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訊社青海訊(記者 保積來 通訊員 張嘉樹 楊玉英)自7月15日以來,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縣持續遭遇強降雨天氣,引發的泥石流災害導致門源縣珠固、仙米方向多條本地骨干網桿路受損,造成15個基站中斷,當地通信網絡面臨嚴峻挑戰。
災害發生后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青海有限公司海北分公司黨委堅決扛起通信保障政治責任,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通信保障預案,在組織門源縣公司開展搶修工作的同時,迅速成立由公司黨委委員余順邦擔任組長的應急支援小組,連夜趕赴門源一線統籌應急搶修,以實際行動踐行“人民郵電為人民”的初心使命。
7月17日凌晨,應急支援小組抵達門源縣公司后,立即召開緊急部署會議,結合實時雨勢動態全面研判基站退服范圍及光纜受損程度,迅速制定搶修方案。組建三支由分公司、縣公司及鐵通公司保障人員組成的應急搶修組,同步成立分公司監控小組,實行24小時專人值守,確保各類信息高效流轉、實時互通,構建起上下聯動、政企協同的通信保通體系,充分彰顯了作為央企應急處置中的組織優勢與協同效能。
經過晝夜奮戰,現場成功修復受損桿路段8處,整治電源隱患5處,處理傳輸設備故障3處,恢復退服基站11個,有力保障了門源縣仙米鄉、珠固鄉7個村莊及5條主干道的網絡通信暢通,為災區救援指揮、群眾聯絡搭建起“生命信息線”,充分發揮了央企在關鍵時刻的頂梁柱作用。
此次搶險中,海北分公司黨委嚴格遵循“三個最快” 應急通信要求,以高效精準的搶修行動凝聚“三個協同” 保通合力,生動詮釋了“通信鐵軍”在災害面前的責任擔當。從火速響應、精準研判到高效搶修,不僅用最快速度搶通通信生命線,更以上下協同的合力筑牢信息屏障,讓“移動信號”成為災區群眾最安心的“平安代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