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聯合國最新統計顯示,亞太地區軍事演習次數同比增長46%,創下自冷戰結束以來新高。6月30日,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公開報告:亞太軍費投入連續八年高于全球均值。美軍新型中程導彈首次部署南太,直接改變了地區安全格局。解放軍關鍵時刻的反制動作,成為全球輿論關注的焦點。
演習升級,美軍中導首次東半球實彈發射
7月中旬,一場名為“護身軍刀-2025”(Talisman Sabre)的多國聯合軍事演習在澳大利亞熱烈展開。美澳兩國聯手,參與國家數量再創新高。加拿大、日本、英國、德國、印度、韓國等19國部隊齊聚一堂,參演兵力超過35000人。巴布亞新幾內亞首次成為演習場,地理邊界被徹底打破。
演習現場最引人注目的,是美軍“堤豐”(Typhon)中程導彈系統。該系統源自《中導條約》失效后美方的緊急研發,被稱為“海軍MK41發射系統的陸地升級版”。這次,美軍陸軍第三多域特遣部隊將其部署至澳大利亞北部,7月15日首次在國際日期變更線以西進行實彈射擊。標準-6(SM-6)導彈劃破南半球天空,擊沉了指定海上目標,整個過程由美澳高層現場見證。美軍僅公布了發射照片,具體命中畫面和目標類型沒有任何公開。
此舉被美媒普遍解讀為“對中國的直接信號”,《紐約時報》評論稱,美軍遠程精確打擊能力已覆蓋西太平洋關鍵節點。2025年6月,《華盛頓郵報》援引五角大樓匿名官員的話,稱美國將在印太地區建立不少于三個“堤豐”永久基地。印太安全格局面臨前所未有的重塑。
海上力量集結,亞太安全棋局驟然緊張
“護身軍刀-2025”并非傳統意義上的演習。此次參演艦艇規模和質量均為歷年之最。澳大利亞“阿德萊德”號兩棲攻擊艦、美國LHA-6“美國”號、CVN-73“喬治·華盛頓”號航空母艦,以及英國“威爾士親王”號航母悉數到場。英國航母首次來到印太部署,標志著歐洲大國對亞太安全事務的深度介入。
2025年6月,全球艦隊動態監測數據顯示,西太平洋出現了史上最密集的多國航母集結。美國防部高官在聯合記者會上公開表示,“航母集結旨在展示對盟友的承諾”,但分析人士普遍認為,這一切都在針對中國日益提升的海上力量。
韓國首次向澳派出K1A2主戰坦克和K9自行火炮,聯合進行實彈射擊,參演兵力超840人。各國空中力量、電子戰設備全面登場,演練科目涵蓋兩棲突擊、火力打擊、網絡戰等多維領域。
2025年6月,國際戰略研究中心(CSIS)最新報告將“護身軍刀-2025”列為年度亞太最具影響力的聯合軍演。報告指出,演習內容高度貼近實戰,地理延伸至巴布亞新幾內亞,表明美澳正在嘗試構建覆蓋整個西太的快速反應網絡。
解放軍出手,戰略博弈進入新階段
美軍中導系統發射次日,一艘中國海軍815A型電子偵察船進入演習海域周邊。這一行動迅速被各國媒體和衛星圖像證實。815A配備多型雷達和電子偵察設備,具備對戰場電磁環境的實時監控能力。分析人士認為,解放軍此舉并非單純的“例行偵察”,而是針對美軍中導首次實彈發射的定向反制。
2025年6月,路透社獨家披露,中國軍方在西太平洋部署的水面艦艇數量同比增加34%。同月,解放軍海軍在南海、東海同步展開多場實兵演練,實彈射擊、聯合反導、網絡攻防多線并舉。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公開強調,“任何外部勢力的挑釁都將予以堅決反制。”
中國815A型偵察船在演習期間突然改變航向,靠近美軍“堤豐”部署區域,并實施長時間電子偵察。美軍隨即派出P-8A反潛巡邏機和驅逐艦伴隨監視,海上博弈一度陷入膠著。多家國際軍事觀察機構評價稱,這一細節凸顯亞太安全局勢的“高風險摩擦點”正持續增多。
多邊合作與地緣博弈,亞太安全格局加速裂變
多國聯合演習、遠程導彈實彈發射、戰略偵察船“貼身”監控,多條戰線同時展開,亞太安全秩序正被深刻重塑。2025年6月,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新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超七成受訪者認為,亞太地區大國摩擦風險“顯著上升”。美國智庫蘭德公司最新模擬推演預警,區域沖突“誤判門檻”大幅降低。
美軍“堤豐”系統雖然提升了遠程打擊的靈活性,但其體積龐大、易被偵測,實戰生存能力飽受質疑。軍事專家指出,解放軍已具備成熟的反導和電子壓制能力,對傳統中程導彈威脅有較強應對措施。2025年6月,央視國防軍事頻道披露,解放軍新型反導攔截系統已通過多輪實戰測試,具備對高空高速目標的多層次攔截能力。
美澳等盟國的演習動作,正在促使中國與周邊國家加強安全合作。上合組織、東盟防長擴大會等多邊機制頻繁舉行,區域安全對話明顯增多。2025年6月,印尼、馬來西亞、越南等國代表在新加坡安全論壇上表示,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防止局勢失控。
棋局未定,風云再起
亞太安全格局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劇烈變動。美軍中導壓境、航母云集,聯合演習規模空前。中國軍艦精準反制,電子偵察“貼身”監控,戰略意圖清晰無誤。每一次導彈發射、每一次艦隊機動,都牽動著全球市場和地緣政治的神經。
未來,亞太地區大國間的戰略博弈仍將持續升級。多極力量此消彼長,技術對抗與軍事創新層出不窮。各方如何在“誤判邊緣”管控風險,是否能夠守住和平底線,將成為決定地區命運的關鍵。每一場演習、每一次軍艦的轉向,都是國際秩序調整中的重要注腳。
參考資料:雙航母、“反艦標6”和韓國坦克,今年“護身軍刀”挺鬧騰
2025-07-17 18:29·觀察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