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逼中國棄核,美國想用武力撐腰?
7月13日,兩年一度的美澳“護身軍刀”聯合軍演在澳大利亞啟動,共有來自19個國家的3.5萬多名軍人參加。此類演習在往年并不太引人注目,一是參演兵力不多,且主要以陸軍為主;二是演習地點在澳大利亞內陸,遠離世界主要熱點區域。參演國家雖然有十幾個,但大多是湊數,主力仍然是美澳兩軍。演習本質上就是五眼聯盟內部走走親戚,沒有太多其它的含義。
但是最近幾年,隨著美國對南海介入力度不斷增加,“護身軍刀”軍演開始逐漸變味。比如這次,演習范圍已經不再局限于澳洲大陸,而是首次延伸到了巴布亞新幾內亞。而巴布亞新幾內亞的西邊,就是印尼,這是東盟成員國。東邊則是所羅門群島,是中國重要的合作伙伴,也是臺灣當局一直在爭取的所謂“前友邦”。
美澳軍演把觸手伸到這里,究竟意欲何為呢?說到底,無非是想把烏克蘭的劇本,搬到南海重新上演而已。
7月3日,中俄同意簽署《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東盟無核化邁出關鍵一步。但菲律賓卻跳出來唱反調,要求作為五常之一的中國帶頭放棄核武器。菲律賓國防部長特奧多羅聲稱,只有這樣才能展現中方的誠意,東南亞才能真正實現無核武器化。
但事情真是這樣嗎?說實在話,《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防范的對象,其實壓根就不是中國,也不是俄羅斯,而是美國。中國自打試爆第一枚原子彈起,就承諾不對無核國家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也不首先使用核武器。這在所有擁核國家里是獨一份,中國從來沒有違反這一承諾,也從來沒有在東盟國家境內部署過核武器,中國的核武器對東盟根本就不構成任何威脅。
真正構成威脅的,反而是美國。比如冷戰期間,美國就曾在沖繩和菲律賓秘密部署過戰術核武器,主要用于威懾中國和蘇聯。一旦核戰爭爆發,菲律賓必然遭受池魚之殃。冷戰結束后,東盟國家一直在努力推動《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其目的就是不希望美國的核武器重返東南亞,給整個地區帶來滅頂之災。特別是俄烏戰爭爆發后,東盟國家更是擔心美國核武器的進駐,會導致東南亞變成下一個烏克蘭。
在這種背景下,美澳聯合軍演就顯得非常扎眼。因為演習期間,美軍將首次在太平洋地區進行“堤豐”中程導彈系統的實彈發射,而這款導彈在理論上是可以攜帶核彈頭的,是被美俄《中導條約》明令禁止的武器。美國在中國周邊發射這種武器,戰略意圖可以說非常明顯。
目前,“堤豐”已經被部署在了菲律賓的呂宋島,但尚未進行過實彈測試。今年3月份,美軍曾宣布要在未來12個月內完成首次實彈演習,之后也一直沒有動作。
現在看來,“堤豐”導彈其實是美國早就埋伏好的一步棋,專門用來針對《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菲律賓就是那枚棋子。整個東盟都不想讓美國核武器進入,偏偏就菲律賓胳膊肘往外拐,一邊指責中國沒誠意,一邊卻默許美國中程導彈進駐。美國雖然沒有公開反對東南亞無核化,但卻用實際行動破壞了東南亞無核化。畢竟誰知道那些導彈發射筒里,到底有沒有攜帶真的核彈頭?
面對美國的陰招,中國也表明了自己的態度。7月14日,在052D驅逐艦“桂林”號的護航下,中國海軍815A型電子偵察船“天王星”號現身澳大利亞昆士蘭附近海域,這里正是美澳的演習區域之一。顯然,中國海軍是提前出發,剛好在美澳軍演開始后的次日,抵達了自己的觀察陣位,美澳兩軍的一舉一動,都被解放軍完全掌握。而這也是歷次美澳軍演期間,中方的慣常做法。這說明,無論是軍演還是部署導彈,都沒有超出中方的預料。換句話說,美方搞的這些小動作,根本不足以讓中方產生危機感。中方不慌,東盟國家自然也不會慌,只要雙方繼續保持互信,東南亞就永遠不會變成下一個烏克蘭。不管菲律賓再怎么上躥下跳的,最終也只會淪為大家眼中的小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