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司機王建國剛把房車停進服務區,老伴就舉著手機急匆匆跑過來:"老李頭他們車隊在318國道上出事了!"手機屏幕上,皚皚白雪里側翻的房車像只受傷的甲殼蟲。老王心里咯噔一下,這已經是今年第三次聽說老年自駕游出事的消息了。
六年前剛退休那會兒,老王兩口子開著新買的SUV就往西藏沖,結果在怒江七十二拐差點把魂兒嚇飛。現在他成了老年自駕圈里的"活地圖",每次看到新加入的銀發車友都忍不住嘮叨:"咱這把年紀出去玩,得把'保命八條'刻腦門上。"
五月的貴州細雨綿綿,老王在千戶苗寨的停車場攔住了一對準備冒雨出發的老夫妻。那輛嶄新的房車后窗上還貼著"退休圓夢之旅"的貼紙。"雨天走縣道?您二位這是跟閻王爺打麻將呢?"老王指著手機里的衛星地圖,盤山公路的急彎像麻花似的擰在一起。去年就有輛老年自駕車在這里遭遇泥石流,等了六個小時才等來救援。
老王的副駕駛座上永遠放著個百寶箱。打開看,胰島素冷藏盒貼著溫度計,降壓藥分裝盒標注著早中晚,最顯眼的位置擺著破窗器。"這玩意兒比老伴的嘮叨還重要。"他總這么開玩笑。上個月在青海湖,正是這個小工具幫隔壁車位的張教授從泡水的車里逃出來。當時老教授還嘴硬:"我這老胳膊老腿的,哪用得上這些?"結果半夜低血糖發作,全靠老王備著的葡萄糖針劑撿回條命。
在陽朔的露營地,幾個北京來的老哥圍著燒烤架爭論不休。"這肉放冰箱明天還能吃!""您當這是家里雙開門大冰箱呢?"老王直接掀開自家車載冰箱,三層密封盒里生熟分開,溫度顯示5℃整。去年在內蒙,他親眼見過一群老姐妹因為吃了變質的醬牛肉,集體食物中毒送醫。現在他車上永遠備著兩箱礦泉水,"有些錢能省,喝進肚子里的可不能含糊"。
老王有個雷打不動的規矩:下午四點必須收車。在敦煌露營區,新結識的上海老周笑他太謹慎:"這天還亮堂著呢!"結果第二天就在微信群里看到,老周夜里趕路錯過出口,困在戈壁灘上凍得直哆嗦。現在老周的車載導航設了兩個鬧鐘,下午三點提醒找營地,四點準時播報老王語錄:"夕陽無限好,天黑就不好。"
最讓老王操心的是那些獨行俠。上個月在黃山服務區,他硬是攔住了準備單車穿越塔克拉瑪干的劉大姐。"您當這是逛菜市場呢?"老王掏出手機給她看沙漠救援隊的電話,"我這存了三年都沒敢撥,您別給我這個機會成不?"后來劉大姐跟著他的車隊走了趟江南,現在逢人就講:"有個活導航帶著,比十個導航儀都管用。"
每年旅游旺季,老王的房車就像老年自駕游的臨時課堂。在海南的椰林里,他演示怎么檢查剎車片;在西安的古城墻下,教大伙兒看機油標尺;最受歡迎的是他的"故障燈猜猜看"游戲——把各種報警燈畫成卡片,猜對的獎勵車載急救包。去年在云南,這個游戲真救了個老太太的急,她老伴突然心梗,老太太愣是憑著游戲記憶找到了車載氧氣瓶。
老王總說他們這代人玩自駕游,就像捧著青花瓷跳廣場舞——既想瀟灑又怕摔著。他的微信群里,八百多個銀發車友每天分享著各地路況,哪段高速修路,哪個服務區宰客,比交通臺還及時。有次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二十多輛老年房車自發組成護送隊,把一群南方來的老伙計平安送到三亞。老王在朋友圈發照片配文:"咱這夕陽紅車隊,專治各種不服老。"
本新聞旨在引導公眾樹立正確價值觀,如發現內容有誤或涉及權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修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