僅有6歲,最大的17歲。”云南青少年交響樂團總顧問、團長柴沁麗表示,“這次活動中,讓我們的孩子站在廣場中央,與聶耳交響樂團并肩奏響《金蛇狂舞》,這本身就是一堂無價的音樂傳承課。他們觸摸到的不僅是音符,更是聶耳先生融入民族血脈的創(chuàng)作靈魂,它點燃了下一代探尋音樂根源的渴望。”
“這次快閃活動融入的街舞、民族舞蹈、交響樂看似迥異,卻產(chǎn)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昆明市民族歌舞劇院創(chuàng)作中心主任馬莎表示,“活動中,我們的演員身穿民族服飾參與其中,就是要展現(xiàn)云南多彩的民族文化,展現(xiàn)云南藝術生態(tài)的包容與活力,讓聶耳留下的寶貴財富在當代土壤中綻放新芽。”
活動總導演楊賦表示,之所以舉行這樣的創(chuàng)意快閃活動,就是要打破高雅藝術的傳統(tǒng)邊界,將聶耳精神與交響魅力注入城市脈搏、自然山水與千年文脈之中。通過懸念式互動,不僅為市民帶來零距離、強體驗的藝術驚喜,更以交響樂為紐帶,立體展現(xiàn)昆明“歷史文化名城、國際春城、活力都市”的多維形象,強化第八屆聶耳音樂周“全民性、藝術性、本土性”的品牌內核,實現(xiàn)文化惠民、城市宣傳與活動預熱的三重價值,奏響“藝術屬于人民、文化滋養(yǎng)城市”的春城強音。
市民游客:
“ ‘遠方的客人’算我一個”
整場活動精彩無限、高潮迭起,吸引眾多市民、游客駐足拍照,記錄下精彩瞬間,不少人紛紛種草聶耳音樂周。
“太驚喜了!本來帶孫子來逛逛,沒想到撞上這么一出大戲!” 市民張大爺興奮之情溢于言表,“聶耳是我們昆明的代表,想不到能在這里聽到交響樂團演奏聶耳的《金蛇狂舞》,整個人都被這樣的氛圍感染了。”
大學生小林和同伴舉著手機,視頻里記錄著盲盒開啟瞬間的驚呼:“我們全程錄下來了!這種形式超酷,交響樂加街舞加盲盒,完全顛覆想象。本來對聶耳音樂周沒太關注,現(xiàn)在必須得查查日程了,‘遠方的客人’算我一個!”
外地游客王女士在朋友圈分享了九宮格照片:“昆明真是處處有驚喜!無意中見證了一場精彩的藝術演出。音樂沒有界限,聶耳的曲子一響,所有人臉上的笑容就是最好的共同語言。我已種草聶耳音樂周,考慮這幾天去聶耳音樂周的活動中感受一把聶耳音樂的魅力。”
“能和聶耳生在同一個家鄉(xiāng),我感到非常自豪。通過聶耳音樂周的活動,讓大家走進聶耳,了解聶耳精神,接受愛國主義的洗禮,我感覺非常有意義。”來自昆明市民族歌舞劇院的演員陳藝萌表示。
“這次活動邀請青少年交響樂團參與,其實蘊含著傳承的意義。”昆明聶耳交響樂團單簧手蔣晶晶告訴記者,這是她第三次參加聶耳周活動了,為了呈現(xiàn)良好的表演效果,她和團隊成員們最近都在夜以繼日地排練。“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更多人了解、傳承聶耳精神。”
云南青少年交響樂團的申力文在此次活動中主要負責演奏小號。“聶耳的音樂作品極具特點,以《國歌》和《金蛇狂舞》為例,作品中都蘊含著豐富而飽滿的情感,我非常喜歡聶耳的作品,也深深被聶耳的精神打動。”申力文表示,這是他第二次參加聶耳音樂周的活動,從今年6月初就開始準備了。 “參加這樣盛大的活動既鍛煉了自己,也在我們心底種下了聶耳精神的種子,收獲非常大。”
來源: 都市時報
文字:記者 張小燕 實習生 楊潔
圖片:記者 孟祝斌 張悅 楊林波
編輯:符亞麗
編審:許滸
終審:周健軍
覺得不錯,點個和
轉發(fā)起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